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避裁併 南澳武塔國小擬採混齡教學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南澳報導
南澳鄉武塔國小因學校人數不到49人,面臨裁併命運,校方另尋他法,盼縣府成立國小附設幼兒園,採混齡教學方式,發展地方特色。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請校方在7月底前提出計畫書後決議,如果順利通過,將成為縣內第一所實施跨年級混齡編班學校。
南澳鄉武塔國小全校只有30名學生,是全縣人數最少的學校,宜蘭縣教育處有意將其裁併,但地方人士及校方急尋出路,教育處長文超順上周前往武塔國小,與鄉長、村長和家長會長討論併校議題,雙方初步達成共識,暫時保留武塔國小,並評估成立附設幼兒園的可能性。
「希望將孩子留在原鄉!」鄉長薛秋花說,該校保留了完整的部落文化,學生定期尋訪老武塔部落、聽耆老說故事、學習製作陷阱等,如果併校將流失原民文化,盼將來能與幼兒園資源整併,讓泰雅文化往下傳承扎根。
家長會長韋建福表示,如果裁併,孩子要到金洋或南澳等地就讀,通勤近半小時,加上走蘇花公路,交通危險;也有家長擔憂,混齡編班後要如何上課、怎麼選擇教材?都是一大難題,會不會造成學習困難。
校長白淑淓表示,目前體育和生活課均採混齡教學,成效不錯,希望能擴及到幼兒園和國小低年級,初步規劃是基本學科維持原樣,其他原住民文化課程混齡編班上課,上一些狩獵與泰雅故事等內容,再視情況逐年調整。
文超順表示,成立附設幼兒園後,若經費許可,可以把鄰近的金洋、金岳等幼兒園也納入整併,營造便利學區,提升幼兒園和國小間的銜接關係。因目前縣內無前例可循,縣教育處近期會到外縣市參訪,並與教育部討論執行方式,預計最快106學年度、明年9月上路。
夜裡撈小卷 八斗子漁燈如日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基隆報導
漁船開啟水下燈,為的是將趨光性生物聚集到船下的網子中。 船家杜政圭/提供
分享氣溫回暖,基隆八斗子港漁民也正暖身,掛著上百盞白熾燈的集魚燈火漁船接連出港捕撈小卷;海際夜幕,一叢叢白光打亮,就像耀眼日出。
八斗子港是全台小卷產量最多的港口,漁民在4月中旬出海,前往北方三島或沖繩周邊海域捕撈小卷,捕到10月休漁,每一回出海約3周。
燈火點點,是八斗子港特色,利用生物趨光性捕撈小卷,船身上懸掛百餘盞上千瓦白熾燈,每盞燈都有專屬發電機,耗油量大,若一艘船的集魚燈全數亮起時,「會比一整個夜市還要亮」。
漁民選定漁場時,會先開啟船上的「水上燈」,將小卷群由遠而近吸引過來,等到小卷靠近,關掉水上燈,改開水下燈,誘使小卷「飛蛾撲火」更聚集。
當船底下都是閃動的亮光時,表示小卷已經聚集夠了,最後一招,關掉水下燈,只剩下一盞擺在網中央的水中燈,此時小卷自投羅網,游進船下的大網中,船長依照經驗判斷豐收,一聲令下「收網」,滿滿晶瑩透亮的小卷便全部成為「囊中物」。
整套漁法Run一遍,漁燈開關閃閃爍爍,宛如一場精采燈光秀,八斗子漁家第二代杜政圭說,這是先人的智慧,傳承數十年,撐起八斗子歷史悠久漁貨產業。
「設備全都檢查完畢合格,就等外籍漁工回歸,到齊就可以出海啦!」在八斗子跑船近40年的華國129號杜政圭船長說,小卷漁季只在夏天,錯過時機,再努力都捕不到,他等漁工到齊就要出海了。
燈火漁船眉角多 滿月前後忌出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基隆報導
燈火漁船可說是八斗子港特有的風景,一艘艘接力出航宛如一場海上嘉年華,但漁民說,這場嘉年華有不少須牢記的「眉角」,尤其月圓前後更是出海「大忌」。
