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駭客勒贖比特幣 月賺破千億台幣
2015-07-27 03:26:14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近年來,駭客發展出一種新形態的「綁架勒贖」手法:用惡意程式把電腦上所有檔案加密,或癱瘓政府與民間機構的網站,勒索比特幣,受害者包括警察局與金融公司。

目前一塊比特幣在網上或市場上能換到兩百九十美元(約台幣九千元)。防毒軟體公司Sophos指出,有群俄國與烏克蘭駭客透過這種手法,在一個多月內賺到一千六百五十萬比特幣(約台幣一千四百多億元),受害者主要在美國。

美國新罕布夏州一警察局去年六月被惡意程式攻擊後,拒絕付贖,自行救回檔案。不過,最近田納西州狄克森郡與麻薩諸塞州圖斯伯里鎮警局都說,他們不想跟駭客周旋,各自付了五百美元(約台幣一萬五千元)贖金了事。

資安專家指出,最近有多家金融公司被名為DD4BC的駭客攻擊,駭客威脅說,如果不付一萬美元(約台幣卅萬元),就要用巨大流量癱瘓網站。美國海港證券公司六月被駭,網站癱瘓一天半,但這家公司拒絕付贖,在技術供應商協助下讓網站恢復正常。

駭客喜歡比特幣,因為保存比特幣的數位錢包無須向任何政府或金融管理單位註冊,比特幣系統不會蒐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比特幣很容易換成真實的錢,更重要的是,比特幣交易不可逆轉,受害者不能像使用信用卡付贖一樣拿回贖金。

二○一三年年底,第一個勒索比特幣的惡意程式CryptoLocker出現,至去年年中為止,受害電腦達廿三萬四千台。去年年中出現的CryptoWall威力更強,去年年底開始又出現TorrentLocker、Dirty Decrypt等新版程式。

柯普蘭 打破芭蕾種族魔咒
2015-07-27 03:26:18 經濟日報 編譯 黃智勤
提到芭蕾,一般人聯想到的不外乎是纖細修長、完美比例、潔白紗裙。因此在美國,職業芭蕾舞團舞者大多是金髮碧眼,隱形的種族刻板印象深植人心。最近這魔咒被全美頂尖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團(ABT)的柯普蘭(Misty Copeland)打破,她先以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成為ABT近20年來第一位深膚色的獨舞者(soloist),6月底再由獨舞者晉升為首席舞者,成為ABT創團75年來首位非裔首席舞者。

現年32歲的柯普蘭今春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大放異彩,6月首演「天鵝湖」與「羅密歐與茱麗葉」並擔綱主角,在兩齣舞作中展現鮮明的藝術風格與懾人心魄的演出。

柯普蘭遲至13歲才接觸芭蕾,以舞者而言起步算相當晚,但她展露過人天賦,幾乎所有動作都能過目不忘,且能立刻重複一遍。她2001年正式加入ABT,2007年晉升為獨舞者。柯普蘭在古典芭蕾與現代芭蕾領域均有亮眼表現,享譽舞壇。在2012年的舞作「火鳥」中,她充滿爆發力與張力的舞姿引來一片好評,其魅力也迅速延燒。

美國最高法院不久前才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再加上南卡羅萊納州撤下有反對民權運動背景的邦聯旗,柯普蘭受到拔擢,無疑又是一個顛覆傳統的新話題,但其實早在晉升為首席舞者之前,她便已是媒體發燒話題。

柯普蘭從貧窮人家小孩一躍而成芭蕾巨星的故事,感動了廣大群眾。她的回憶錄熱賣、她在社群媒體上相當活躍、去年為Under Armour拍攝的運動內衣廣告,在YouTube上吸引超過800萬人次點閱。她入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4月登上封面,影響力早已遠遠超乎芭蕾之外。

負責編纂百大人物專刊的時代雜誌副總編輯瓊斯指出,他們找的不只是在特定項目發光發熱的人,而是能在不同領域獲得共鳴的人物。「柯普蘭顛覆了人們對現代芭蕾的想像,她打破藩籬,激勵了年輕世代」。

瓊斯認為,柯普蘭的重要性可比在以男性為主的理工及運動領域有所貢獻的女性,例如縮小了網球界薪資差距的球后小威廉絲。「除了專精所長之外,你還必須讓大眾警覺,你的成就並非輕易得來或理所當然。」這正是柯普蘭的寫照,她在演講與自傳中深刻的提及了一路上的掙扎與努力。

