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竹美學館喜閱之旅 交換書、聽故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2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image
國際博物館日,新竹美學館舉辦喜閱之旅,故事媽媽在館內「漂書站」講梵谷的故事。 記者李青霖/攝影
分享
國際博物館日,親子一起來閱讀;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昨天在館內外舉辦「喜閱之旅」,場內「漂書館」有故事媽媽說好聽的故事,場外有二手書交換及街頭藝人表演,呈現文青風。

美學館長高平洲說,「漂書館」隨時有民眾分享的好書,平日可以到館內坐坐,閱讀、看展,也可以帶著走,讀完再放到另一處漂書點,讓知識不斷擴散。

「閱讀是無限美好的事物」高平洲說,昨天活動安排閱讀起步走宣誓儀式,美學館廣場則規畫二手好書交換攤位,不少民眾帶著自家好書到場,交換好書,會場還有「新竹市故事協會」的繪本戲劇演出、互動交流等,及闖關遊戲,街頭藝人的泡泡秀、定點裝扮,都讓親子樂翻。

館內的「漂書館」安排故事導讀、繪本欣賞及故事媽媽講梵谷的故事;親子可以自在地坐著看書,參加闖關集點活動,或是把閱讀心得寫在塗鴉牆上,或者談談自己的「漂書理念」。

高平洲說,每個人家裡都有許多束之高閣的好書,或者捨不得丟棄的書籍,其實都可以拿出來與大眾分享,「讓好書遇見更多知音」;相關訊息可上美學館官網或臉書粉絲團查詢。


獨自照護智障女 她的心願…比女兒活得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2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桃園報導


image
小君貼心幫媽媽按摩、洗腳歡度母親節,讓陳碧蓮非常開心。 記者呂筱蟬/攝影
分享
70歲印尼華僑陳碧蓮,35年前遠嫁來台,獨生女「小君」患有智能障礙,老公過世後,在汽車零件廠當作業員,一肩扛起女兒照護費用。母親節前夕,她眼泛淚光說,「只要活得比女兒更久,好好陪伴她,就是我最大心願」。

心燈啟智教養院昨天舉辦母親節活動,小君展現學習成果,幫媽媽按摩、洗腳,母女間感情流動,令人感動。

陳碧蓮說,女兒出生時沒有異狀,甚至比同齡小孩更早學會翻身;沒想到女兒到3歲還不會說話,帶到醫院檢查,才確診有智能障礙。

小君進了啟智學校,狀況才有改善。然13年前,陳碧蓮丈夫肺癌過世,從此她獨力照顧小君。

長年來,她在汽車零件工廠當作業員,每天搬重物導致脊椎受傷無法正常活動,被迫辭掉工作、賣掉房子寄住在親友家,勉強維持女兒的照護開銷。

雖然小君無法言語但她仔細幫媽媽洗腳、抹乳液,讓陳碧蓮泛淚直說:「她永遠是我的寶貝,再辛苦也值得」。


31年前生下聽障女兒…培育她成插畫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2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桃園報導


image
徐玉蘭(左)與女兒施怡如(右)。 圖/八德區公所提供
分享「謝謝媽媽」!插畫家施怡如從小罹患感音性聽力障礙,兩歲時無法開口叫媽媽,媽媽徐玉蘭每天除了陪她到學校接受特殊教育,回家還親自教導,投入大半輩子照顧的女兒,現在成為插畫家,也成為今年徐玉蘭獲選模範母親最佳的「禮物」。
桃園市八德區公所在母親節前夕舉行「105年模範母親表揚大會」,表揚區內49位模範母親,還邀請專業按摩老師到場,以香氛按摩幫媽媽們紓壓,感謝終年辛苦的最佳女主角們。

徐玉蘭來自八德區福興里,31年前生下施怡如,直到2歲才發現她還不會叫媽媽,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聽神經出問題。起初徐玉蘭相當自責,身心承受極大壓力下,扛下女兒教育責任,每天在學校、家裡兩處奔波,回到家後一字一句耐心教導,就是希望女兒有天能開口說話。

施怡如十分爭氣,在媽媽教導及自我要求下,13歲開始學習畫畫,民國93年順利考取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她說,「要不是父母親細心發現我對繪畫天賦,給我最適當的照顧與啟發,我今天可能還是一個寂寞的靈魂」,聽障並沒有讓她失意,反而幫助她在無雜音的繪畫世界裡,找到自信,在2011年獲頒聽障楷模。

