給女性誘因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06 03:07聯合報 張乃千/教師(花蓮市)


執政黨提出耗資鉅大的前瞻計畫,引起許多質疑。筆者認為,有效提高新生兒人口成長才是真正的前瞻,應放在施政的第一優先位置。

低迷的生育率,早已是國家安全、重大經濟和全面性的社會問題,只是政府老是以沒什麼成效的生育補助來自欺欺人,反映的是政策位階不高,部會缺乏整合、資源投入不足、視野過於狹隘、缺乏前瞻創新、官員思考怠惰與心態上的不重視,致令少子化海嘯的衝擊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新生人口是國家社會未來的希望,理想結構最好能滿足人口替代率、男女性別均衡的要求,人數比例恰當的嬰幼兒和青少年,經濟上是內需市場與未來勞動人口的支撐與保證,也是家庭血緣倫理延續的基礎。

不婚、不生、不立的三不現象,前兩者背後的深層問題是女性經濟地位獨立、教育程度提高、人生追求目標改變等,導致走入婚姻意願降低;以及男性在傳統觀念與教養下,沒有完全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家務、育幼重擔大多數還是落在女性身上,這些因素都可能讓部分女性視婚姻為畏途,遑論生育。

解決之道,或許可以試著在中學與大專階段,適當提供男學生家庭分工與教養觀課程探討與學習,改變傳統型與依賴型(俗稱媽寶)的觀念與態度,增加未來男性成年後的吸引力。

而已婚者的生育選擇,則因家庭經濟條件、嬰幼兒托育、教育就學、夫妻健康生理、年齡等各種問題和原因,導致生不出來、不願生或生得少。對此政府有責任對已婚者,提供誘因來鼓勵生育,幫助解決子女托育和教養困境,甚至提供一定程度的經濟協助。

衷心期望政府重視並採取系列有力措施,借鏡諸如德國等先進國家的做法,有效提升生育率。生育率和新生兒,真的很重要,女性應該成為國家人口政策的重要戰略性投資,在制度、法律、經濟等層面,盡全力提供她們願意走入婚姻與生育的相關誘因,是官與民需要共同努力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