「怕月光太亮,魚靠不過來啦!」原以為是老一輩漁民相傳的特別禁忌,其實只是因為漁船怕被月亮「搶走風采」,導致燈火漁船無法集魚,白費功夫出海,八斗子船家杜政圭說,農曆月中滿月前後日子,漁民會習慣靠港休養生息、補充物資,把大海舞台留給月亮,等月缺才出海。
同樣道理,如果其他燈火漁船靠近,兩艘船同時開燈集魚,互搶漁場,會兩敗俱傷、兩邊都捕不到魚,因此杜政圭說,通常看到一艘燈火船點燈,懂行規的他船會禮讓性隔著數海浬下錨,捕小卷的漁船是孤獨的,「汪洋大海只能有一條船。」
大型漁船出海一趟耗時十來天,人力物力所費不貲,加上須點亮集魚燈火,油料要上百萬,因此燈火漁船出海前必須確實量測水溫、觀察海象海況,精準下錨,若是貿然出海,捕到魚之前物資用罄,一切就血本無歸。
討海人看天吃飯,但也得「萬事俱備」,才有本向上天求「東風」。位於漁村內的度天宮是八斗子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供奉媽祖(天上聖母)、水仙尊王和關聖帝君,八斗子的漁船不論大小,都會在船上懸掛一隻黃底紅字的三角旗,上頭寫著天上聖母、平安滿載字樣。
漁民說,脫離我國領海來到在茫茫大海中,可能遇到各式各樣漁船,和不同國籍的漁工打照面,但只要看到熟悉的黃旗飄搖,就知道是基隆八斗子的燈火船,來自同個漁港,格外親切。
千人浴佛大典 信眾同霑法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千人浴佛大典,現場莊嚴盛大。 記者范振和/攝影
分享花蓮縣佛教會昨天上午在明義國小活動中心推出「釋迦牟尼2560年佛誕─護國息災千人浴佛大典」,上千信眾前往同霑法喜,場面莊嚴。
莊嚴殊勝的佛誕盛典,由佛教會三師,前理事長覺光法師、會參法師、會果法師主持,縣長傅崐萁、立委徐榛蔚等多人參與。擔任大會主席的理事長地皎法師說,外浴太子、內浴自心,即是去除貪瞋痴,勤修戒定慧,同時浴佛有祈福消災、增長福慧的功德。
地皎法師強調,如果人人能放下我執,淨化無明煩惱,當下能感受到身心的清涼與自在,應把佛陀慈悲的精神落實行動上,增長慈悲與智慧,這才是浴佛的真意。
傅崐萁表示,他皈依佛陀座下20餘年來,感念法師及佛友長期為淨化人心所做的努力與奉獻,企盼貢獻一己之力,為花蓮鄉親帶來繁榮、幸福。
他說,縣府正積極爭取花東基金補助1億元,辦理「花蓮縣果菜批發市場跨域結合發展計畫」,興建占地1250坪的產銷空間,設法提升在地農特產質量。
他憂心陸客減縮影響在地觀光產業發展,日前飛往北京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獲得允諾,政黨輪替後,仍將持續支持花東地區觀光發展與交流,保住花蓮主要的經濟命脈。
隨後,在佛寶唱頌聲中,信眾向佛陀行三問訊禮,接著信眾井然有序地排隊,舀起一杓杓甘露香湯灌沐佛身,象徵洗滌自性佛心。
蘭嶼林投果汁 盛夏最夯飲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盛夏到蘭嶼必飲林投果汁,對遊客是一種特殊的體驗。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盛夏旅行蘭嶼,必來一杯清涼降火的林投果汁!微甜微甘的口感,不僅喚起當地人的記憶,也成遊客特殊體驗之一。
對蘭嶼人而言,林投果從果實、樹葉到樹根、樹幹皆具利用價值,其果實可食。
蘭嶼婦女謝美玉說,蘭嶼林投樹約4月至9月結果,早年蘭嶼人沒有繩索可用時,都是取林投果的樹根,製成繩子來吊曬飛魚,其樹幹可作為船屋或田間建材,林投葉則常見在族人置網捕魚時,綁在網上用來趕魚。
謝美玉表示,林投果表面像鳳梨,但是無刺,她幼年到野外遊玩,會尋找熟黃的林投果,「把果實一顆一顆拔下吮咬,很過癮,那就是我們的零嘴!」
