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冷!南科集團結婚 僅8對報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


image
南科園區辦集團結婚,至今僅有8對登記,科管局除延長報名時間,各道路電子看板也24小時不停播放醒目廣告。 記者周宗禎/攝影
分享南科集團結婚連辦11年都有新人向隅,今年卻意外乏人問津,至今僅8對報名;科管局百思不解,除延長報名期限、放寬參加對象,也加強宣傳。取消報名的陳姓工程師說,「感覺今年會很不穩定」、女友贊成明年再說。
南科集團結婚每年都很熱鬧,高官齊聚祝福、獎品又多,科技人捧場都很快額滿;但今年的集團結婚報名已3個月,原訂下周截止,卻因參與人數還不到預計25對的3分之1,科管局報名延到16日前且放寬資格。

近年參加者原限新人至少1人在南科機構廠商工作,今年放寬在園區新建廠區工地工作的「臨時人員」、支援維安員警也可參加。

科管局長林威呈表示,園區現有員工7萬2千多人,是歷來最多,卻頭一次這麼少人要參加集團結婚;今年並非傳統忌諱婚嫁的「孤鸞年」,也沒有特別狀況發生,真的想不出原因。

陳姓工程師說,近年在南科工作穩定,也存了買房頭期款,「原想娶個老婆好過年」,但與女友都覺得「未來幾年台灣經濟狀況變化會很大」,想今年過了再決定結婚。

今年集團結婚已安排園遊會等熱鬧活動,不需報名費且每對新人送園遊券2千元、價值1萬元禮物且全程專人錄影、製作光碟給新人留念。

趙姓活動承辦人指出,除在園區主要道路電子看板24小時不停播出訊息、3度發公文給園區各廠商,會再聯絡廠商加強宣導。預計本月24日舉行集團結婚,報名電洽科管局(06)5051001轉2712。

總爺街改造 找回古街文化韻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image
總爺老街未改造前以紅色連鎖磚鋪面,但樣式不統一,且老舊易凹凸不平,影響機車及行人安全。 圖/文化局提供
分享
隨著時代變遷,北區崇安街已逐漸失去原本清代總爺古街的模樣,文化局去年以「歷史街區」著手改造,期待引進人潮,帶動周邊商業發展。

文化局指出,崇安街昔稱坑仔街,由於該處住了許多總爺兵,更名為總爺街,為清代城外進入府城內的重要通道。總爺古街的建立從清代至日治時期,街屋大多具有閩南式屋頂,結合日治時期的建築立面,是中式與日式建築融合的風格。

老街是「人與歷史的場所」,原本總爺古街的老屋住宅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公寓與停車場,因此以「街道紋理走在明清,街屋立面留在日治,街區居民樂在當下,文化傳承與歷史軌跡讓總爺風華再現」理念,將崇安街實施街區改造。

文化建設科表示,以鎮轅境土地公廟延伸,改造街道長度約4百公尺,包括廟埕及老街鋪面、老屋整理、畸零地美化整理等。原本老街鋪設紅色連鎖磚,樣式不統一,且某些路段老舊易凹凸不平;改造後,以雙色石材平舖,色系統一,不易損壞,讓街道有整體性。

市府期待透過街區改造,找回古街文化韻味,也希望能藉此吸引人潮,使原本沒落的產業受到關注,讓老店傳承有新契機,帶動周邊商業發展。

image
總爺老街改造後,石材大面積鋪面平整,在色系上採用雙色變化。 圖/文化局提供
分享
振興歷史街區 廟為中心出發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台南市文化局101年首創訂定「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已陸續改造鹽水連成巷與王爺巷、正興街、兌悅門、清水寺、崇安街、總趕宮等街區;今年預計施作新美街、南沙宮街區、鹽水區魚鱗巷等,再造老街風華。

不過,歷史街區改造計畫並不容易,除了工程須規畫妥善、經費備足之外,如何在引進觀光人潮後,不讓當地居民生活品質受影響,是居民相當重視的一點。

文化局表示,為了讓居民容易接受,目前進行改造的街道主要都以廟為中心出發;因為廟宇就有廟會活動,人潮多,若經改造後引進觀光客,地方反彈聲浪較小。

文化局在動工前,會先調查當地生活型態,了解居民生活習性及遊客停留時間,並訪談居民,得知他們的需求,共同討論最適合當地的模式;讓舊時紋理與現代生活並存,又能發展地方特色、活化老屋。