31歲施怡如現在能順利與人溝通,不再讓媽媽擔心,徐玉蘭更投入聽障協會,將小愛化成大愛,投入社福公益,共同推展聽障教育、手語教育與推動聽障福利。

幫嬰兒洗澡 竹市「新手爸爸」上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3 聯合報 記者王敏旭/新竹報導


image
新竹市長林智堅參加「新手爸爸」,學習如何幫嬰幼兒洗澡。 記者王敏旭/攝影
分享
今天母親節,新手爸爸不妨學習為小孩洗澡,讓另一半休息一下。

新竹市親子館去年4月營運,昨天突破10萬人次利用,開辦「新手爸爸」班,讓新手爸爸學習如何為剛出生的小孩洗澡,市長林智堅也參加學習。

社工林秀琴說,為新生兒洗澡,環境需在25至28度,水溫約40度,水深在澡盆的一半左右,先取下手表、戒指等物,以環抱方式抱起小孩,再以橄欖式抱法為孩子洗澡,依序從臉部、頭髮、身體、背後進行清洗。

林秀琴提醒,嬰幼兒臉部不能直接用清潔用品,需用沾濕的紗布巾,由內向外擦洗眼部、額頭、臉頰、鼻子、嘴巴、下巴,耳背、耳垢;頭髮、身體等部分以左手抱住孩子、右手搓揉肥皂,以手指指腹清洗,避免弄傷孩子的肌膚。

林智堅說,很少有機會幫小孩洗澡,練習覺得果然很困難,也體會母親真的很偉大!不少男士參加「新手爸爸」課程,學習如何幫小孩洗澡,一旁的年輕媽媽好開心,有人說,未來幫忙小孩洗澡的工作,就交給爸爸了!

林智堅說,傳統以來照顧孩子幾乎以女性為主,實際上,父母親對孩子的教養、照顧都有責任。社會處說,每個月親子館都安排相關課程,有興趣的民眾可打電話報名,免費學習,但名額有限。

考前打氣…義民逐班祝包中 華山祈福DIY供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3 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羅緗綸/新竹報導



新竹縣義民國中為學生準備包子、粽子及祝福語,盼會考「包中」進入理想高中。 記者羅緗綸/攝影
分享
國中會考14、15日舉行,新竹縣橫山鄉華山國中由老師帶領,在烹飪教室教學生製做餅乾,完成後,校長張家芸帶著學生,到附近伯公廟祈福,祈求考試順利。

新竹縣竹北義民中學國中部,則送學生包子、粽子,祝福學生們「包中」,盼能高分進入理想的高中。

華山國中38名學生,帶著製做的餅乾和甜點、拿著准考證和文具用品,進入廟內拜拜。學生李楷杰說,自做餅乾拜拜,覺得這一過程很有趣,也學到不少烘焙知識,希望能帶來更好的考運;學生徐浩庭表示,親手做餅乾,誠意滿滿,相信能獲得更多的加持。

校長張家芸說,學校每年會考前都會帶學生到附近伯公廟,進行考前祈福,有特別宗教信仰的學生,也給予尊重;學生動手做餅乾和甜點做供品,也讓學生從中學習烘焙技巧,母親節到了,可做餅乾和家人共享。

image
橫山華山國中學生做餅乾和甜點,當做祈福供品。 記者林麒瑋/攝影
分享
「一鳴驚人」、「脫穎二出」、「三元及第」、「試試如意」、「無人能敵」、「陸海潘江」、「旗開得勝」,義民國中校長賴文政,為三年級七個班的學生逐班祝福,鼓勵學生除了平日學習,也保持最佳狀態,在周末、周日會考中,爭取理想成績。

「謝謝校長、老師!」學生感謝學校安排,為參加會考的學生加油打氣,每人也領到學校為他們準備的包子和粽子,成為夜讀時最好的點心。

會考﹒甜點﹒粽子﹒母親節
image

16年寄養家庭 她是40孩子的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2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


image

連燕鳳(左二)16年來照顧過40多個孩子,縣長邱鏡淳(右二)、副縣長徐柑妹(右)等人拜訪致敬,說聲:辛苦了。 圖/縣府員工提供
分享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水利科職員連燕鳳擔任新竹家扶寄養家庭16年、照顧過40多個小孩,縣長邱鏡淳獲悉,在母親節前拜訪,贈她一罐糖果,說聲:辛苦了!

