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蔡英文面面討好之路線難以為繼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16 01: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由於司法院長提名面對強烈反彈,蔡英文總統宣布撤回謝文定和林錦芳的人事咨文,寫下她就任以來最大挫敗。在勞工「一例一休」及南海仲裁案導致她聲望下跌後,司法院長提名事件更將火勢引回綠營內部,說明蔡英文意圖面面討好的施政路線已面臨碰壁。
倉卒撤回提名,不僅是對謝文定和林錦芳的羞辱,也說明蔡英文承認自己的提名考慮欠周,且怯於為自己的選擇辯護。更嚴重的是,蔡政府這項人事任命原標舉「司法改革」大旗,結果未出師即損兵折將,讓提名者備受攻訐;這也攪動司法體系的一池渾水,使各方均感焦躁。

蔡英文這次受挫,和馬英九二○○八年的遭遇大可一比。當年,馬英九挾締造二次政黨輪替的大勝之姿,提名非國民黨籍的沈富雄出任監察院副院長,卻在國會慘遭藍委杯葛中箭落馬。次日,被提名出任考試院長的交大校長張俊彥,也因藍委反對及遭渲染與白文正自殺案有關,主動宣布退出提名。沈富雄和張俊彥的提名失敗,使馬英九的勝選氣勢受到頓挫,藍軍在國會的反馬勢力也就此集結,種下國民黨分崩離析之禍因。

蔡英文主動撤回人事咨文,比起馬英九坐視藍軍依自由意志否決提名人選,前後八年覆轍重蹈,很難說何者更為明智。因為,兩種作法都不啻將國家名器當成兒戲,提名挫敗不止關係個人榮辱,名器也遭到踐踏,公權力更失去尊嚴。司法院長的異動美其名是為了推動「司法改革」,如今改革一步未邁,卻因手腕太差先蹧蹋兩名大將。當政治氣氛惡劣至此,誰還願投身陷阱四布的改革大業?

蔡總統此次宣布撤回咨文,一方面是為了安撫法界和學界親綠團體的反對者,另一方面她也聲稱對謝、林二人遭攻擊深感「不捨」,並稱責任應由自己承擔。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面面俱到」的行事風格,三個月來在蔡英文的施政中不斷出現;也因此,形成決策上的取巧與曖昧,卻也留下缺乏果斷、出爾反爾的後果,造成許多政策瞻顧難決。

這類的事例,不勝枚舉。例如,蔡英文在華航空服員罷工的第一時間跳出來表示支持,就親手埋下了各行各業──尤其是運輸產業工會群起效尤的導火線;她公開表態要求落實「周休二日」時,就使得行政院「一例一休」和「七休一」的決策陷入有理說不清的地步。她為了討好美國,就在南海仲裁案掉入太平島主權遭矮化的泥淖;為了討好日本,不僅造成「沖之鳥是島、太平島變礁」的錯亂,也因打壓爭主權的漁民而引發社會的不滿。

對於蔡英文上任後的諸多政策「髮夾彎」及閣員的言行失當,許多民眾其實抱著寬容的態度,認為應該多給新政府一些時間,以利黨政磨合。然而,蔡總統就任至今即將滿三個月,民眾其實並未看到多少實質建樹,卻只見到民進黨政府不斷在歷史餘燼中撈取剩餘價值;各種改革大話連連,然只聞口頭許諾,行動卻完全無法跟上。最令人失望的是,許多國營事業乃至基金會的人事異動,不僅充滿討好黨內各派系的酬庸氣味,甚至到了良莠不分及劣幣驅逐良幣的地步。

總統的角色其實不在四面示好,而在整合國家的視野與資源,並作出最符合多數人利益及社會集體前景的配置。就這點看,蔡英文過度急於討好特殊團體的傾向,可能妨礙了她的整體瞻矚。例如,過度偏袒計程車司機,就得犧牲Uber的便捷;推廣太陽能不擇手段,就會給農地帶來災難;為修改課綱而討好學生,就會產生四不像的教育怪獸;不斷向某些族群示好並鬥爭其他族群,就會為社會製造新的戾氣與仇恨。

蔡英文撤回司法院長提名咨文,其實不只是一次人事任命的失敗,也是她領導哲學的一記警鐘。至此,確實需要「再想想」了。

蔡英文﹒馬英九﹒司法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