為了保存舊街風貌,文化局也實施獎勵老屋修復,活化振興老街道,搭配街區公共空間景觀改造,為老街增色。

蘇頌聖誕祭祀 「將建紀念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東山報導

image
蘇頌宗親會拜的蘇頌牌位(右)與有救蘇頌之恩的「尪公祖」(左)。 記者吳政修/攝影
分享
東山、白河區6個姓蘇的部落百多年來輪流供奉北宋丞相蘇頌牌位及「尪公」祖神尊,昨天慶祝蘇頌995歲聖誕千秋及祭祀,蘇姓人士讚嘆「不知祖先竟是偉大博物學與科學家」。宗教親會理事長蘇錦堃說,已計畫興建蘇頌紀念館,供宗親會祭祀。

蘇頌的牌位寫著「宋丞相封魏國公贈太師正簡蘇公神位」,蘇頌宗親會理事長蘇錦堃說,民國63年請到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魏仲佑考證,證實蘇頌就是牌位上的人;曾著「本草圖經」共20卷,宋哲宗元年還建立第1座水運儀象台,英國人李約瑟稱讚是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和科學家之一。

蘇頌宗親會總幹事蘇園說,160多年前,東山、白河區6個蘇姓部落,每年輪流擲筊選爐主,供奉蘇頌牌位與尪公祖。相傳尪公祖對祖先蘇頌有過救命之恩,曾對尪公祖說「姓蘇的有一口飯吃,你也有得吃」,所以一起拜,可說是全台歷史最久的蘇頌牌位。

昨天農曆11月23日是蘇頌聖誕千秋,從東山區爐主蘇寶興的家中迎出牌位與神尊供來自各地的宗親祭祀。蘇錦堃向宗親說,有會員捐土地,「很快在東山就會有蘇頌紀念館」。

書籤、花器…鉛桶店走文創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

image
廖李雪以鉛片打造出可愛心型花盆,為傳統產業增添新意。 記者邵心杰/攝影
分享
建成鉛桶店老師傅廖李雪將一塊塊硬質鉛片變成精美愛心書籤、花器或時鐘等文創商品,逐漸闖出名號,也為傳統產業找出一條活路。

2、3年前,有雜誌相中廖李雪的手藝,突發奇想隨雜誌附贈書籤,廖李雪的愛心書籤,令許多人驚豔,「原來鉛片可以如此柔軟、美麗!」

位在菁寮老街的建成鉛桶店已有60年的歷史,原由廖李雪的先生所經營,當年以製作飼料桶為主,後來塑膠桶興起,生意大受影響;31年前丈夫過世後,為扶養子女,承接生意,開始打製鉛桶。

以灑水器為例,從打版、裁切、鑿洞及捆綁等步驟,不但繁瑣,也相當耗費體力,因此,她一批批地打製鉛器,而非一個個打製,她說,這樣比較省時,比較有效率。

繼雜誌社訂製愛心書籤後,她發揮創意,製作愛心花器、灑水器及時鐘;廖李雪以開心的心情走上文創之路,她說,「歡喜就好,生意好壞是其次」。

善化採草莓 春節前後再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

image

台南市善化草莓今年因病害大減產且產期延後,老農在還沒開放的草莓園疏果,遊客在園外問何時能採果。 記者周宗禎/攝影
分享
台南善化特產草莓今年因暖冬病害,導致減產3成,產期延後,昨有民眾逛遍草莓園只採到10多顆草莓,且每台斤350元也比去年貴50元。

業者雖多保留部分草莓供今天連假遊客鮮採,但也坦言「春節前後來才可能滿載而歸」。

善化草莓今年高溫炭疽病流行,且播種期有水患,產期延後,元旦年假未如往年盛產。昨天一早遊客湧入部分草莓園,上午幾乎採光草莓,剩下的多未成熟。

種草莓33年的美裕草莓園主黃得山表示,實在沒那麼多成熟草莓,原訂下周才採收的果園,也不得不提早明天開放;外縣市遊客不妨「春節前後再來」、或先電詢有無草莓可採。

善化草莓集中台1線小新營路段旁、南二高善化交流道附近,栽種面積約有7公頃,多小農經營。往年11月下旬寒流來時即可收成,今年慢了1個多月。

一般草莓株可開花3至4次,目前第一期花產季持續到清明節前後,不過元旦連假這一波成熟量有限,遊客自採,很少超過1台斤。

善化各草莓園電話,美裕(06)5851117、加州5853017、南科0915239977、晴光0918136395、溫馨0912493620、大安5832248。

古坑新庄酥餅 有機柳丁入內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1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古坑報導


