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 先改善對立與誤解環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29 02:23 聯合報 桂宏誠/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就年金改革議題拜會考試院長伍錦霖後,日前再就此議題拜訪考試院前院長關中,讓社會大眾感受到未來新政府的改革決心,甚至還傳出新政府上台後,將在一年內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新政府有此決心值得鼓勵,相信不久後朝野地位互換後,過去推動改革時所遭遇的政治干擾,也應可減緩不少。然而,過去因政治干擾強化了社會對立與對相關制度的誤解,卻是新政府未來首須改善的改革環境。
目前仍有不少人弄不清「軍公教退休金」、「公教保險養老金」、「勞工保險年金」和「勞工退休金」是四套體系,其雖皆被視為「年金制度」的構成,但各自設置目的卻未盡相同。對軍公教來說,「月退休所得」是指「月退休金」加上「公保養老給付優存十八趴的利息」,而「月退休金」應該還包括了舊制年資未滿十五年,另按該種年資不同給予一定比例計算的「退休補償金」。類此規定,可能讓軍公教還未到退休時,也未必了解與容易預估相對精確的「退休所得替代率」。
不久前民意論壇兩篇投書,對於所得替代率是否可能超過百分之百有所爭議。一方以教育部人事處主管科長的「證言」,指摘超過百分百之說為「造謠」。另一方則主張所得替代率的計算,應先扣除任職時按月扣繳的退撫提撥金、公保和健保保費及所得稅等,而以得支配的「淨所得」為基礎,如此計算的所得替代率就會比現行以「毛所得」為基礎的計算方式還要高。
此外,財政部長張盛和稱其國中老師退休的妻子,月退休所得比沒退休時還高,也被視為一種謠言。其實就按月領退休金者而言,由於月退休金亦隨著現職人員調薪而調高,若已退休一段時日,有可能比退休前最後在職薪資為高,但仍低於現在在職同等級人員薪資。然而,這種情形是否就能認定為退休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包括上述的投書內容,皆為對計算基礎認知上的差距,應進一步釐清。
至於考試院網頁資料上確實有退休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百的可能,而其原因是對舊制年資接近十五年,退休年資達卅五年者,在新舊制銜接時對可能發生的權益失衡,另設計的「退休補償金」制度有所失誤,造成這幾年即將退休的部分戰後嬰兒潮世代,有可能光是退休所領的月退休金,就超過了在職時的薪俸。這類制度銜接上設計上的失誤,其實不必過度凸顯而被誤為通案,更不該被操作成行業別對立。
不過,目前軍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與外國相較,確實也偏高,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及老齡化社會的衝擊,「砍錢」與重分配是不得已的選擇,必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反彈。尤其在改革過程中,如何避免社會與世代對立?正考驗著選舉中大獲全勝的新政府。
公告版位
- Mar 29 Tue 2016 22:00
年金改革 先改善對立與誤解環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