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令人震驚! 逾3分之1美國人不工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編譯鄧媛/綜合5日電


(情境圖)從2014年以來,有35%的美國人不工作。 圖/Ingimage
分享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恢復,就業率逐漸上升,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在工作的美國人比率應該有所上升,但事實卻恰好相反,從2014年以來,有35%的美國人不工作,而十年前的這個比率為31.3%。
三分之一以上美國人不工作的數據來自於聯邦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導,失業率的統計包括那些沒工作但是在找工作的人,這和那些沒工作卻也不找工作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由於經濟蕭條已經遠去,不工作美國人數量的增加確實讓人感到驚訝。聯邦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4年有7050萬16歲以上的美國人不工作,到2014年,這個數據增長到了8740萬人。

「嬰兒潮」(Baby Boomer)一代的人從2011年開始退休,這也許可以解釋不工作美國人數量的增長,但是不僅是「嬰兒潮」開始退休,很多年紀輕的一代人也宣稱他們已經退休了。在2004年,有4萬8000名年紀在20歲到24歲的年輕人稱他們已經退休,到2014年增加到13萬2000人。

當然這些宣稱退休的年輕人中,不排除那些超級富豪的小孩和那些在各個領域一夜暴富的年輕人。但是基於他們的年齡還小,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應該還是會重新開始工作。

另一個不工作美國人數量增長的原因,是疾病和殘疾的增加,2014年有1630萬美國人表示自己是因為健康問題不能工作,十年前,有相同情況的美國人為1240萬人。因為健康問題不能工作的最大群體是年齡在55歲到64歲之間的人。

無視強制收容 紐約遊民仍睡街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記者朱澤人/紐約報導


image
遊民5日聚集在艾姆赫斯特地鐵站內避寒。 (記者朱澤人/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儘管州長葛謨的行政命令在5日生效,強制遊民在氣溫冰點以下時必須進入收容所,仍有不少遊民夜間在街頭遊蕩。皇后區華人商家反映,遊民在寒冬照樣睡在門口水果架底部當家,甚至還升火燒櫃,不堪其擾。
葛謨在3日簽署行政令後,市長白思豪立即強調市府員工會提供援助,預防遊民患低溫症死亡。市府5日宣布,從4日夜晚8時至隔日早上8時,已協助97名無家可歸者住入收容所,其中十多人送醫治療,僅一人不願住收容所,被強迫送醫接受精神評估。不過對艾姆赫斯特百老匯街與45大道的華人超市業者,對街公園依舊可見遊民身影,完全未見警察或遊民服務局人員將他們帶至收容所。

在新龍興超市看室外水果攤的曹先生指出,遊民在寒冬天常鑽進水果架底部放箱子處睡覺,甚至大小便,臭氣難聞。有些顧客未查覺架子下有人,被突然冒出頭的遊民嚇壞。不久前還發生遊民拿打火機燒水果架,「應該不是升火取暖,但把架子燒得黑一大塊」。

曹先生表示,附近遊民人數在酷寒天確實有減少,但多半是跑去地鐵站或找其他地方睡,未見遊民服務局人員或警察帶走遊民。他還強調,在公園遊蕩的遊民經常緊盯著商家,趁其不備時偷竊,「有次卸貨工人不注意,遊民把整箱啤酒搬走,被抓到就只說聲『抱歉』,根本沒轍」。

遊民5日除了擠在艾姆赫思特地鐵站入口,公園也可見稀疏幾人。不願具名的西語裔遊民5日表示,他會找遮風處過夜,「收容所太糟了,我才不去」。曼哈坦中城的19歲遊民Antonio Poudreau也稱,他通常睡銀行的取款機封閉空間,有警察來把他趕走,但沒帶他去收容所,只好留在街頭,「如果他們帶我去,我就去,至少比街上好」。

美半數人生活再苦 也要買「大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5日電


蓋洛普公司5日公布的調查顯示,48%的美國人表示沒有足夠的錢買大件商品,包括汽車、家電與家具以及大修房屋,在年收入超過24萬元(美元,下同)的家庭中,沒有財力買大件商品和大修房屋的占16%。

