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強政治」與「弱經濟」的大選格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03 01:1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昨天的大選辯論,三位總統候選人在美豬、年金、加薪等議題上有較聚焦的交火,也各自在政治上提出一些溫情喊話,勉強在政見上看出一些區隔。但綜觀其內容,撇開應對機智與口才不談,最令人憂心的是他們共同的「強政治、弱經濟」現象:雖然三人把民生、經濟、公平正義掛在嘴邊,但就事論事提出的解方卻很薄弱,只是不斷地將矛頭指向對手。

昨天的辯論,朱立倫先就兩岸、外交、募兵制、參與國際組織、能源、美豬開放等六個選項,比較他自己和對手政見的不同。宋楚瑜則提出了「三叉戟計畫」,依國土規劃的著眼,把台灣經濟分成六大區塊。蔡英文強調的則是她的「機制論」:要建立朝野協商機制、產業體質調整機制、年金改革機制和對外溝通機制等,看不出她有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準備。

這些政見,主要都在強調目前國家財政、經濟及分配的失衡和扭曲,並試圖尋求答案。但觀察三人的論述方式,卻只是企圖將「始作俑者」的罪名歸諸對手陣營,並設法逃避己方的責任,而不是客觀、具體、有層次的析理及推演。也因此,民眾並無法從他們的政見中看到問題的解決途徑。朱立倫自辯其政見和馬英九的看法不同,但觀察其基本主張,許多仍延續馬政府的路線不變;反而在談到某些地方施政經驗時,顯得有其獨到之處。至於宋楚瑜,說政府的功能是「善用各種資源」;但他似乎忘了自己擔任省長時就是以「散財童子」聞名。

蔡英文當然辯才無礙,但一觸及具體議題,她就暴露了其「泛論」的毛病:一是採取「模糊策略」,把問題變得更抽象化;二是化「目的論」為「過程論」,完全不提要如何解決,一味談論要如何設立機制、如何進行溝通云云。簡言之,她拚經濟的萬靈丹,不外「溝通」與「團結」兩大法寶。問題是,過去八年,民進黨一直是「逢馬必反」、「逢藍必反」,馬政府的施政不斷遭到民進黨以國會杯葛、街頭抗爭的手段阻撓;以這種作風,蔡英文竟然可以搖身一變,高調大唱團結和溝通。如果綠營反身看到自己的身影,也會覺得可笑吧!

不可諱言,台灣的經濟走到今天這樣進退失據的局面,不論藍綠橘,都有難以推卸的責任。舉例而言,蔡英文在辯論中強調,自己並不反對兩岸交流,只是要求建立監督和控管機制;她並誇稱,民進黨執政時建立了很好的「風險管控機制」,國民黨至今還在使用。但試問:如果這套機制好用且如此有效,何以今天朝野政治人物卻在互相指責別人為「買辦」?民進黨又為何以「黑箱」之名橫將《服貿協議》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阻攔於國會?民進黨的矛盾,已一目了然。

說穿了,選舉中這些「拚經濟」的訴求,多半時候只是騙選票的糖衣;而包裹在糖衣底下的,則是無盡的藍綠對立和政治惡鬥,以犧牲台灣經濟來賺取自己政黨的權力和利益。也因此,在政治意識型態面前,所有民生和經濟議題都成了「可割可棄」的犧牲品。在上次辯論會中,蔡英文也承諾,當選後會把《兩岸監督條例》和《服貿協議》列為優先法案;然而,過去兩年,一再阻擋這兩項法案過關的,不正是民進黨嗎?

在正常民主國家,政治和經濟通常是支撐社會前進的兩大支柱,左右兩腳不可或缺。但在台灣,政治和經濟卻不時被操作成互相牽絆的因素,其中最常用的槓桿就是兩岸關係及統獨議題。過去廿多年來,政治人物不斷利用各種手法來杯葛政府和企業的正常運作,同時也削弱了台灣經濟;正因為經濟止步不前,支撐社會公平分配的力量日漸薄弱,貧富差距及世代剝奪也因而日趨嚴重。政治對立的「非經濟因素」,正是阻擋台灣前進的最大障礙。但對政治人物而言,只要有政治利益可圖,經濟問題隨時可上綱為國家安全議題、意識型態議題,並輕易地加以阻擋。

觀察三位候選人在辯論會上談論經濟問題的方式,經濟議題似乎只被當成一種「工具」,是用「誅心論」來攻擊對手,而不是為了找出解決之計。尤其,當經濟問題被簡化到只剩美豬、年金、薪資、網路便利性、央行貨幣政策等狹窄範疇,在這種「強政治、弱經濟」的格局下,台灣還能有高瞻遠矚的發展視野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