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改革證所稅 切勿惹麈埃
2015-08-10 01:17: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月台股持續低迷,市場人士紛紛把矛頭指向證所稅,總統參選人的政策立場格外受到矚目;國民黨立委羅明才更積極聯署提案凍結證所稅5年。證所稅是馬總統所堅持的政策,其修正或存廢一直爭議不休,會否因這次總統大選而作一徹底解決,備受關注。

台股自今年4月下旬盤中重返萬點之後,未久即一路走軟,價量俱跌,至8月7日台股指數跌至8,442點,累計跌幅達15%;成交量亦由4月平均每日逾1,200億元跌至7月日均量約僅800多億元,跌幅逾三成。這一波台股跌勢,主要是受到陸股大跌及希臘債務危機引發全球股市震盪的影響,但除陸股之外,台股跌勢明顯較其他國家嚴重,尤其台股成交量急凍,更反映出股市潛藏的危機。

事實上,很多跡象顯示,台股的變數和風險正不斷上升:其一,台灣經濟基本面惡化,出口已連續六個月下跌,主計總處大幅下修第2季經濟成長率,全年成長從「保3」落到至多是「保2」;其二,股市撐盤主力ICT(資通訊)產業面臨紅色供應鏈日益強大的威脅,很多過去績優股皆受衝擊致股價大跌,且影響面日益擴散;其三,陸股大跌的負面效應正逐步擴大,台商亦首當其衝;其四,美國9月升息機率極高,對亞洲股市包括台股難免造成衝擊;其五,2016總統大選政黨再次輪替幾成定局,兩岸關係變數對台股亦有負面影響。

台股風險上升對成交量的衝擊,更讓市場憂心忡忡。據市場專家指出,台股交易量近四成靠外資撐場,在前景看淡、獲利不佳情況下,外資減碼台股恐成趨勢。而國內資金不是熱中和陸股連結的ETF交易,就是跑到海外購買獲利較高的外地股票和資產,這種現象造成國內資金大幅流出,國際收支金融帳已連續19季淨流出,金額達1,878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逾5.9兆元。

很多市場人士痛批資金大量流到海外購買外地股票,是因為國內資本市場稅負太高,除千分之3證交稅外,還有近年實施的證所稅、富人稅、2%二代健保附加費及兩稅合一扣抵減半等,其中馬總統當選第二任後堅持推動的證所稅,更是眾矢之的。

嚴格來說,稅制只是股市眾多影響因素之一,如千分之3證交稅已行之多年,台股歷經多次起伏,股價高高低低,從3,000多點到上萬點都有,部分人士指證交稅影響股市,很難站得住腳,反而模糊股市發展的根本問題。

證所稅問題較為複雜,因為復徵證所稅是2012年馬總統當選連任後,為實踐租稅正義理念而強力推動的政策,但因為國內在早年實施證所稅失敗後,已將之納入證交稅課徵,而且當時國內經濟元氣未復,以公平正義為名的稅制改革反而成為股市殺手和民怨根源,雖然政府最後被迫作出重大退讓,但仍無法安定股市人心。在馬總統「可修不可廢」的堅持下,2013年6月立法院通過證所稅修正案,大幅縮減課徵範圍,幾乎可說是名存而實亡。

但即使如此,證所稅大戶條款、IPO課稅仍是爭議不斷;將外資排除在課稅範圍外,更變相鼓勵投資人變身外資,加劇資金外流。所以,復徵證所稅其實已是徹底失敗,為保政府顏面勉強留在那裡,其實是自惹塵埃,反而製造不斷紛爭。

現在蔡、洪、宋三位總統參選人都有決心面對問題,並將改革證所稅列入財經政見;蔡英文核心財經幕僚、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接受媒體專訪時,更提出形同廢除現行證所稅的改革構想。立法院更是動作頻頻,希望藉修法凍結證所稅爭取選民支持。

面對台股日增的風險及邊緣化危機,證券稅制的合理檢討,確實有必要,但選舉期間稅制檢討容易泛政治化,不如選後政局底定,再作理性充分討論,何必在此時再惹塵埃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