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太陽花三周年只驗收了新威權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9 01:09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318學運昨天滿三週年,當年的學運領袖陳為廷(左)與林飛帆(右)等人齊聚在立法院青島東路門口,呼籲兩岸監督條例不能再等,兩人手上並拿著寫有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與蔡英文總統的承諾紙張,隨即當場撕毀表達對於兩人未兌現承諾的不滿。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余承翰/攝影
昨天是三一八學運三周年。三年前的太陽花運動,點燃青年的抗爭熱情,引爆新世代對現實的不滿,進而推動了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成為最大的收割者。三年後的今天,只見少數學運領袖稀稀落落地重返街頭,要求民進黨實現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承諾,卻只得到冷冷的回應。這樣的場景,不知當年的熱血青年作何感想?
因「反服貿」而占領國會的太陽花,最後變成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墊腳石,是意外,其實也不意外。不意外的是,不少學運領袖和幕後指點的導師,原本就是民進黨的核心支持者,後來也因「功在黨國」而成為蔡政府的入幕之賓。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當時自視熱血的青年,則不知不覺成了他人的馬前卒。
意外的則是,當年太陽花占國會、衝行政院的踰法之舉,在政治的煙幕下受到離奇的美化及合理化,模糊了法治和是非,更衝擊了台灣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價值。當時太陽花/大腸花百花齊放的陸離景象,也給了今天執政的民進黨各種越法踰憲的提示,逐漸開出民主倒車。更嚴重的是,今天台灣不僅失去在野制衡的力量,原本蓬勃的民間力量也變得萎弱,這絕非民主提升的景象。
也因此,當「經民連」要求蔡政府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執政黨卻冷眼以對,此一景象反映的就是台灣民主在後太陽花時代的大倒退。試想,民進黨已經把兩岸關係送進了冷凍庫,少數學運領袖還在要求制訂監督條例,豈不是太脫離政治現實?或者說,當初太陽花學生反對服貿,並無意全盤推翻兩岸交流;但是經過街頭力量的運作推擠,卻把情勢導向了不可逆轉的歧途。民進黨不僅趁此把太陽花世代封為「天然獨」,更藉著這道天梯攀上「反中」的高峰,棄絕陸客、打壓陸生、箝制交流、大起共諜。輕舟已過萬重山,學運人士還在問初衷,豈不是太不識相?
回顧學運兩周年,人們歡欣迎來的是一個嶄新的政權,新主政者以「謙卑,謙卑,再謙卑」自勉,以「解決問題」自許。但到了太陽花三周年的今天,「謙卑」之聲已消失在風中,人們聽到的卻是制訂「保防法」、「反滲透法」、「打擊假新聞」的磨刀霍霍,以及「反蔣去孔」、「徹查大學一中承諾書」、「中轉大陸必須報准」等一道道扣上枷鎖的聲音。對太陽花世代而言,所謂「威權統治」也許只是遙遠的傳說,或只是祭壇上必須掃除的灰燼;但對於曾經親歷上一代而言,這一幕幕亮出權力的皮鞭和刀子的演出,就是威權妖魔捲土重來的腳步聲。人們能假裝沒聽見嗎?
三一八學運三周年,許多人洶湧悸動的記憶猶存,我們必須肯定太陽花為台灣民主注入的熱情與動力。但是,我們也要提醒:無論是新世代或舊世代,都要持續鞭策政治,不要讓少數人把台灣民主引導向威權的歧路,不要讓人民的聲音受到變造或誤用,不要讓國家社會前進的腳步受到迷惑。
事實上,若隔海看看香港的情況,視野就更清楚。與太陽花同年發生的香港「雨傘革命」,同樣是學生擔綱演出,同樣熱血洋溢卻更驚濤駭浪的街頭示威,兩年半之後卻又是什麼景象?
香港特首選舉,只剩十天就要舉行,但整個香港社會卻顯得意興闌珊,只能冷眼旁觀。原因就在,兩年多前香港本有機會選擇特首「直選」,卻因雨傘革命的激化,讓形勢走上極端,民主黨派及各界被迫噤聲,最後只能拒絕北京所提的直選方案。如今回看,北京的方案固然霸道,但對香港而言,至少是跨入直選的一大步。然而,當時香港的「革命」氛圍卻不容許任何人妥協,最後大家只能原地踏步,繼續忍受間接選舉,而香港民主進程已大受打擊。
太陽花和雨傘花都有過風光時刻,但也都必須面對它們迎來的暗潮。
太陽花﹒學運﹒民進黨
延伸閱讀
公告版位
- Mar 19 Sun 2017 07:17
聯合/太陽花三周年只驗收了新威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