謝美玉強調,林投果實富纖維,食用主要吸取汁液;早年母親會將果實一顆顆刷洗乾淨後下鍋入水煮成果汁,父親出海捕魚可飲,小孩就當成消暑飲料喝。
因罐裝冷飲隨手可得,且烹煮耗時,蘭嶼人一度不再煮林投果汁;近幾年隨島上觀光興盛,許多遊客頂著烈陽喊熱,令當地人想起林投果汁的滋味與功效,年輕一輩紛紛向老人家學習烹煮方式,再度成為島上最夯飲品。
台東不採梅 留給遊客DIY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初鹿休閒農業區推廣梅醋DIY體驗,受到不少民眾歡迎。 記者潘俊偉/攝影
分享台東梅子因去年底暖冬,加上今年初強烈冷氣團及大雨不斷,造成台東地區梅子歉收,產量僅剩2成,無法交給工廠,台東地區農會也取消共同運銷作業。
產銷班決定將所有梅子留下,供地方發展梅子DIY休閒農業體驗,吸引更多遊客到初鹿遊玩。
往年3、4月是梅子盛產季節,不管在市場、路邊都能看見梅農們拿著一袋又一袋的梅子兜售,但今年幾乎看不到梅農兜售梅子。
明峰梅子產銷班長廖坤郎表示,今年梅子結果率很不好,往年每棵梅樹大約可產出50台斤左右的梅子,今年頂多只有10台斤,僅僅是往年的2成,歉收情形嚴重,且每顆梅子體型還比往年要小。
廖坤郎說,今年梅子的數量稀少,價錢也不高,近年初鹿休閒農業區推廣製梅DIY體驗有成,每年大約可使用5到7萬台斤。
產銷班決定把今年的梅子全留下供民眾DIY體驗使用。民眾若要購買或預約脆梅、軟梅、梅醋DIY,可電洽(089)570561。
慈濟健康巡迴車 守護社區長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花蓮報導
因應花蓮縣地理狹長,人口分散,花蓮慈濟醫院推出「社區長者健康促進巡迴車」,除了可以讓醫護人員與志工深入社區、部落的長者家中,還可以讓長者走出家門,前往家中附近的服務據點,與社區志工們互動。
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人口,在2014年已達281萬人,約占總人口12%,花蓮縣由於青年人口外移,老年人口比率攀升到13.75%,比全台平均超出1.75%。
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表示,醫院的任務不只是看病,更希望大家不要生病,為了落實「健康促進」,慈濟推出健康促進巡迴車,除了可以讓醫護人員與志工深入社區、部落的長者家中,更重要是可以把長者接到就近的服務據點。
花蓮慈院輕安居團隊初步規劃,將在花蓮縣北、中、南區,目前現有的26個社區長者共餐據點做為出發點,由醫護專業進行培訓與帶動,加上在地社區志工的人力與親近性,推動樂齡走動式據點服務,減少高齡長者獨居家中。
今年80歲的老翁施日在家幾乎都不說話,去年8月開始來到鳳林樂智學堂,到如今每個星期花蓮慈院輕安居團隊與慈濟志工都會到家裡接他們,經身體活動與大腦運動訓練後,身體越來越有力氣,表達能力也好很多。
輕安居護理長張幸齡表示,在各個走動式據點施行的不只是陪伴與關懷,還包含失智篩檢、身體體適能的評估以及各種衛教宣導,希望透過醫護人員以及受訓過的志工,共同用專業來守護社區裡的長者。
留住師資 南澳將遴選教保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南澳報導
南澳鄉之前因為沒有舉辦幼教人員遴選,幼兒園教保員以臨時人員任用,一度遭代表會砍除人事預算,幼兒園差點被迫停招停課,師資不穩定,連帶影響年度評鑑未通過;鄉公所下個月將舉辦教保員遴選,盼能提升專業,留住師資。
南澳鄉立幼兒園共有南澳、碧侯、澳花、金岳、武塔、金洋等六所分校,約有15名幼兒園老師,其中半數畢業於大專院校幼保系,擁有教保員資格,但鄉公所長年沒有舉辦幼教人員遴選,僅以一般臨時人員聘用,每個月薪資約2萬3000元。
