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職場新地圖 解救悶勞工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3-29 01:5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本月初,新版勞基法通過看似讓喧騰年餘的爭議落幕,但對改善低薪環境的效益有限已是可預期的事,一如2001年後藍綠政府積極推動的各項勞動法規修改,意欲解決低薪問題般徒勞。
若不論複雜的政治因素,單就政策方向對錯與執行力高低進行評估,不難發現問題癥結就在於政府沒察覺新地圖──由網絡平台建構的市場與商業模式(Networked Marketplace Platforms)已出現,還緊抱過時、以製造業為主的舊地圖規劃勞動政策,致使政策方向屢有偏誤,低薪問題自然無法改善。
平心而論,過往專家學者建議政府應鼓勵能創造高薪工作的產業發展、減少非典型就業並控制移工數量、提高最低薪資及更嚴格的勞動法規等,均屬改善低薪問題的解方,也確實讓上世紀中葉後的台灣能在多次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多樣化過程中,既保持了就業穩定、生產力有效提升,亦使薪資分配變得較公平,社會更為安定。
但隨著人口老化等社會結構變遷加劇,使總需求成長變得不穩,廠商遂更重視生產的效率性,如採取將技術門檻不高的例行性工作大量外包或增聘機動性雇員等作法,達到降低勞動成本的目的;再加上自動化與數位化時代相繼來臨,並催生出平台經濟模式,導致政府雖致力扶植一些高附加價值且高成長潛力的產業,也難逆轉製造業再無法大量創造就業的事實,使提高生產力帶動薪資上漲的管道,不如過往暢通。當前企業甚至可利用電腦演算法排班,讓其在符合勞動法規下,不斷極小化機動性雇員的薪酬,進而深化台灣勞動市場的低薪結構。
對此,歐萊禮(T. O’Reilly)等市場趨勢觀察家認為,透過資訊平台可提高非典型就業的供給及效率,機動性雇員也可由隸屬某特定公司且賺取微薄薪資的宿命,轉為服務多重客群的獨立合約工作者(independent contractors,或可稱自雇者),並藉由較完善的資訊平台基礎建設及相關市場機制,找回工作自主性及獲得合理的報酬。
可惜的是,這種讓勞動市場供給與需求更具有效率,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作法,在當前台灣勞動法規仍對全時、部分工時工作者與自雇者等不同僱用型態有「差別待遇」,以及未建置暢通的資訊管道與平台下,反而可能加大勞動市場的扭曲。若自雇者增加或將使具有相關優勢的企業,透過監管落差套利。就像Uber這種資訊平台看似強化了從業勞工的生產力,也提供良好的客戶體驗,但其擁有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制度的扭曲,以至於無須如傳統企業般擔起與員工分攤風險的責任。如果這種扭曲被放大,更易讓社會變得無效率。
若想打破這樣的扭曲,就必須在擁抱新地圖的同時,也重塑當代社會安全網。尤其是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社會安全網(含稅制、勞健保及相關補助、退休金、人口及教育政策等),均根植上個世紀中葉後的製造業經濟、中產階級經濟樣態,與被平台經濟所改寫的新商業模式地圖相扞格,造成廠商缺乏將勞工視為資產,且提升薪資與福利的誘因,也讓勞工為保有應得的社會安全網權利,被綁定在生產力與薪酬未必對等的工作上,使勞動市場充斥追求小確幸的氛圍,勞工「久悶難癒」。長久下來,勞動活力遭到嚴重扼殺,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跟不上新地圖的思路與腳步,低薪便成為難以擺脫的夢魘。
要言之,過去十幾年的台灣勞動政策,多產製於執政者對經濟環境錯誤認知下,亦無視於經濟活動與僱傭關係有不同詮釋的可能,遑論思考新地圖對勞動市場的健全發展,與揚棄以僵化的勞動法規保護「受雇者」,轉由協力打造更透明的資訊平台與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引導部分勞工轉成獨立的自雇者。因此,蔡政府若真想實現「勞工是心裡最軟一塊」的承諾,就該從打開視野,好好正視新地圖做起。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3-29 01:5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本月初,新版勞基法通過看似讓喧騰年餘的爭議落幕,但對改善低薪環境的效益有限已是可預期的事,一如2001年後藍綠政府積極推動的各項勞動法規修改,意欲解決低薪問題般徒勞。