古坑鄉社區少有獨特社區產品,新庄社區為幫助柳丁農友,今年與烘焙店家芊品坊合作 ,利用在地農特產品柳丁,研發天然又健康的柳丁酥餅,開發社區獨一無二的特色產品,延續農產品生命力,也提升附加價值,即日起開放預購柳丁酥餅禮盒。

烘焙業者黃炫賓5年前開始,利用雲林在地農產品地瓜、南瓜、柚子、稻米與咖啡等,研發在地口味糕點,近來得知新庄社區有意推出獨創特色產品,他提供專業技術,義務協助製作柳丁酥餅,並教授社區居民製作柳丁果醬,藉此增加農產品附加價值。

黃炫賓說,社區經營非常不易,依靠公部門補助有限,而多數社區以農產為主較無特色,若能利用當地農產,開發特色產品,對於農友來說能給予實質挹注,不僅提升農產經濟價值,也因食材在地化,節省運輸成本,達到節能減碳效果,未來也將研發蔬菜類產品,幫助更多農民。

社區輔導老師黃璟翔表示,選用的柳丁都是來自社區果農栽種,並是經挑選出的無毒柳丁,除水果蒂頭、種子外,連同果皮整顆製作成內餡,不添加任何防腐劑,講求天然健康,同時又能將社區農產品推廣出去。柳丁酥禮盒一盒250元,訂購查詢「茄年華—古坑鄉新庄社區」臉書專頁。

郭子儀第70代傳人 教他獨門氣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水林報導


image
報社主管退休的媒體人鄭清榮(右2)。 記者蔡維斌攝影
分享
報社主管退休的媒體人鄭清榮,為照顧生病母親,投入氣功世界,在一次採訪機緣下,結識唐朝名將郭子儀後代—第70代傳人郭曉晤大師,習得獨門氣功,退休後回雲林老家照顧病母,並在社區傳授獨門氣功,帶動養生風潮。

65歲鄭清榮一次採訪機緣結識汾陽氣功門派掌門人郭曉晤,郭為唐朝名將郭子儀後代,也是第70代獨門傳人。

他說,採訪時發現郭高齡90歲仍氣色紅潤、聲如宏鐘,郭大師發功讓距離2公尺的他,感到身體灼熱氣血流暢,首次見識郭家氣功內歛沈厚,深感敬佩。

「郭家祖傳氣功是不外傳的。」鄭清榮為治母親的病,拜郭曉晤為師學氣功,郭大師被其孝行感動,將祖傳秘笈傾囊相授,同意獨門功夫對外傳授,與人分享救世行善。

鄭清榮再追隨大師郭正道研習八段錦和穴道養生,雙功合體,加上勤練不懈,功力精進,以氣功為母紓緩病痛,在水林鄉老家開設「氣功養生中心」免費傳授郭家氣功,還出書多冊分享氣功養生之道。

從主計總處退休的妻子張玉珠隨夫練功,夫妻同修,以氣功帶動家鄉養生風潮。

林內怎麼玩? 採草莓 遊秘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陳雅玲/林內報導

雲林縣林內鄉草莓進入產季,受暖冬影響,產量大減,仍有不少民眾把握元旦連假,帶孩子體驗採果樂。鄉長張維崢推薦採果民眾也可順道一遊附近落羽松秘境,徜徉異國風情美景。

林內鄉草莓標榜無毒健康,沿台3線林內往二水方向,幾乎每隔幾步路就可看到網室草莓園,昨天元旦連假第2天,湧入不少親子民眾體驗採果樂,可惜受暖冬影響,草莓產量比去年減少許多。

果農張淑芬說,往年元旦草莓第1期果實結實累累,今年入冬天至今不冷,草莓生長遲緩,目前產量不到去年同期一半,且白天氣溫高,蟲害嚴重。

張淑芬表示,為讓民眾吃得健康,不敢過度用藥,因此草莓苗上葉子都是蟲咬痕跡,算另類安全用藥保證,因產量減少,往年同期草莓每台斤售價約250元,今年漲到300元,因產量銳減,農民幾乎沒利潤可言。

張維崢說,草莓產季從元旦到清明節前後結束,他推薦民眾到林內採果,也可順道一遊落羽松私房秘境,位在九芎村乾溪防汛道路旁小徑,沿小徑兩旁各有一片高大落羽松,目前顏色由綠轉紅,漫步小徑彷彿置身歐洲,沿途還能欣賞火車經過美景,歡迎民眾到林內體驗採果樂、感受異國風情。

