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 上到變國文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7 02:41 聯合報 孫連成/高中教師(台北市)

十二年國教上路已屆兩年,爭議不斷。二○一四年有幸教到十二年國教第一屆「白老鼠」,文史程度及閱讀素養和預期似乎頗有落差,歷史課往往上到一半變成國文課,課綱疑似宰制了孩子的視野和思考。

講到鄭成功「天不假年」時,學生如墜五里霧中;回答「一將功成萬骨○」時,答案千奇百怪,就是想不到「枯」字。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因學生陌生得很,難起共鳴。某次上到阿富汗,順帶簡介卡勒德.胡賽尼系列小說《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遠山的回音》,學生聽都沒聽過。

某次上課我不小心「落」了數句成語,諸如「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鐘鼎山林,各有天性(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台下反應如鴨子聽雷。

但現代成語就沒問題了嗎,也不盡然。有一回上課不小心蹦出「劣幣驅逐良幣」,台下紛紛要求我解釋,就連全年級屢奪類組第一名的同學亦然,多少映現了平日閱讀口味的囿限。

即使升上高二,表現仍不盡如人意。就我三個班級的隨機抽樣,講到但丁神曲,問同學是否有人看過丹.布朗的《地獄》,現場氣氛尷尬到不行。問商鞅變法徙木示「○(信)」應填何字,「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又是何字,台下都一片靜默。3C產品當道,文史出版社和書店書街吹起熄燈號,低頭族賠上的,或許不只是視力吧。

據柯華葳《教出閱讀力2》調查,台灣學生「每天」獨自閱讀的百分比,低於香港或國際平均,而「沒有」獨自閱讀的百分比又遠高於國際平均。若老師家長能多鼓勵和引導孩子閱讀和思考,或許能跳開課綱的泥淖和教材的視野囿限,翱翔於更寬廣的知識大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