鄉民代表會批評鄉公所未辦理公開遴選,主張把幼兒園人事費預算從正常的一年一審,改為分兩階段、上下半年度審議,以致幼兒園老師擔心一旦預算未過,工作不保,陸續辭職,影響學生學習,幼兒園的評鑑成績也沒過關。
鄉長薛秋花決定今年起辦理幼教人員遴選,將比照《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3歲幼兒班級師生比1:8、3歲至入小學前幼兒班級師生比1:15為原則,選出6位教保員,薪資由縣府支付。
薛秋花表示,希望遴選正式教保員之後,能帶給幼兒園更優質的教學品質,讓真正對教育有熱誠的老師,生活有保障,繼續教學。
師生清塗鴉 頭城地下道變乾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頭城報導
宜蘭縣頭城火車站的地下道,遭人在牆壁亂塗鴉,甚至還寫髒話,頭城人文國中小師生、家長昨天主動將牆上的塗鴉清洗乾淨,地下道環境煥然一新,鎮長曹乾舜邀請師生在地下道的牆面創作彩繪。
這群熱心的師生和家長約75人帶了家裡的清掃工具,來到頭城火車站地下道,捲起衣袖,有的掃地清理排水溝,有的拿起刷子,刷洗牆上的塗鴉,他們都是頭城人文國中小四年級和五年級啟蒙班群的學生,經常走頭城火車站地下道搭車回家,看到牆上亂七八糟的塗鴉,還有人寫髒話,地下道的環境很差。
經師生共同討論,師生決定自發性的前往地下道清掃,鎮公所並出動清潔隊員協助,由薛淑娟及謝雨蓉老師帶領,不到中午牆面和地面都清理乾淨,地下道煥然一新。
「看到環境變乾淨,很高興!」四年級學生吳圻均說,非常有成就感。帶隊的薛淑娟老師表示,這學期啟蒙班群的學習主題精神是「敬天地、惜萬物、愛眾生」,因此希望透過公益活動的投入,還有親子的陪伴,將理念延伸至生活,第一階段進行環境整理,第二階段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協助公共設施加以美化,讓它變成一個大家喜歡親近的空間。
曹乾舜說,未來會邀請學生創作彩繪,讓地下道成為一個充滿藝術人文的友善空間。
蘭女校友回娘家 跳晚舞憶傳統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戴永華/宜蘭報導
蘭陽女中於校慶前夕舉辦校友回娘家,校友與學妹在操場手牽手一起跳晚舞。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蘭陽女中慶祝創校78年,校方選在校慶前夕舉辦「校友回娘家」,邀請聲樂家簡文秀回母校舉辦講座,與學妹分享校園回憶,並首度號召百名在校生、校友齊跳晚舞,象徵世代傳承,要把蘭女校友的共同回憶持續流傳下去。
蘭陽女中昨天舉辦「校友回娘家」活動,為16日校慶活動提前暖場,聲樂家簡文秀也是畢業校友,昨天特別受邀穿著藍色制服演講,她提到求學時期家裡貧困,但是以就讀蘭女為榮,尤其穿上「藍衫」,讓父親、讓她都感到光榮。
現在的簡文秀日常生活仍然很念舊,而且經常出錢出力,幫助弱勢,熱心公益,昨天演講除了給大家CD外,還當場高歌一曲「思慕的人」,迷倒全場,吸引學妹們爭相拍照。
蘭陽女中創校流傳至今晚舞,是不少蘭女人的校園記憶,昨天在校友會號召下首度舉辦在校生、校友齊跳晚舞,校友紛紛穿起蘭女校服,跟著音樂節奏搭起手跳舞,場面壯觀。
校長曾壁光表示,蘭女學生每周會有1至2次在第七節下課,跨年級一起跳類似土風舞的舞蹈聯繫情誼,因都在傍晚時候跳,所以取名為「晚舞」,是蘭女歷史悠久的傳統,未來每年校慶前一周會舉辦校友日,邀請校友回娘家跳晚舞,回味年輕時的校園回憶。
