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如何面對陸客減少的新常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22 03:4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圖為台北一○一大樓前,一車一車前往參觀的陸客。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市場傳言多時的大陸將全面封殺陸客來台旅遊,加上遼寧旅行團火燒車意外,使得兩岸已經薄弱的互信,再蒙陰影。雖然台旅會表示這是個謠言,但大陸方面的旅遊相關網站在「2016暑期出境遊TOP 10熱門地」中,去年名列前茅的台灣已經不見蹤跡。在對岸今年暑期出境旅遊人數是去年3.2倍的情況下,台灣旅遊業面對如此冷熱消長的局面,應該是滿腹辛酸。
無獨有偶,日前還有台灣網友以「沒有中國客的台灣」為題,製作一組旅遊文宣,暗指沒有陸客下的台灣更清幽、更美,引來大陸網友群情激憤,嗆聲不再到台灣旅遊,逼得觀光局出面闢謠,看來陸客來台困境只會雪上加霜了。雖然有些人還在期待蔡總統調整說法,以換取旅遊業的生機,但相關各方仍須有心理準備,要面對一個沒有「九二共識」下,陸客迅速消失後的兩岸「新常態」。如何因應與扭轉如此不利的旅遊大環境,將是新政府和相關業者的重大課題。

新政府面對此一困境的新政策,是要拓展東南亞和印度的旅客來源,包括先提供泰國及汶萊旅客入境免簽,其他東協國家旅客有條件免簽,即過去十年內曾獲得美、日等六個先進國或歐盟申根簽證或居留權者,即可在上線登記獲得免簽待遇。這個政策看來不錯,因東協國民要獲得這些國家的簽證並不容易,因此可以在不產生太大負面效果的情況下,顯著提升這些國家旅客的到訪人數。

然而,若想從東協旅客的增加,來填補420萬(或總境外旅客四成)的陸客總額,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去年全東南亞到台旅遊的總人數不過是140萬人,即使在新方案加持下成長20%,也只能增加約30萬人;就算再加倍,60萬人也難以填補數百萬人的龐大數字。因此,如何讓一般境外旅客人數大幅成長、讓國人在境內旅遊的人次提高、讓入境旅客的停留天數和花費增加,都成了業者和政府必須努力的方向;否則,這幾年大量投資在旅遊業的企業,即將成為海峽兩岸政策動盪下的犧牲者。

其實,台灣的觀光表現並不差。以亞太區熱門旅遊目標而言,台灣在2014年名列第十,僅次於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澳門、韓國、日本和印尼。若不計前六個大量旅客可經由陸地往訪的經濟體,則台灣僅次於韓國、日本和印尼。而如果考量這三國的地理和人口規模,台灣的表現其實是超越它們的。但這種表現,是靠大量陸客協助才有的績效,沒有了陸客之後,要名列前茅就變得非常困難。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完全沒有機會,端賴於我們如何去做。旅遊業是投資效益比較高的投資,因為它通常是汙染較少、資源可和國人共享,投資效益更為永續的,因此值得朝野共同努力,透過深入的研究來創造更高的吸引力,讓國際旅客和國人難以抗拒地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訪,提升旅遊者的生活品質和受訪地人民的收入。

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旅遊評估,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旅遊競爭力報告」(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這項評比詳細評估了141個經濟體14個面向、90個個別指標的競爭力、台灣在去年的總排名為32名,和韓國、墨西哥和希臘類似,算是不錯的。但是,還是有部分指標排名落後,值得研究改善。排名在百名外的包括:僱用外國人員容易度(128名)、國家品牌策略(125名)、大型租車公司的能見度(120名)、旅遊預算占政府總預算(118名)、每百萬都會人口之機場密度(113名)、受威脅物種(112名)。

針對這些項目,政府和業者都還有很多功課要做,但無論如何改善,都別忘了陸客除了可以在經濟上貢獻台灣外,其訪台後對台灣的正面評價,還構成了台灣最好的國家安全瓣,絕非其他境外旅客可以提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