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台灣亟需建立包容性成長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10 04: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政府就任兩個多月以來,出口終於終止連17黑,稍微擺脫陰霾,但內需消費及投資持續低迷,經濟大環境仍表現不佳,由於時日已久,大眾漸趨習慣麻痺,大家對於經濟成長能否「保1」的關心憂慮,似乎不若以往;倒是勞資爭議與年金改革爭議日日見諸媒體,牽動無數人心。低薪苦勞的勞動條件、受薪階級承擔絕大部分政府稅收、退休保障不足及職業間的不公平性等種種現象,使得台灣社會充滿嚴重的被剝奪感與階級、職業間的對立情緒。
今日的台灣,可說是既患寡又患不均。我們既希望改善勞動條件以鼓勵生育、提振內需消費,又擔心因此提高企業成本,影響生產與出口;我們既希望有可以帶來更公平分配的所得稅制,又擔心高稅率影響留才、攬才。種種矛盾,不一而足。台灣的經濟成長至此,已無可避免必須要調和這種種矛盾,為此,我們需要有一套具長遠性、永續性的經濟成長觀,並據以凝聚全民共識,不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
一個逐漸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不能僅為了產值、出口、利潤而努力,也須顧及利益的分配分享與人民未來發展機會的創造。這正是包容性成長的要義。包容性成長的概念,最早由世界銀行在2006年提出,強調經濟在快速、持續成長的目標下,必須同時可以創造具有生產力和優質的雇用條件。亦即,這樣的成長必須具有包容性,以保障人人可有均等獲得的機會。因此,包容性成長提供了全體與個體機會的增加與能力的強化,藉此在減少不均度的情形下推動成長。
過去,包含台灣在內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觀,都是在追求速效、對抗貧窮。包容性成長的觀念則提醒經濟成長過程的重點已經有所不同,未來必須從減少貧窮轉移至促進具有整體包容性的成長,重點在於創造人人可及的機會,以維持經濟的持續成長。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在包容性成長下,經濟政策不應僅關心每人平均所得提高,也應致力於降低分配不均,因為所得與非所得不均度的提高,都是造成機會不均等的原因,也都可能危及經濟成長。其強調的不均度,不僅在傳統工資、所得等貨幣性的衡量,還包括非貨幣衡量的教育、健康、性別平權、政治參與、文化差異、社會地位等。說得庸俗些,就是「把每一個人當人看」。
在台灣,目前連可以貨幣衡量的所得不均度都仍在惡化,遑論非所得的不均度的降低。當我們爭論一例一休、七休一、基本工資等問題的時候,背景還是視勞動為生產投入要素的一環,在將本求利的前提下算計「合理的」勞動「成本」。政府的經濟政策,即使關心就業,多也僅止於「增加就業機會」的多寡;這些都還離包容性成長的觀念甚遠。睽諸近日最熱門的經濟新聞,在出口衰退減緩、新政府力促投資之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保1」似乎又重燃希望,這固然不壞,但似乎是與勞動條件、年金改革相互獨立而平行的事件。這說明了我們的經濟成長觀仍屬傳統、老舊,尚未進化到包容性成長的境界。
要達成包容性成長,政府不能像過去一般自命為推動經濟成長的唯一要角,未來的政府,除了要開明活潑,更須與公民社會合作,與私部門及公民團體攜手,才可創造更繁榮的經濟成果,以同時解決寡與不均的問題。
近年來,包容性成長的觀念已在國際間蔚為風潮,這不啻是資本主義發展多年後,面對種種弊病的反思與解決之道。我們享受了多年的資本主義好處,卻也身陷其弊害中,已到不得不正視與解決的時候。如何建立包容性成長的經濟成長觀來確定各項政策方針,並藉以調解爭議,應是新政府無可迴避的當務之急。
年金﹒經濟成長率﹒低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10 04: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政府就任兩個多月以來,出口終於終止連17黑,稍微擺脫陰霾,但內需消費及投資持續低迷,經濟大環境仍表現不佳,由於時日已久,大眾漸趨習慣麻痺,大家對於經濟成長能否「保1」的關心憂慮,似乎不若以往;倒是勞資爭議與年金改革爭議日日見諸媒體,牽動無數人心。低薪苦勞的勞動條件、受薪階級承擔絕大部分政府稅收、退休保障不足及職業間的不公平性等種種現象,使得台灣社會充滿嚴重的被剝奪感與階級、職業間的對立情緒。
今日的台灣,可說是既患寡又患不均。我們既希望改善勞動條件以鼓勵生育、提振內需消費,又擔心因此提高企業成本,影響生產與出口;我們既希望有可以帶來更公平分配的所得稅制,又擔心高稅率影響留才、攬才。種種矛盾,不一而足。台灣的經濟成長至此,已無可避免必須要調和這種種矛盾,為此,我們需要有一套具長遠性、永續性的經濟成長觀,並據以凝聚全民共識,不因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
一個逐漸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不能僅為了產值、出口、利潤而努力,也須顧及利益的分配分享與人民未來發展機會的創造。這正是包容性成長的要義。包容性成長的概念,最早由世界銀行在2006年提出,強調經濟在快速、持續成長的目標下,必須同時可以創造具有生產力和優質的雇用條件。亦即,這樣的成長必須具有包容性,以保障人人可有均等獲得的機會。因此,包容性成長提供了全體與個體機會的增加與能力的強化,藉此在減少不均度的情形下推動成長。
過去,包含台灣在內許多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觀,都是在追求速效、對抗貧窮。包容性成長的觀念則提醒經濟成長過程的重點已經有所不同,未來必須從減少貧窮轉移至促進具有整體包容性的成長,重點在於創造人人可及的機會,以維持經濟的持續成長。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在包容性成長下,經濟政策不應僅關心每人平均所得提高,也應致力於降低分配不均,因為所得與非所得不均度的提高,都是造成機會不均等的原因,也都可能危及經濟成長。其強調的不均度,不僅在傳統工資、所得等貨幣性的衡量,還包括非貨幣衡量的教育、健康、性別平權、政治參與、文化差異、社會地位等。說得庸俗些,就是「把每一個人當人看」。
在台灣,目前連可以貨幣衡量的所得不均度都仍在惡化,遑論非所得的不均度的降低。當我們爭論一例一休、七休一、基本工資等問題的時候,背景還是視勞動為生產投入要素的一環,在將本求利的前提下算計「合理的」勞動「成本」。政府的經濟政策,即使關心就業,多也僅止於「增加就業機會」的多寡;這些都還離包容性成長的觀念甚遠。睽諸近日最熱門的經濟新聞,在出口衰退減緩、新政府力促投資之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保1」似乎又重燃希望,這固然不壞,但似乎是與勞動條件、年金改革相互獨立而平行的事件。這說明了我們的經濟成長觀仍屬傳統、老舊,尚未進化到包容性成長的境界。
要達成包容性成長,政府不能像過去一般自命為推動經濟成長的唯一要角,未來的政府,除了要開明活潑,更須與公民社會合作,與私部門及公民團體攜手,才可創造更繁榮的經濟成果,以同時解決寡與不均的問題。
近年來,包容性成長的觀念已在國際間蔚為風潮,這不啻是資本主義發展多年後,面對種種弊病的反思與解決之道。我們享受了多年的資本主義好處,卻也身陷其弊害中,已到不得不正視與解決的時候。如何建立包容性成長的經濟成長觀來確定各項政策方針,並藉以調解爭議,應是新政府無可迴避的當務之急。
年金﹒經濟成長率﹒低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