表示有足夠應急資金的家庭,在年收入低於4萬8000元的家庭不到半數,年收入9萬到12萬元的家庭升至四分之三,年收入24萬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是84%。

但半數美國人表示沒有足夠的錢買大件商品,並不意味著半數人是沒錢滿足日常基本生活的需要。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錢買需要的用品,在年收入低於2萬4000元的家庭中,半數人沒錢買需要的物品。在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家庭中,一成人表示沒有沒錢買需要的日常用品。

儘管70%的人稱有錢買需要的日用品,但五分之三的人表示,他們每周減少了開支,其中高收入家庭約占三分之一。

調查結果凸顯美國人在開銷問題上的複雜態度,一方面是多數人表示有足夠的錢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又有幾乎同樣多的人在減少開銷。無論有沒有錢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半數人表示,即使生活艱辛,也要買大件商品和大修房子。

收入水平與財務觀直接有關,在收入超過2萬4000元的家庭中,多數人表示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儘管比重不及年收入逾4萬8000元的家庭。在年收入逾24萬元的家庭中,三分之一表示減少了開支,六分之一表示沒錢買大件和大修房屋。

頒布槍管命令 歐巴馬語塞落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聯合報 華盛頓記者賴昭穎、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五日公布加強槍枝管制行政命令,談及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悲劇時,忍不住哽咽落淚,抬手拭淚。 路透
分享美國總統歐巴馬五日頒布加強槍枝管制的行政命令,他在演說中回顧二○一二年康乃狄克州紐頓鎮桑迪胡克小學命喪槍下的廿名小學生時,一度語塞。歐巴馬低頭略作停頓,抿嘴試圖壓抑情緒,眼淚還是滑落臉頰,他擦去淚水說:「他們只是一年級生,一年級生,每想到這些孩子,就感到憤怒。」
歐巴馬語氣堅定地說:「槍枝遊說團體現在或許挾持得了國會,卻挾持不了美國,我們不必接受這些大屠殺做為自由的代價」。在場者為這番話起立鼓掌致意。

歐巴馬在許多槍擊案受害者家屬及生還者陪同下,於白宮宣布新的槍管措施,如五年前頭部中槍奇跡生還、時任聯邦眾議員的加貝.吉佛斯,兒子死於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知名槍管活躍人士巴頓等,不少人聆聽演說時默默拭淚。

新的槍管措施包括任何人在實體店、網路和槍展販售槍枝都必須取得許可,並對購槍者進行背景調查,否則將面臨刑事起訴;當局擴大人員編制,以敏捷和有效的方式確保現有槍枝安全法律的執行;提供精神病患必要的照顧和協助;發展槍枝安全技術等。

歐巴馬任內相繼發生德州虎德堡、紐約州賓漢姆頓、桑迪胡克小學、加州聖塔芭芭拉、南卡州查爾斯頓、加州聖伯納地諾等地相繼發生槍擊案,規模之大頻率之高,連他自己都痛批「太多了」。

美國憲法第二增修條文規定,「人民持有及攜帶武器之權利不可侵犯」。歐巴馬說,他信奉第二增修條文,但新措施「不是要拿走所有人槍枝的詭計」。

歐巴馬指出,為保護無辜民眾,每個人的自由要有限制,就像大家珍惜隱私權,但也接受搭機前必須通過金屬探測器檢查。但歐巴馬也說,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國會行動。他呼籲美國民眾,要求國會要有足夠勇氣對抗槍枝遊說團體的謊言。

美槍枝交易創新紀錄 去年逾2300萬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編譯孫梁/綜合5日電


在歐巴馬總統決心以行政命令手段推動限槍,包括加強對購槍人的背景調查之際,聯邦調查局(FBI)公布資料顯示,美國2015年對購槍者的背景調查為史上最多,平均每分鐘44次,全年2314萬1970次,打破了2013年近2110萬次的紀錄。

購槍背景調查是通過全國快速犯罪背景調查系統進行,以核查槍店是否有聯邦執照,和買槍人是否有持槍許可。華盛頓時報報導,背景調查可反映美國槍枝銷售的趨勢,但不是每次調查都必然批准售槍。