昨天中午時分,眾人在操場圓圈跳晚舞,大家欲罷不能,跳完晚舞,還加碼兩首歌曲,學生也趁機向學姊請益,相約明年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南澳報導
南澳鄉武塔國小因學校人數不到49人,面臨裁併命運,校方另尋他法,盼縣府成立國小附設幼兒園,採混齡教學方式,發展地方特色。宜蘭縣政府教育處請校方在7月底前提出計畫書後決議,如果順利通過,將成為縣內第一所實施跨年級混齡編班學校。
南澳鄉武塔國小全校只有30名學生,是全縣人數最少的學校,宜蘭縣教育處有意將其裁併,但地方人士及校方急尋出路,教育處長文超順上周前往武塔國小,與鄉長、村長和家長會長討論併校議題,雙方初步達成共識,暫時保留武塔國小,並評估成立附設幼兒園的可能性。
「希望將孩子留在原鄉!」鄉長薛秋花說,該校保留了完整的部落文化,學生定期尋訪老武塔部落、聽耆老說故事、學習製作陷阱等,如果併校將流失原民文化,盼將來能與幼兒園資源整併,讓泰雅文化往下傳承扎根。
家長會長韋建福表示,如果裁併,孩子要到金洋或南澳等地就讀,通勤近半小時,加上走蘇花公路,交通危險;也有家長擔憂,混齡編班後要如何上課、怎麼選擇教材?都是一大難題,會不會造成學習困難。
校長白淑淓表示,目前體育和生活課均採混齡教學,成效不錯,希望能擴及到幼兒園和國小低年級,初步規劃是基本學科維持原樣,其他原住民文化課程混齡編班上課,上一些狩獵與泰雅故事等內容,再視情況逐年調整。
文超順表示,成立附設幼兒園後,若經費許可,可以把鄰近的金洋、金岳等幼兒園也納入整併,營造便利學區,提升幼兒園和國小間的銜接關係。因目前縣內無前例可循,縣教育處近期會到外縣市參訪,並與教育部討論執行方式,預計最快106學年度、明年9月上路。
夜裡撈小卷 八斗子漁燈如日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基隆報導
漁船開啟水下燈,為的是將趨光性生物聚集到船下的網子中。 船家杜政圭/提供
分享氣溫回暖,基隆八斗子港漁民也正暖身,掛著上百盞白熾燈的集魚燈火漁船接連出港捕撈小卷;海際夜幕,一叢叢白光打亮,就像耀眼日出。
八斗子港是全台小卷產量最多的港口,漁民在4月中旬出海,前往北方三島或沖繩周邊海域捕撈小卷,捕到10月休漁,每一回出海約3周。
燈火點點,是八斗子港特色,利用生物趨光性捕撈小卷,船身上懸掛百餘盞上千瓦白熾燈,每盞燈都有專屬發電機,耗油量大,若一艘船的集魚燈全數亮起時,「會比一整個夜市還要亮」。
漁民選定漁場時,會先開啟船上的「水上燈」,將小卷群由遠而近吸引過來,等到小卷靠近,關掉水上燈,改開水下燈,誘使小卷「飛蛾撲火」更聚集。
當船底下都是閃動的亮光時,表示小卷已經聚集夠了,最後一招,關掉水下燈,只剩下一盞擺在網中央的水中燈,此時小卷自投羅網,游進船下的大網中,船長依照經驗判斷豐收,一聲令下「收網」,滿滿晶瑩透亮的小卷便全部成為「囊中物」。
整套漁法Run一遍,漁燈開關閃閃爍爍,宛如一場精采燈光秀,八斗子漁家第二代杜政圭說,這是先人的智慧,傳承數十年,撐起八斗子歷史悠久漁貨產業。
「設備全都檢查完畢合格,就等外籍漁工回歸,到齊就可以出海啦!」在八斗子跑船近40年的華國129號杜政圭船長說,小卷漁季只在夏天,錯過時機,再努力都捕不到,他等漁工到齊就要出海了。
燈火漁船眉角多 滿月前後忌出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基隆報導
燈火漁船可說是八斗子港特有的風景,一艘艘接力出航宛如一場海上嘉年華,但漁民說,這場嘉年華有不少須牢記的「眉角」,尤其月圓前後更是出海「大忌」。
「怕月光太亮,魚靠不過來啦!」原以為是老一輩漁民相傳的特別禁忌,其實只是因為漁船怕被月亮「搶走風采」,導致燈火漁船無法集魚,白費功夫出海,八斗子船家杜政圭說,農曆月中滿月前後日子,漁民會習慣靠港休養生息、補充物資,把大海舞台留給月亮,等月缺才出海。
