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破除創新迷思 幫經濟解悶

2015-07-27 01:22: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隨著台灣經濟成長呈現階梯式下滑,產官學界絞盡腦汁地推出各種破悶政策及建言,且言必稱「創新」,其用心值得肯定。只是,「創新」了這麼多年,各界對這個概念也相當買單,為何仍看不到顯著的成果?是它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收成,抑或力道還不夠強?只怕問題在於眾人對創新存在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讓它淪為台灣經濟發展受挫的安慰劑。

千禧年後,轉型危機籠罩全台,各界便常以研究與發展(R&D)支出多寡,作為評估創新投入的指標。但觀諸企業財報,通常只有製造業可能編列高額的R&D預算,服務業的比例就相對較低。這並不代表服務業創新能力不足,如果服務業發展出新的生產組織,並帶動自身與相關產業出現顛覆性的改變,即使無法在財報上清楚臚列,也應歸類為創新。像是誠品書店的複合式經營模式,打破了書店框限的成功經驗,帶動後繼者仿效,並形成產業風潮就是一例。而國外更不乏服務業者成就巨大創新的案例,如IKEA、Walmart及星巴克等。所以,若執政者狹隘地認為創新只有那些可執行財報上R&D的企業,並將有限的經濟資源用在協助這些企業,縱使鼓勵了這個類型的創新,卻也阻礙其他諸多無形的創新機會。

除了財報迷思之外,另一個常見的誤解便是把「創新」跟「創業」畫上等號。許多曾經歷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賢達人士,感嘆現在年輕人不敢勇於創業,進而造成當前的發展停滯。這種論述的盲點在於認為自雇者比率愈高,或中小企業占比愈多的國家,創新能力愈高,導致經濟政策常傾向鼓勵這種類型營運方式的形成。再者,自雇者比率或中小企業適量的國家,可使經濟體具備活力與應變彈性,雖不容抹滅。但若比重過高,則代表國家創新能量不足,甚至出現市場經濟失能的現象。

從創新之父熊彼得(J. Schumpeter)的觀點來看,創新是將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進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甚至開發新市場的過程。而大部分自雇者與中小企業的創業行為,充其量只算是創新的初始階段,對經濟發展與生產力提升的作用有限。若再進一步以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 Christensen)倡議的三種創新──市場創造型(market-creating)、效率型(efficiency)及效能型(performance-improving)來看,市場創造型能帶動更多客戶、產品及就業,整體經濟效益最高,效率型次之,效能型居後。但要進行市場創造型的創新,不只必須花費大量的資金、時間,造成財報上的負擔,甚至得承受高風險,才能換取成功的機會。因此,美、歐、日及台灣在內許多「堅守財務指標」的上市企業,即使在現在這個資本早非傳統經濟學所描述的稀有財,而是如洪水般泛濫的時代,仍不願從事市場創造型創新,頂多致力於資金需求少的效率型及效能型創新,甚至直接將耗費成本的製程外包,既省事又能因財報數字美化而獲利。

問題是一個經濟體想要有足以推動經濟持續前進的創新動能,就必須是三種創新不停的循環進行,缺一不可。少了市場創造型創新領跑,效率型和效能型創新即使再努力,也往往難成氣候,更可能因為察覺不到顛覆性的新時代將至,而招來被快速邊緣化的惡夢。

由此可知,創新不只一般認知的增加R&D支出、鼓勵創業及中小業企業等刻板印象,就可一筆概括;更不是單以產能及效率提升,就能搪塞過關。它是從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到開發新市場的一連串過程,亦需要由創造新市場起頭,帶動提高效率及效能三種型態創新的持續循環。因此,政府要談創新,必須先破除這兩大迷思,重新認清創新的本質何在,再以戰略的高度重新規畫一個包括資本市場、租稅結構在內,適合創新的經營環境,才能有收割成果的機會。但若僅是臨渴掘井的推出應急式戰術策略,甚至在各種政策名稱及內容中冠上創新二字做數,「創新」終將被消費成另一個民眾無感的代名詞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