「921大地震,一夕之間,許多小孩成了孤兒…」連燕鳳說,921大地震時,看到許多小孩因失去父母,成了孤兒,她進一步思考到,社會上有許多小孩缺乏照顧,和丈夫商量後,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16年來,她照顧過40多個小孩,目前,最小的讀幼稚園,最大的讀國中。921後第一次帶回照顧的是小學三年級和幼稚園的兩兄弟,現兩兄弟分別是25、21的青年,每個月都會來看她,表示「她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

連燕鳳也把40多個小孩當自己的孩子般照顧,她也曾照顧一位國小二年級的男孩,可能因家庭因素,小男孩充滿叛逆,每天送他上學,但到校不久就逃學。

她曾遭遇一段,才剛送小孩到校,剛進縣府辦公室,就接到學校通知孩小逃學的電話,得立即趕回學校處理,或學校、辦公室兩頭跑,覺得遇到瓶頸而心力交瘁,最後在不斷關懷和家扶中心的鼓勵下撐下去,小男孩逃學情況也變得好很多。

「希望更多人加入寄養家庭行列」連燕鳳母親節願望是,能有更多人加入寄養家庭,為社會和孩子提供關愛,她2個女兒都已長大,丈夫也會繼續參與寄養家庭,陪伴需要協助的小孩成長。

新竹縣愛心家庭關懷協會理事長、縣長夫人古素珍,獲悉新豐鄉福興村張姓男子的妻子過世,張的兒子22歲有精神和智能障礙,無力支付喪葬費,除前往關懷,也向縣府和鄉公所爭取協助。

豐邑建設、頌揚基督宣道會、竹北教會等機構昨天下午在竹北喜來登飯店,邀爵士樂團、創作演唱樂團演奏,許多家庭帶著媽媽來觀賞,共慶母親節。

image
豐邑建設等機構昨天在竹北喜來登飯店由爵士樂團演奏,邀媽媽們欣賞。 記者羅緗綸/攝影
分享
寄養家庭﹒母親節

苗栗客家園區4歲 「好客作慶來」同樂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4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銅鑼報導


image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昨天上午熱鬧開幕,園方安排許多精采節目,邀遊客來同樂。 記者胡蓬生/攝影
分享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4歲了!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苗栗園區籌辦的周年慶系列活動「好客作慶來」,昨天熱鬧登場,園方安排了許多動、靜態節目,邀各地遊客在今天母親節及下個周休假期前來同樂,感受客庄旅行之美。

開幕活動在苗栗園區階梯廣場舉行,園方安排兒童桐花舞蹈,展現桐花仙子翩翩飛舞的姿態,還有陶笛歌舞表演帶動氣氛,園方也特別準備象徵紅蛋的大紅氣球,由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等人啟動,球內的創意蛋糕呈現在觀眾眼前,熱鬧地為周年慶活動揭開序幕。

園方表示,苗栗客家園區開園4年來,入園遊客人數已突破411萬人次,近年除持續深化客庄觀光軟硬體實力,也致力串連中台灣地區觀光網絡,從苗栗園區好客公園、雙峰山天空步道、桐花樂活公園,建構成著名的賞桐勝地,也有效吸引遊客到苗栗遊玩,為在地業者帶來商機。

苗栗客家園區去年開闢的好客公園,已成苗栗賞桐好去處,最近桐花都已陸續綻放,五月雪美景呈現,園方提醒遊客別錯失賞桐的好時機。

「好客作慶來」系列還安排了3場主題音樂會,包括今天「後生作伴、作慶歡喜」,邀葉鈺婷&Lucky7、陳正瀚、海風樂團、缺席舞團、新竹紅如樂團、偶像男團─TOP1男子漢演出。

14日「好客揪團、作慶舞動」安排客家歌手羅文裕、姍姍舞藝坊、後龍國小扯鈴隊、吉那罐子;15日「三代同樂、作慶聽歌」安排知己三重唱、徐世慧、羅茵茵演出,園方歡迎全家一起來園區同樂。

詳情可上官網或Facebook臉書團搜尋「好客作慶來」。

桐花﹒客家文化﹒天空步道

獅潭新店「千歲團」 79歲配唱91歲演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4 聯合報 記者胡蓬生/獅潭報導


image
獅潭鄉新店社區客家八音班、戲曲班學員昨公演,上台鄉親還有年逾九旬者(圖)。 記者胡蓬生/攝影
分享

獅潭鄉新店社區客家八音班、戲曲班學員昨公演,上台鄉親還有年逾九旬者,79歲劉蘭嬌(圖左)為整齣戲「配唱」,讓全場觀眾「驚豔」。 記者胡蓬生/攝影
分享苗栗縣獅潭鄉新店社區八音班和戲曲班十多名學員,昨天在獅潭義民廟「公演」客家大戲蟠桃會,這群素人戲曲演員年齡普遍七、八十歲以上,堪稱「千歲團」,但是大家演來有模有樣,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
獅潭鄉新店社區前天起一連兩天在義民廟推出「印頸文化、薪火相傳」活動,社區八音班、說唱戲曲班為這次活動登台,最近兩個月來還展開「特訓」,昨天首度亮相演出,結果一鳴驚人。

