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台灣快被新ICT生態體系邊緣化
2015-06-24 02:11:4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甫落幕,本屆參展廠商數、來訪國際買家數皆下滑,引起熱議。產業分析師多認為此一景況反映品牌廠商崛起後,偏重代工的台灣電子業者議價能力降低,加上大陸紅色供應鏈技術提升,使台灣遭到上下游夾擊,科技重鎮招牌因而蒙塵。但這種觀點只看到業況的表面,更核心的問題是台廠未跟上全球ICT生態體系的轉變。

愛丁堡大學教授弗朗斯曼(M.Fransman)於《新ICT生態體系》(The New ICT Ecosystem)一書中,將ICT產業分為四層:連網元件提供者(包含電腦、行動裝置、手機、路由器等,簡稱第一層)、網路營運商(包含電信商、有線電視系統商等,簡稱第二層)、內容與應用提供商(包含搜尋引擎、社群網路等,簡稱第三層)及最終消費者。傳統的ICT生態體系中,第二層直接面對消費者,扮演主要投資者的角色,而第一層進行各種創新,滿足前述需求。此時,消費者的產品需求確定、定位清楚,廠商只要將產品做好、價格拉低,就會有市場。然而,網路普及和傳輸能力進步,讓Google、Facebook、Apple等第三層廠商躍居產業創新與價值創造的引擎。舉例來說,iPhone的營運模式就是組合第一層及第三層兩組織群體的創新。Apple既整合第一層各廠商的生產能力,又發展一套獨特的iOS作業系統,作為第三層廠商產品的平台,進而在新ICT生態體系中,發展成獨特的子生態體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相較之下,台灣電子業過去的成功,即是組合第一層、第二層及最終消費者等傳統ICT生態體系。近年來屢屢受挫,正是未能搭上第三層崛起的新ICT生態體系列車。若欲重振科技王國之名,就必須儘快拓展包括內容與應用提供商在內的四層次生態體系。問題是,台灣在新ICT生態體系卡位戰上,仍有諸多障礙待排除。

首先,台灣缺乏代表性的內容與應用提供商。2014年《金融時報》全球500大公司中,第一、二、三層的公司分別有19、28及34家,但台灣50大上市公司中,第一、二層各有19、2家公司,未來產業發展最重要第三層卻掛零。進一步分析,隸屬第一層的台灣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及電腦GDP占比從2007年的5.8%提高到2013年的9.1%,但第三層的資訊服務業僅從0.7%提高到0.9%,顯示即便第三層廠商已是全球ICT產業的成長引擎,台灣業者的投資及產值仍重壓在第一層。

其次,台灣缺乏結盟的文化。矽谷的ICT生態體系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透過結盟相互取得關鍵技術,但台灣電子業絕大多數是互補與競爭關係,造成廠商在漸進型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的能力有餘,對能夠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突變型創新(radical innovation)能力不足。

第三,台灣發展第三層產業所需的人才,面臨質量具缺的問題。除了台灣教育體系僵化之外,許多科技相關科系的畢業生習於以高薪資和生活穩定方式選擇行業,摒棄內容與應用提供商等具有新創特性,薪資卻相對不高的行業。此外,高階主管高齡化的趨勢,也可能成為台灣深耕新ICT生態體系的障礙,尤其是多數45歲以上的高階主管,若在近十年職涯中,未曾密切接觸或思考網路時代帶來的產業變化,易在缺乏生活共鳴的情況下,難以成為第三層產業發展的領頭羊。

由此可知,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光環褪色,並不單是缺乏具有國際能見度的品牌大廠,更關鍵的原因是幾乎缺席於新ICT生態體系。若要打破台灣發展第三層產業的困境,不僅要儘快改變守舊的監理制度,讓第三層的廠商得以跟上國際潮流快速發展;也應鼓勵企業結盟、優化教育體制、降低年輕人的生活成本,讓他們勇於接受失敗;更要加快職場的流動率,讓熟悉網路時代的新思維,可以帶領台灣重返ICT產業榮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