同樣道理,如果其他燈火漁船靠近,兩艘船同時開燈集魚,互搶漁場,會兩敗俱傷、兩邊都捕不到魚,因此杜政圭說,通常看到一艘燈火船點燈,懂行規的他船會禮讓性隔著數海浬下錨,捕小卷的漁船是孤獨的,「汪洋大海只能有一條船。」
大型漁船出海一趟耗時十來天,人力物力所費不貲,加上須點亮集魚燈火,油料要上百萬,因此燈火漁船出海前必須確實量測水溫、觀察海象海況,精準下錨,若是貿然出海,捕到魚之前物資用罄,一切就血本無歸。
討海人看天吃飯,但也得「萬事俱備」,才有本向上天求「東風」。位於漁村內的度天宮是八斗子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供奉媽祖(天上聖母)、水仙尊王和關聖帝君,八斗子的漁船不論大小,都會在船上懸掛一隻黃底紅字的三角旗,上頭寫著天上聖母、平安滿載字樣。
漁民說,脫離我國領海來到在茫茫大海中,可能遇到各式各樣漁船,和不同國籍的漁工打照面,但只要看到熟悉的黃旗飄搖,就知道是基隆八斗子的燈火船,來自同個漁港,格外親切。
千人浴佛大典 信眾同霑法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千人浴佛大典,現場莊嚴盛大。 記者范振和/攝影
分享花蓮縣佛教會昨天上午在明義國小活動中心推出「釋迦牟尼2560年佛誕─護國息災千人浴佛大典」,上千信眾前往同霑法喜,場面莊嚴。
莊嚴殊勝的佛誕盛典,由佛教會三師,前理事長覺光法師、會參法師、會果法師主持,縣長傅崐萁、立委徐榛蔚等多人參與。擔任大會主席的理事長地皎法師說,外浴太子、內浴自心,即是去除貪瞋痴,勤修戒定慧,同時浴佛有祈福消災、增長福慧的功德。
地皎法師強調,如果人人能放下我執,淨化無明煩惱,當下能感受到身心的清涼與自在,應把佛陀慈悲的精神落實行動上,增長慈悲與智慧,這才是浴佛的真意。
傅崐萁表示,他皈依佛陀座下20餘年來,感念法師及佛友長期為淨化人心所做的努力與奉獻,企盼貢獻一己之力,為花蓮鄉親帶來繁榮、幸福。
他說,縣府正積極爭取花東基金補助1億元,辦理「花蓮縣果菜批發市場跨域結合發展計畫」,興建占地1250坪的產銷空間,設法提升在地農特產質量。
他憂心陸客減縮影響在地觀光產業發展,日前飛往北京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獲得允諾,政黨輪替後,仍將持續支持花東地區觀光發展與交流,保住花蓮主要的經濟命脈。
隨後,在佛寶唱頌聲中,信眾向佛陀行三問訊禮,接著信眾井然有序地排隊,舀起一杓杓甘露香湯灌沐佛身,象徵洗滌自性佛心。
蘭嶼林投果汁 盛夏最夯飲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盛夏到蘭嶼必飲林投果汁,對遊客是一種特殊的體驗。 記者李蕙君/攝影
分享盛夏旅行蘭嶼,必來一杯清涼降火的林投果汁!微甜微甘的口感,不僅喚起當地人的記憶,也成遊客特殊體驗之一。
對蘭嶼人而言,林投果從果實、樹葉到樹根、樹幹皆具利用價值,其果實可食。
蘭嶼婦女謝美玉說,蘭嶼林投樹約4月至9月結果,早年蘭嶼人沒有繩索可用時,都是取林投果的樹根,製成繩子來吊曬飛魚,其樹幹可作為船屋或田間建材,林投葉則常見在族人置網捕魚時,綁在網上用來趕魚。
謝美玉表示,林投果表面像鳳梨,但是無刺,她幼年到野外遊玩,會尋找熟黃的林投果,「把果實一顆一顆拔下吮咬,很過癮,那就是我們的零嘴!」
謝美玉強調,林投果實富纖維,食用主要吸取汁液;早年母親會將果實一顆顆刷洗乾淨後下鍋入水煮成果汁,父親出海捕魚可飲,小孩就當成消暑飲料喝。
因罐裝冷飲隨手可得,且烹煮耗時,蘭嶼人一度不再煮林投果汁;近幾年隨島上觀光興盛,許多遊客頂著烈陽喊熱,令當地人想起林投果汁的滋味與功效,年輕一輩紛紛向老人家學習烹煮方式,再度成為島上最夯飲品。