上台的17名演員年紀幾乎都在80歲以上,最高齡的王新飛已91歲,大家穿著劇團專業戲服粉墨登場,八仙、王母娘娘等角色的動作一點都不生硬,79歲的劉蘭嬌負責文場,也幫所有演員「配唱」,功力讓人刮目相看;她說,自幼跟著阿公、阿爸學唱山歌仔、平板、小調,蟠桃會唱的是北管曲調。

社區理事長蕭芳纓說,八音班、戲曲班平常由廖肇達、陳淑賢指導,但過去還不曾如此登台表演,著名的文和傳奇戲劇團知悉這次演出,特別出借戲服,讓演出的銀髮族鄉親更有信心登台展現功力。

「印頸文化」活動以印新丁粄的主軸結合在地食材認養、客家美食四炆四炒、花鼓、客家八音戲曲表演,還有童玩、生態遊戲多項活動,希望詮釋及傳承客家文化,表演節目請來前國際文化觀光局長甘必通主持、串場,會場除了農特產展售,還有「溜蝦公」遊戲,大人、小孩都來試身手,玩得不亦樂乎。

苑裡慈護宮當據點 工藝師教藺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3 聯合報 記者張弘昌/苑裡報導


image
慈護宮提供1樓場地設愛藺工坊,工藝師現場編織藝品。 記者張弘昌/攝影
分享
苑裡鎮山腳國小對面的慈護宮媽祖廟是內區三庄信仰中心,一樓為文康社教活動空間,台灣藺草學會在廟內設愛藺工坊,進駐編織藝師現場手作,更成為傳承藺草編織巧藝的重要據點。

慈護宮奉祀開基媽祖「三庄媽祖」,早年信徒以山腳、舊社、錦山三庄為主,民國初年組成百人金蘭會,分大金蘭、貳金蘭、參金蘭輪流奉祀,更集資購買建廟用地,因日據時期對宗教信仰的限制,遲遲無法興建廟宇。

三庄信徒為延續香火成立管理委員會推動建廟,民國79年經縣府核准立案建廟,民國85年完工安座,沿著廟前階梯而上,媽祖主殿設在2樓,1樓則做為管委會辦公室,以及里民文康活動據點。

台灣藺草學會十多年前在1樓成立愛藺工坊,平日進駐3到4名藺草編織工藝師,席地編藺草帽蓆、手提袋、文具等工藝品,早年農家家戶代工編帽蓆貼補家用,這些工藝師從小就接觸藺編或幫忙阿嬤、媽媽,造就一手好編藝。

藺草學會引進帽蓆訂單讓她們閒不下來,也延續逐漸沒落的藺編手藝,還可以傳授有心學藺編的年輕世代。參訪山腳國小日式宿舍群時,不妨順道到對面慈護宮參拜,造訪現場實作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工藝師,了解她們如何運用巧手編織,也歡迎團體預約藺編教學,電洽037-744252。

越女苦學中文 樂觀獨力養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8 09:33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頭份報導


image
越南籍新住民裴氏深與8歲女兒裴沛綺相依為命,她人窮志不窮,十分重視孩子品德教育。 記者翁浩然/攝影
分享
頭份市越南籍新住民裴氏深克服語言、文化障礙,獨力扶養8歲女兒裴沛綺,家境雖不佳,她人窮志不窮,十分重視品德教育,休假都會帶著孩子參與家扶中心等公益單位課程、活動,母女一起吸收新知、培養閱讀習慣,昨天獲市公所「懿馨媽媽」表揚。

裴氏深7年前嫁來台灣,因故與丈夫離婚後,考量經濟等問題借錢將女兒送回娘家照顧,她努力賺錢、尋找住所,曾和鄰居9歲小孩一起學注音符號、習字,生活穩定後才把女兒接回台灣接受幼兒園教育。

她說,兒時的生活很貧困,迫使全家人努力求生,她排行老大,有四名弟妹,從小就幫母親分勞解憂,離婚後她告訴自己要自立自強、不可悲觀,不能因遭遇困難而自怨自艾,有機會就要多學習,不論是理財、親子關係等知識都很有用處,上課除充實自我,還能拓展人際、融入群體。

雖然工作辛苦、忙碌,長年以來在下班後都會說睡前故事給孩子聽,放假都會陪伴女兒參加手作、閱讀等課程,也因此讓裴沛綺喜歡上閱讀。

她說,許多台灣人、公益團體及學校等都很友善,幫了她許多忙,也協助孩子申請獎助學金,讓她很感激,她相信只要女兒品格端正、態度正向,不會怕面對任何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