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反全球化與在地化變局 台商當自強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9 01:0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幾十年來,經濟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展開並帶來衝擊;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在各地會議時,都引來連串集會和抗爭活動。反全球化浪潮最極致表現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川普全力敦促製造業投資美國,則是在地化的呈現。對台商來說,紅色供應鏈的威脅未除,反全球化及在地化的壓力,已在眼前。鴻海集團的事業版圖,在大陸、在日本,還在布局的同時,就在川普的鼓吹下,不得不考慮到美國投資設廠。鴻海事業體夠大,財力雄厚,足以因應這股浪潮變局,廣大的中小企業台商怎麼辦呢?如何應變?

綜觀反全球化的大小團體,其勢力來源有二,一是在資金迅速流動中受創者,如金融風暴後的東南亞、非洲及中南美諸國。據估計,在「創造性毀滅」的全球化過程中,遭受重創的約有十億人,占全球總人口六分之一。二是來自各國內部的弱勢階級、地區與族群,及其相關的社會運動。如「美國勞工聯盟」、「地球之友」等團體,不僅展開對世銀及IMF的抗議,並對美國本土的去工業化及外來移民不滿。這些勢力集結終於發酵,締造反全球化傾向的川普政府。

反觀台灣,先加入WTO,後與中國簽訂ECFA,雖有利世界接軌,卻給傳統產業及弱勢中小企業的生存帶來威脅,也給農工等弱勢團體帶來生計衝擊。在企業關廠歇業、慘澹經營或外移潮流中,許多勞工被迫轉業或失業,而引進外勞也衝擊中下階層勞動力。

這些衝擊蓄積的反彈力量,終於釀成太陽花社運,反對兩岸服貿協議,占據國會,引起國際矚目。隨後,民進黨趁勢贏得大選,再度執政,採取與中國保持距離政策,兩岸關係凍結,卻也變革在地化的發展政策,如勞工休假一例一休、公教及勞工年金改革。

台商面對反全球化與在地化挑戰時,一般運用全球在地化策略,大致呈現三類布局。第一是以生產與製造為主,注重投產目的地具成本優勢的比較利益,尤其土地及勞動力便宜。這類台商最多,以傳產或中低技術層次者為主,主要從事代工製造,為追求更低生產成本外移,俗稱遊牧民族,如外移中國或東南亞,或從中國沿海再遷內地。

第二類以即時產品供應及售後服務為主,包括組裝大廠為品牌客戶代工,及協力廠商為組裝大廠製造。這以資訊電子業為主,通常由組裝大廠領導其協力網絡集體遷移,類如「母雞帶小雞」,異於成衣、鞋子等勞力密集產業。1990年代以來,隨著客戶的全球市場開拓,這類廠商紛紛前往世界各地設點,進行一種由「全球商品鏈」驅動的投產布局。

第三類則以品牌與銷售服務為主,講究產品可以進入市場,被消費者接受。這類台商主要是3C、成衣、食品等擁有品牌的製造業者,其次是餐飲、零售及金融服務業者,除少數大企業外,多數為中小企業。由於市場競爭及區隔,加上文化及地理因素,這類台商少數擁有全球品牌,多數是區域性品牌,布局偏重中國及東南亞。

台商為克服反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挑戰,必須深化其全球在地化的布局,採取有效策略因應。第一類型者除致力改善生產流程與技術、或轉型多元投資經營外,需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包括員工、協力廠商、消費者、社區及環境等利害關係對象。第二類型台商的當務之急在於增加研發投資與能力,強化生產技術水準,提升其在全球商品鍊中的地位和利基。第三類型台商需要提高產品開發的創意與能力,強化市場需求調查及通路體系的建構,增強行銷及廣告的策略。

惟其如此,台商才能結合全球化與在地化這兩股力量,進行更好的布局,達到「立足台灣,邁向世界」的境界。

延伸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