台東不採梅 留給遊客DIY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初鹿休閒農業區推廣梅醋DIY體驗,受到不少民眾歡迎。 記者潘俊偉/攝影
分享台東梅子因去年底暖冬,加上今年初強烈冷氣團及大雨不斷,造成台東地區梅子歉收,產量僅剩2成,無法交給工廠,台東地區農會也取消共同運銷作業。
產銷班決定將所有梅子留下,供地方發展梅子DIY休閒農業體驗,吸引更多遊客到初鹿遊玩。
往年3、4月是梅子盛產季節,不管在市場、路邊都能看見梅農們拿著一袋又一袋的梅子兜售,但今年幾乎看不到梅農兜售梅子。
明峰梅子產銷班長廖坤郎表示,今年梅子結果率很不好,往年每棵梅樹大約可產出50台斤左右的梅子,今年頂多只有10台斤,僅僅是往年的2成,歉收情形嚴重,且每顆梅子體型還比往年要小。
廖坤郎說,今年梅子的數量稀少,價錢也不高,近年初鹿休閒農業區推廣製梅DIY體驗有成,每年大約可使用5到7萬台斤。
產銷班決定把今年的梅子全留下供民眾DIY體驗使用。民眾若要購買或預約脆梅、軟梅、梅醋DIY,可電洽(089)570561。
慈濟健康巡迴車 守護社區長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游婉琪/花蓮報導
因應花蓮縣地理狹長,人口分散,花蓮慈濟醫院推出「社區長者健康促進巡迴車」,除了可以讓醫護人員與志工深入社區、部落的長者家中,還可以讓長者走出家門,前往家中附近的服務據點,與社區志工們互動。
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人口,在2014年已達281萬人,約占總人口12%,花蓮縣由於青年人口外移,老年人口比率攀升到13.75%,比全台平均超出1.75%。
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表示,醫院的任務不只是看病,更希望大家不要生病,為了落實「健康促進」,慈濟推出健康促進巡迴車,除了可以讓醫護人員與志工深入社區、部落的長者家中,更重要是可以把長者接到就近的服務據點。
花蓮慈院輕安居團隊初步規劃,將在花蓮縣北、中、南區,目前現有的26個社區長者共餐據點做為出發點,由醫護專業進行培訓與帶動,加上在地社區志工的人力與親近性,推動樂齡走動式據點服務,減少高齡長者獨居家中。
今年80歲的老翁施日在家幾乎都不說話,去年8月開始來到鳳林樂智學堂,到如今每個星期花蓮慈院輕安居團隊與慈濟志工都會到家裡接他們,經身體活動與大腦運動訓練後,身體越來越有力氣,表達能力也好很多。
輕安居護理長張幸齡表示,在各個走動式據點施行的不只是陪伴與關懷,還包含失智篩檢、身體體適能的評估以及各種衛教宣導,希望透過醫護人員以及受訓過的志工,共同用專業來守護社區裡的長者。
留住師資 南澳將遴選教保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南澳報導
南澳鄉之前因為沒有舉辦幼教人員遴選,幼兒園教保員以臨時人員任用,一度遭代表會砍除人事預算,幼兒園差點被迫停招停課,師資不穩定,連帶影響年度評鑑未通過;鄉公所下個月將舉辦教保員遴選,盼能提升專業,留住師資。
南澳鄉立幼兒園共有南澳、碧侯、澳花、金岳、武塔、金洋等六所分校,約有15名幼兒園老師,其中半數畢業於大專院校幼保系,擁有教保員資格,但鄉公所長年沒有舉辦幼教人員遴選,僅以一般臨時人員聘用,每個月薪資約2萬3000元。
鄉民代表會批評鄉公所未辦理公開遴選,主張把幼兒園人事費預算從正常的一年一審,改為分兩階段、上下半年度審議,以致幼兒園老師擔心一旦預算未過,工作不保,陸續辭職,影響學生學習,幼兒園的評鑑成績也沒過關。