若不論複雜的政治因素,單就政策方向對錯與執行力高低進行評估,不難發現問題癥結就在於政府沒察覺新地圖──由網絡平台建構的市場與商業模式(Networked Marketplace Platforms)已出現,還緊抱過時、以製造業為主的舊地圖規劃勞動政策,致使政策方向屢有偏誤,低薪問題自然無法改善。
平心而論,過往專家學者建議政府應鼓勵能創造高薪工作的產業發展、減少非典型就業並控制移工數量、提高最低薪資及更嚴格的勞動法規等,均屬改善低薪問題的解方,也確實讓上世紀中葉後的台灣能在多次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多樣化過程中,既保持了就業穩定、生產力有效提升,亦使薪資分配變得較公平,社會更為安定。
但隨著人口老化等社會結構變遷加劇,使總需求成長變得不穩,廠商遂更重視生產的效率性,如採取將技術門檻不高的例行性工作大量外包或增聘機動性雇員等作法,達到降低勞動成本的目的;再加上自動化與數位化時代相繼來臨,並催生出平台經濟模式,導致政府雖致力扶植一些高附加價值且高成長潛力的產業,也難逆轉製造業再無法大量創造就業的事實,使提高生產力帶動薪資上漲的管道,不如過往暢通。當前企業甚至可利用電腦演算法排班,讓其在符合勞動法規下,不斷極小化機動性雇員的薪酬,進而深化台灣勞動市場的低薪結構。
對此,歐萊禮(T. O’Reilly)等市場趨勢觀察家認為,透過資訊平台可提高非典型就業的供給及效率,機動性雇員也可由隸屬某特定公司且賺取微薄薪資的宿命,轉為服務多重客群的獨立合約工作者(independent contractors,或可稱自雇者),並藉由較完善的資訊平台基礎建設及相關市場機制,找回工作自主性及獲得合理的報酬。
可惜的是,這種讓勞動市場供給與需求更具有效率,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作法,在當前台灣勞動法規仍對全時、部分工時工作者與自雇者等不同僱用型態有「差別待遇」,以及未建置暢通的資訊管道與平台下,反而可能加大勞動市場的扭曲。若自雇者增加或將使具有相關優勢的企業,透過監管落差套利。就像Uber這種資訊平台看似強化了從業勞工的生產力,也提供良好的客戶體驗,但其擁有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制度的扭曲,以至於無須如傳統企業般擔起與員工分攤風險的責任。如果這種扭曲被放大,更易讓社會變得無效率。
若想打破這樣的扭曲,就必須在擁抱新地圖的同時,也重塑當代社會安全網。尤其是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社會安全網(含稅制、勞健保及相關補助、退休金、人口及教育政策等),均根植上個世紀中葉後的製造業經濟、中產階級經濟樣態,與被平台經濟所改寫的新商業模式地圖相扞格,造成廠商缺乏將勞工視為資產,且提升薪資與福利的誘因,也讓勞工為保有應得的社會安全網權利,被綁定在生產力與薪酬未必對等的工作上,使勞動市場充斥追求小確幸的氛圍,勞工「久悶難癒」。長久下來,勞動活力遭到嚴重扼殺,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跟不上新地圖的思路與腳步,低薪便成為難以擺脫的夢魘。
要言之,過去十幾年的台灣勞動政策,多產製於執政者對經濟環境錯誤認知下,亦無視於經濟活動與僱傭關係有不同詮釋的可能,遑論思考新地圖對勞動市場的健全發展,與揚棄以僵化的勞動法規保護「受雇者」,轉由協力打造更透明的資訊平台與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引導部分勞工轉成獨立的自雇者。因此,蔡政府若真想實現「勞工是心裡最軟一塊」的承諾,就該從打開視野,好好正視新地圖做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