周杉元培育蘭花 種出40餘品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0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胡瑋芳/古坑報導


image
周杉元(右)一家人都從事蘭花栽培。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
蘭花業者周杉元栽培蘭花經驗近20年,每周六、日都能在古坑鄉綠色隧道,看見他的蘭花攤位。4年前他從泰國引進蜘蛛蘭品種,經過培育、成功授粉打造出另類蜘蛛蘭花,並且利用巧思,創造不同禮籃造型蘭花。

周杉元年輕時喜愛花草樹木,尤其獨鍾蘭花,曾從事過公司貿易,10多年前投身栽種蘭花,研發嘉德利雅蘭花茶,至今種出3、40餘品種蘭花,有大頭樹蘭、仙履蘭與蜘蛛蘭花等珍稀蘭花,妻子、兒子周志昱也和他一同栽種。

蜘蛛蘭經他培育,擁有多花、花瓣大、香味等特性,花期長達20多天;另培育的大頭樹蘭,有清香味、花期長、好栽種。

4年多前他曾研發嘉德利雅蘭花茶,而今氣候變遷,使得蘭花損失慘重,他表示,早期雨水越多蘭花長得越好,現在汙染太多,雨水夾帶太多雜質,導致近幾年雨水多反而讓蘭花容易死掉。

台灣蘭花品質優,氣候條件適合種蘭花,現在價格平易近人,雖然氣候異常栽種不易,但他仍持續堅持經營蘭花事業,研發更多不同品種,也歡迎假日到綠色隧道與他交流。

金牌社區有看頭 「暴走阿嬤」推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1 聯合報 記者卜敏正/嘉義報導

image
六腳鄉塗師社區「暴走阿嬤」林節在展場介紹社區特色竹編。 記者卜敏正/攝影
分享
嘉義縣第2屆金牌社區選拔計畫昨天登場,經第1階段徵選,由評審委員、社區團隊由下而上參與式民主,共同選拔六組社區團隊,未來半年將在六處社區展開計畫,六腳鄉「暴走阿嬤」林節強調,有信心讓社區老人動起來。

「金牌出任務,社區新創概念展」在蒜頭糖場環保生態園區登場,由嬉少年非洲鼓團揭開序幕,縣長張花冠、綜合規劃處處長李明岳等人進場參觀,張花冠對社區創意很有興趣,拿起創作藝品隨鼓聲搖擺跳舞。

金牌社區執行採「公民審議」,讓社區團隊、公民團體共同參與、決定社區選拔計畫核心理念、經費分配原則機制,選出推動布袋鎮風車綠能新岑社區、民雄三興社區打貓公學校,及番路鄉青年工藝家陳聖輝結合在地產業發展漆藝文創等6個新創提案團隊。

六腳鄉塗師社區人稱「爆走阿嬤」林節,在展場介紹社區特色竹編,拿出一只舊式竹簍說,這是過去農民拿來捉放「四腳仔」(青蛙)的簍子,,現在沒人要,因此她與社區老人將竹簍變成花器、燈具或裝飾品。

她說,10多年前在塑膠工廠開堆高機,後來丈夫當選村長,她閒不住找許多朋友重建地方特色,成為志工,「我聲音大,最擅長叫賣!」她說,六腳老人最多,為活化高齡人力,讓更多長者走出家門,他們開發竹編商品,每次活動由她叫賣,因聲音大會賣,大家稱她「暴走阿嬤」。

奉天宮大醮結束 滿地菸蒂不見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10:31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新港報導


image
志工隊每天定時在新港奉天宮百年大醮會場打掃。 圖/陳錦煌提供
分享
新港奉天宮百年大醮昨晚在盛大晚會中圓滿結束,8天來每日有成千上萬遊客,志工隊每天從早到晚打掃,讓會場保持乾淨,打掃志工有的還從中、北部等地加入。

奉天宮百年大醮普度植福昨天下午開香,信眾捐贈3萬份普度品,在普度完後轉贈嘉義縣市、台南市、屏東縣、雲林縣約45個需物資社團,百年大醮昨晚在精彩影歌星晚會和煙火秀落幕。

8天大醮期間,每天有大批信眾和遊客到醮場,新港文教基金會成立環保志工隊,號召4、50人參加,從上午8點到晚間9點,分組在固定時段打掃,3場晚會後更從清晨6點多進場,連最難打掃炮屑、菸蒂等也清理乾淨。

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印製媽祖警示文宣傳單,希望大家一起做環保,他觀察這幾天鞭炮減少,晚會後垃圾量也比較少,醮場隨時保持清淨。從台北、台中來的民眾原本打算當志工,發現打掃最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