鄉長薛秋花決定今年起辦理幼教人員遴選,將比照《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3歲幼兒班級師生比1:8、3歲至入小學前幼兒班級師生比1:15為原則,選出6位教保員,薪資由縣府支付。
薛秋花表示,希望遴選正式教保員之後,能帶給幼兒園更優質的教學品質,讓真正對教育有熱誠的老師,生活有保障,繼續教學。
師生清塗鴉 頭城地下道變乾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頭城報導
宜蘭縣頭城火車站的地下道,遭人在牆壁亂塗鴉,甚至還寫髒話,頭城人文國中小師生、家長昨天主動將牆上的塗鴉清洗乾淨,地下道環境煥然一新,鎮長曹乾舜邀請師生在地下道的牆面創作彩繪。
這群熱心的師生和家長約75人帶了家裡的清掃工具,來到頭城火車站地下道,捲起衣袖,有的掃地清理排水溝,有的拿起刷子,刷洗牆上的塗鴉,他們都是頭城人文國中小四年級和五年級啟蒙班群的學生,經常走頭城火車站地下道搭車回家,看到牆上亂七八糟的塗鴉,還有人寫髒話,地下道的環境很差。
經師生共同討論,師生決定自發性的前往地下道清掃,鎮公所並出動清潔隊員協助,由薛淑娟及謝雨蓉老師帶領,不到中午牆面和地面都清理乾淨,地下道煥然一新。
「看到環境變乾淨,很高興!」四年級學生吳圻均說,非常有成就感。帶隊的薛淑娟老師表示,這學期啟蒙班群的學習主題精神是「敬天地、惜萬物、愛眾生」,因此希望透過公益活動的投入,還有親子的陪伴,將理念延伸至生活,第一階段進行環境整理,第二階段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協助公共設施加以美化,讓它變成一個大家喜歡親近的空間。
曹乾舜說,未來會邀請學生創作彩繪,讓地下道成為一個充滿藝術人文的友善空間。
蘭女校友回娘家 跳晚舞憶傳統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1 04:10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戴永華/宜蘭報導
蘭陽女中於校慶前夕舉辦校友回娘家,校友與學妹在操場手牽手一起跳晚舞。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蘭陽女中慶祝創校78年,校方選在校慶前夕舉辦「校友回娘家」,邀請聲樂家簡文秀回母校舉辦講座,與學妹分享校園回憶,並首度號召百名在校生、校友齊跳晚舞,象徵世代傳承,要把蘭女校友的共同回憶持續流傳下去。
蘭陽女中昨天舉辦「校友回娘家」活動,為16日校慶活動提前暖場,聲樂家簡文秀也是畢業校友,昨天特別受邀穿著藍色制服演講,她提到求學時期家裡貧困,但是以就讀蘭女為榮,尤其穿上「藍衫」,讓父親、讓她都感到光榮。
現在的簡文秀日常生活仍然很念舊,而且經常出錢出力,幫助弱勢,熱心公益,昨天演講除了給大家CD外,還當場高歌一曲「思慕的人」,迷倒全場,吸引學妹們爭相拍照。
蘭陽女中創校流傳至今晚舞,是不少蘭女人的校園記憶,昨天在校友會號召下首度舉辦在校生、校友齊跳晚舞,校友紛紛穿起蘭女校服,跟著音樂節奏搭起手跳舞,場面壯觀。
校長曾壁光表示,蘭女學生每周會有1至2次在第七節下課,跨年級一起跳類似土風舞的舞蹈聯繫情誼,因都在傍晚時候跳,所以取名為「晚舞」,是蘭女歷史悠久的傳統,未來每年校慶前一周會舉辦校友日,邀請校友回娘家跳晚舞,回味年輕時的校園回憶。
昨天中午時分,眾人在操場圓圈跳晚舞,大家欲罷不能,跳完晚舞,還加碼兩首歌曲,學生也趁機向學姊請益,相約明年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