全國射擊運動基金會估計,在FBI去年的背景調查中,1424萬4240次是槍枝銷售,約占62%,其餘的調查是與隱藏式持槍許可有關。

射擊運動基金會認為,他們的估計不能準確反映槍枝銷售的實際數量,但有助於了解美國槍枝市場的前景。FBI表示,去年對購槍人進行的背景調查,最多的單日紀錄是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為18萬5345次。

但在感恩節後,購槍背景調查猛增的勢頭依然不減,每逢主要購物日都有增加,12月的背景調查創下自1998年開始調查以來的紀錄。

先前的每月背景調查最高紀錄是2012年12月創下的,當時康乃狄克州的珊迪虎克小學爆發槍案,20個兒童和六名成年人被槍殺。報導指出,11和12兩月的購槍背景調查往往較多,但康州槍案後民眾擔憂,政府的限槍措施將使購槍更難。

自1998年以來,FBI在全國快速犯罪背景調查系統,對購槍人進行2億2500萬次背景調查,近130萬次被拒,其中多數是與被調查者的犯罪紀錄有關。

美每年3萬人喪命槍下 管制反應兩極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特約編譯林君彥/綜合5日電

鑑於大規模槍擊事件頻仍,歐巴馬總統5日發布槍械管制行政命令,包括擴大購槍人背景調查等措施,此舉已引起正反兩極反應。全國槍枝協會等擁護槍械權利團體批評政府濫權,而防阻槍械暴力犯罪人士則認為做得還不夠。

安德魯‧戈達的兒子八年前在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中喪生以來,他就致力推動管制槍械立法。5日下午戈達與一些槍擊案受害人家屬和白宮進行會議電話,關注行政命令的內容。

戈達稱讚歐巴馬增加槍械管制局、聯邦調查局人手的作法,但是認為僅是擴大背景調查還不夠。

不過擁護持槍權利團體則抨擊歐巴馬已違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Proactive Firearms Shooter Training會長雷諾茲認為,擴大背景調查增加買槍人負擔,也侵犯公民買賣個人財產的能力。他說:「不論是背景調查或填具文件等等限制,只會影響守法公民,而歹徒照樣為所欲為、不甩這些規定。」

美聯社報導也指出,歐巴馬力拚加強槍枝管制,預料將可遏制網路與槍展場上不受規範的武器買賣,但對杜絕美國再度發生暴力憾事的整體影響恐怕有限,對美國每年約有3萬人死於槍擊事件的影響甚微。

過去十年來的各項研究發現,罪犯持有的槍枝較可能直接來自友人或其他人脈,而不是在槍展或跳蚤市場購得。

全國槍枝協會5日已誓言繼續努力維護憲法賦予美國人擁有槍枝的權利。戈達則說,歐巴馬的計畫是制止槍枝流入非法市場的一步,「它能制止任何人嗎?不會的。它能制止任何人找竅門躲避嗎?不會的。有心人總是會想方設法躲避規定,但這不代表你不去設法降低可能性。」

賓州大學專研暴力防治的教授蘇珊‧索倫森(Susan Sorenson)也說:「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所有問題不會因加強槍管就迎刃而解。」

小學喊「上帝保佑美國」 被投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記者謝哲澍/新澤西州報導


在每天向祖國宣誓效忠(Pledge of Allegiance)之後,以「上帝保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結束,是許多孩子在學校的例行流程。然而新澤西州南部一所學校,近日卻收到美國自由聯盟新澤西分會( New Jersey chapter of the ACLU)的投訴信,要求學校尊重宗教自由,去掉「上帝保佑美國」的宣誓效忠詞。

新州格倫威小學(Glenview Elementary School)近日收到上述組織ACLU的投訴信,指責該校每日宣誓後說「上帝保佑美國」的口號屬「違憲行為」,因為這是「在非宗教場所傳教」,「非常容易對天真、敏感的孩子們造成影響」。

ACLU新州分會主任巴洛卡斯(Ed Barocas)指出,學校的宣誓效忠詞並非學生所創,而是由學校官方撰寫,然後讓學生們每天背誦:「即使是信仰不同的孩子,也每天必須說上帝保佑美國。」

