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年參與國是 消弭世代鴻溝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7.27 02:00 am

太陽花學運後,府院啟動了一系列「青年工程」,如經貿國是會議廣徵青年代表與網路社群參與、政府成軍青年顧問團,及府院高層近期頻頻會晤青創家與社會企業家,聽取建言。這一連串看似追求和解的舉措,近期卻招致批評,甚至還隱含世代與新舊勢力對立,必須及早正本清源,避免讓青年參與國是,淪為一場空。

梳理近期外界對青年參與國是的批評,大致有三種,一是根本質疑政府動機,例如有不少「網路酸民」及學運人士批評,青年顧問不過是政府找來摸頭、替政策背書的工具;二是認為年輕人的專業知識,不足以對台灣遭遇的困境,提出可行的指引;第三是認為政府未做機制設計,將讓青年參與國是淪為表面文章。

這三種批評,尤以第二種論調最為危險,因為相較犬儒主義者或是制度論者,第二種聲音,隱含了年齡歧視,充滿著精英式與家長式思維,且有意無意間表露出既得利益者對權力、話語權釋出的恐懼,必須及早留意,避免演變為世代衝突。

先來回顧政府啟動青年工程的源起,主要是3月間台灣發生了以反服貿為訴求的太陽花學運。

一群年輕學子史無前例號召群眾占領國會、攻占政院,隨後還引發50萬人上街頭。如此激烈且巨大的憤怒力量,迫使政府必須彎下腰來聆聽青年心聲,同時修正過往把年輕人當成是局外人的錯誤認知。

一些批評青年專業識見不足,無法議論國事者,都該重溫這段歷史,想想學運怎麼發生,社會又是付出何等慘痛的代價。

此外,當「大人們」振振有詞討論要縮減產學落差、解決人才外流與低薪問題等台灣經濟宿疾時,也別忘了,這些問題多是以青年作為事件主角,自然得聽「當事人」看法。如同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先前所說,「如果我們不能建構年輕人喜歡的未來,那麼我們是不光榮的。」

義大利史上最年輕的總理是現年39歲的馬提歐倫齊(Matteo Renzi),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剛任命的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也是同樣39歲的卡斯楚(Julian Castro)。更別說,像是微軟、蘋果、臉書等科技巨擘創辦人,都是在30歲不到就一舉成名,足以說明,年齡不是問題,腦袋裡的知識與骨子裡的勇氣,才是。

當年輕人願意從體制外走入體制內參與國是,代表青年不放棄希望,政府心存感激之餘,也必須努力策動「青(年)銀(髮)共創」,讓青年參與國是可以制度化,避免成為政治人物的即興之作。

這當中有三件事,至關重要。首先是,政府必須明確青年參與國是的機制設計,例如每年一聘的青年顧問團,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可以扮演何種角色,是觀察者,意見領袖,還是可參與決策?而文官體系又該如何與青年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避免保守官僚只是虛應故事,徒讓青年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其次,政府應善用社會企業與青年創業平台,協助不同世代合力創造解決問題的共同經驗。近期,台灣醞釀多時的社企與青創風潮,已深植不少年輕學子心中,政府應善加引導,不只是在政策面形塑「青銀共創」,也要在實務面累積案例。

例如,為了解決青年就業困境,政府可結合青年投入發展在地經濟或銀髮產業。年輕人的創意與熱情,可結合其他能提供資金、經驗、知識的不同世代者,一同打拚。當台灣有愈來愈多的青銀共創故事出現,世代間的鴻溝也能逐漸消弭。

第三,帶著使命感參與國是的青年,要勤於做功課、加強論述,唯有精彩、深刻的反思與建言,才能創造改變。我們鼓勵青年展現「說大人,則藐之」的氣度,面對高官、文官不卑不亢,以理性說服舊體制的大人們,為何台灣需要改變。

【2014/07/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