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見台灣」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3 02:20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罹難,各界不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罹難,各界不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齊柏林墜機身亡,舉國震驚,更是台灣的一大損失。各界都以不同的方式向齊導致敬,贊助企業也願意繼續出資,尋覓適當人選接手完成齊導的遺願。齊柏林雖然遠去,但他帶給台灣的正面價值,可望延續下去。
不幸的是,也有人利用這起悲劇,大秀人性的醜陋。網路上,有人利用齊柏林「外省第二代」的身分大作文章,撩撥族群問題;更有人在真相未明之際大談「被意外」的陰謀論,甚至逐一點名可能的「凶手」。

最誇張的,是政務委員張景森,竟藉齊導之死對與他意見不同的政治人物進行攻擊,甚至批評「為什麼這種水準的無良政黨可以在台灣生存?」這顯與個人的好惡無關,只是在消費齊柏林之死,以偷渡自己的政治主張,進行人身攻擊。人性的醜陋,真是可以無下限。

這些現象所反映的社會陰暗面,正是這些年來台灣在許多議題上紛擾不休、徒自內耗的根源。說得多、做得少;批評多、建議少;撕裂多、合作少;想像多,求證少;惡意飽滿,善意匱乏。也因此,台灣政治經濟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後退。

齊柏林的「看見台灣」,除展現台灣之美,也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環保問題,讓人們看到國土的破碎。齊導雖未能完成「看見台灣II」,他身殉山河,也讓大家看到了人性的美麗和醜陋。讓美好的繼續傳遞,讓醜陋的消失,是齊導拍攝台灣的初衷,也正是大家應該追求的願景。

柏林﹒看見台灣﹒張景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