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總統的「 典範轉移」任務
2015-07-28 02:28:38 聯合報 林俊全/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隨著選舉季節到來,對社會的不滿與期待意見,都陸續出籠。許多意見背後的思維,其實常代表著我們社會仍處於開發中國家的狀態,必須有所提升,才是國家永續發展之道,或許這可以稱之為另類典範的轉移。
大陸常是我們的對照組,看到大陸的空氣、水汙染問題,有時候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感覺非常幸運。但看到我們的食品安全、公共工程品質的問題,乃至於環境問題,都有五十步笑百步的狀況。面對大陸發展,整體社會又呈現信心不足,例如薪水低、健保的問題,慢慢讓社會呈現不安的現象。
雖然台灣有許多建設可以傲然於全世界,如高鐵、台北捷運、全民健保等服務都是世界級的建設,但層出不窮的食安、飛安問題,實在令人無法放心。無知與理盲反而成了社會傾向暴力的淵源,也成為社會的困擾。
例如我們總認為我們的水資源與能源是取之不盡的:只要打開水龍頭,低價的水就可以無窮盡流出;只要按下遙控器,就有廉價的冷氣吹。其餘都是政府的責任,所以毫不遲疑地反核、反對開發水資源。
我們常自以為是趕上潮流的環保人士,但我們有許多知識並不足以協助分析我們面對的問題。例如我們知道如何利用再生、替代能源嗎?如何具體實踐,需要具有視野與願景的領導者與政府引領,否則我們期待的典範如何轉移?
國家發展需要國家各部門的領導人,視野與見識一起升級。社會發展的方向容有不同看法,但國家領導人有責任引領國人從衝突對立的環境,提升成為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這是一個典範轉移的挑戰。
典範轉移透過教育方式達成是最有效的,這也應該是國家邁向永續發展過程最優先的政策。教育政策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任務並不完全相同,但有個共通點是必須學習接納不同的意見,不宜橫柴入灶式把意識型態用各種方式加入教育的框架。最近課綱微調的問題,便是典型例子。
我們對環境議題的認知,是否符合未來國家發展所需?能源政策如何讓國人清楚瞭解問題所在?任由台電被汙名化,造成國人被恐嚇式的形象宣導,並非國家之福,因為那會失去尋求共識的可能。能源與水資源的供給,在全球氣候變遷威脅下,是否只是狼來了的問題?海岸變遷問題,可以有哪些因應與調適的方法?還是只要昂貴的人工海堤就好?這些環境的議題,都需要公民社會透過教育有更多討論與學習。
典範的轉移,讓社會朝已開發國家方向前進,並不是容易的任務,需非常用心,才能讓典範轉移;我們也非常期待未來的領導人,有這樣的企圖。
公告版位
- Jul 28 Tue 2015 06:36
未來總統的「 典範轉移」任務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