格倫威小學校長薩薩諾(Sam Sassano)認為,學校宣誓詞之後加上「上帝保佑美國」只是一種傳統習慣:「這已經成為這裡的文化,除了在文字中提到上帝保佑外,實際上與宗教並沒有關係。」

格倫威小學的宣誓詞加上「上帝保佑美國」的習慣,是在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後,由兩位教師發起,隨後則成為學校傳統。雖然並不認同ACLU主張,但該校為了避免昂貴的訴訟費,還是決定取消宣誓詞後的「上帝保佑美國」,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符合他們習慣的口號。

巴洛卡斯認為,這樣的抗議性絕非小題大做,因為年紀尚小的小學生,很容易因為學校對某一宗教產生好感,進而影響自己人生的重大決定。他表示,學校完全可以採用不帶有宗教元素的口號來表達愛國之心,例如「同心協力、團結則存」( United we stand)等。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宗教紛爭浮現,許多以往「慣例」都引發爭議。去年12月聖誕節,就有部分公司因為員工族裔日漸多元化,將「聖誕派對」改名為「禮物節派對」,請走聖誕老人,只留下汽球、彩燈和雪天布景,以免得罪基督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信徒,讓人啼笑皆非。

類似的「宗教自由」、「政治正確」等話題,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99yanyang」指出,相容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主流的強勢文化都能放下身段,非主流文化更應該學會尊重當地固有傳統和習俗:「要包容並存,就應該在各個宗教節日都允許大家慶祝,而不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拉攏保守派選民 川普支持度持續飆高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編譯中心/綜合5日電


最新民調顯示,共和黨參選人川普的黨內支持度繼續拔頭籌,保守派選民也開始倒向川普。圖為川普4日在麻州競選。 (美聯社)
分享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黨內初選不到一個月,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共和黨參選人川普的黨內支持度繼續拔頭籌,保守派選民也開始倒向川普。
國家廣播公司(NBC)與Survey Monkey進行的網路民調指出,川普在共和黨員與親共和黨已登記選民中的支持度,以35%領先群雄,國會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與魯比歐(Marco Rubio)分別以18%和13%,位居二、三。

其他參選人包括卡森與傑布‧布希等人,支持度均是個位數。

川普在共和黨基層的支持度漸趨穩固,33%的傳統基督教人士與35%自認非常保守的受訪者,表態力挺川普,卡森的保守派支持者逐漸轉向川普。

調查同時指出,51%的川普支持者說將力挺到底,33%認為有極大機會將投給川普。

這項民調於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1月3日間,以網路調查方式進行,共詢問了3700名18歲以上成年共和黨及親共和黨選民。

共和黨總統黨內初選將於2月1日與9日,在愛阿華州與新罕布夏州舉行,初選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將於本月14日在南卡羅來州舉行,只有六位民調領先的參選者獲邀加入。

全美最多流失人口 新澤西州第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7 02:58 世界日報 記者陳嘉倩/芝加哥報導

2015年全美那些州人口流失最多?據一項全美人口遷移報告顯示,前三名依序為新澤西、紐約、伊利諾州。人口移入最多的前三州為俄勒岡、南卡、佛蒙特。

芝加哥ABC第七頻道報導指出,根據搬家和儲物業者(United Van Lines)主導的全美年度搬遷研究(Annual National Movers Study)報告顯示,美國東北部面臨較嚴重人口遷出,而西北部則較多人遷入。位於美中的伊州,已連續五年排名在遷出人口最多前五名。

伊州去年遷出人口全美第三,並不讓人意外,除了嚴竣的寒冬外,居高不下的房地產稅,也是許多民眾出走的原因之一。伊州許多華裔退休人士,也在這些年掀起搬遷潮,主要落腳地為陽光明媚的西岸和佛州等度假勝地。

不過,也有人捨不得已居住多年的伊州和此地好朋友,在伊州仍留有住所,如候鳥般,在伊州氣候最好的春夏季,仍回伊州小住。

芝加哥為了平衡預算,今年房地產稅可望顯著上揚。

報告指出,2015年人口遷移第四到十名的州為,康州、俄亥俄州、堪薩斯州、麻州、西維吉尼亞、密西西比、馬里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