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學找出路 新教長別套舊邏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8 02:34 聯合報 李英明/中原大學副校長(桃園市)


隨著五二○的逼近,新政府的組閣步伐正在加快,教育部長人選也可望在近日內明朗化。近十幾年來,台灣的高等教育歷經了激烈的變化過程,也延伸出許多令人憂心的效應,新教育部長處在這個浪尖風潮中,人們對其恐怕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高教及大學將何去何從,仍將是繼續撩撥許多人憂心愁緒的深沉議題。

儘管教育有其相對自主性,但仍深受著宏觀經濟體制的影響。隨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主流經濟體制從福特主義向後福特主義的轉型,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高等教育及大學也逐漸被覆蓋在後福特主義的籠罩之下。今天台灣的高教及大學因此呈現以下現象:

一、從精英式高教向大眾式及消費式高教轉化,從而出現精英式教育式微,或是以大眾消費為底蘊的新型精英教育湧現;二、大學原先的科層制組織型態向後科層制轉化,從而出現既強調權威又強調彈性機動的混合組織型態;三、大學原先宏大敘事化的辦學論述向強調專業特性、市場及差異性論述轉化,從而出現大學辦學目標的俗化及市場化;四、隨著高教大眾化及市場化發展而來的是,高教及大學的在地化更明顯,在地性成為凸顯特性的必要條件;五、大學課程的安排,從過去強調培養學生經世濟民胸懷與能力,向提供學生專業及彈性能力及知識轉化。

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在後福特主義及後現代主義衝擊下,在現代與後現代雙重擠壓下,勉力為台灣高等教育及大學的發展導引出路,但常出現以下政策現象:

一、經常自覺或不自覺的,仍然企圖以現代主義的邏輯(強調由上而下的權威,強調標準化,強調指標化及一致化),去解決高教及大學面臨的後現代問題;二、在強調大學必須要有特色的同時,又不斷制定各種規範,導致大學趨同化或大同小異;三、在強調大學大眾化及市場化必要性的同時,又不斷提出維繫大學等級界線的獎勵措施,加速大學M型不平等格局的發展;四、在強調學生應有就業導向的知識及能力的同時,又不斷提出希望學生具備經世濟民胸懷及能力的鼓勵方案,導致學生無法清楚的認知未來職涯發展的動盪屬性。

在後現代氛圍的籠罩下,大學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大學教師的地位發生明顯變化甚至降低,學生對職涯前途動盪屬性的不安,大學社會地位及角色的變化甚至弱化,都是無法逆轉的趨勢,大學發展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其何去何從將影響整體社會發展的走向。

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讓高教及大學走出一條具有建設性或積極因應後現代衝擊的道路,慣性的或簡化的運用既有現代主義制約下的邏輯或政策,是無法解決高教及大學面臨的問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