柯普蘭的成就固然是芭蕾步向多元化的里程碑,卻也代表著舞蹈界平等之路仍然漫長。舞蹈推廣機構DANCE/NYC執行總監哈維指出,舞蹈界仍存在嚴重的族群不平等,就像在社會中一樣。

柯普蘭大受歡迎,證明了打破舞台上的膚色藩籬,能吸引廣大的族群。一名舞蹈界人士指出,當柯普蘭演出時,觀眾的族群也變得更加多元化,「讓人們發揮所長,就會帶來這樣的效果」。

舞蹈界正若各種藝術與運動領域,巨星能鼓勵未來的世代多加參與。像柯普蘭這樣的超新星,無疑能讓下一代對芭蕾產生興趣,但能否持久或許仍面臨文化上與經濟上的問題。

有感於此,ABT在2013年啟動「Plie計畫」,與美國各地的芭蕾舞教室及男孩女孩俱樂部合作,讓不同族群的孩子接觸芭蕾,甚至得到接受專業訓練的機會,畢竟柯普蘭當年正是因為類似的活動才得以接觸芭蕾。

泰國世界日報慶60周年
2015-07-27 03:26:15 聯合報 曼谷記者林以君/廿六日電
聯合報系泰國「世界日報」廿六日慶祝創報六十周年,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在曼谷與世界日報社長黃根和共同主持慶祝酒會。泰國「世界日報」將引進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計畫,深度探討泰華社會,提供泰華社會正向改變的建議。

世界日報由泰國盤谷銀行創辦人之一的陳弼臣和泰國名將乃炮於一九五五年七月廿六日共同創辦。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八日由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接辦,並創新改版。

聯合報系服務全球華人,派駐曼谷的編採人員加上聯合報系在全球的後勤支援,世界日報的內容、風格及版面呈現都呈現全新風格。

聯合報系接辦泰國世界日報也拉近台灣社會對於泰國及其周邊地區的關注,平衡過去過度聚焦於美歐、兩岸或韓日的傾斜。世界日報近年已發行「緬甸版」,服務緬甸華人讀者。

王文杉致辭時向與會泰僑、台商說明,聯合報在四年前的六十周年慶時推出「願景工程」計畫,希望積極提升媒體角色,從報導現象,推進至發掘問題,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世界日報在廿六日社論中也承諾,作為多元的中文媒體,「我們希望能引進聯合報的『願景工程』計畫」,發掘議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柏林愛樂下任指揮佩欽科 激發樂手潛能
2015-07-27 03:26:19 經濟日報 編譯 葉亭均

佩欽科
分享德國柏林愛樂管弦樂團124名團員在6月下旬的秘密投票中,總算選定俄羅斯指揮佩欽科(Kirill Petrenko)為樂團下任首席指揮,然而他的出線可說是大爆冷門,因為他在多數團員心中並非首選。
柏林愛樂在5月11日初次投票中,有半數人支持德國人最愛的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另外半數投給拉脫維亞新銳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直到午夜,雙方仍拉鋸,明白他們需要尋求第三位候選人作為折衷。

43歲的佩欽科目前擔任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他將在2018年接替拉圖,成為首位接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俄羅斯籍與猶太裔人士。佩欽科為人十分謙虛,鋒芒不露,對指揮深具熱情,有完美主義者名聲,總是藉由一絲不苟的彩排,讓樂手與歌手的表演達到淋漓盡致的境界。

佩欽科1972年出生在西伯利亞西南部的鄂木斯克(Omsk),身為小提琴家和音樂理論家之子,他在當地音樂學校學鋼琴,11歲就擔任鎮上交響樂團的鋼琴獨奏。

他2001年於德國東部圖林根邦邁寧根(Meiningen)小鎮出任音樂總監時,指揮華格納鉅作「指環」(Ring)系列四部歌劇,首度讓他獲得國際注目。他接著在2002年至2007年受邀至柏林喜歌劇院(Komische Opera)擔任音樂總監,指揮一些世界級管弦樂團,並三度指揮柏林愛樂。

佩欽科屢屢在德國夏季拜魯特(Bayreuth)音樂節取得成功,或可說是「生存」下來,凸顯他內在的韌性蓋過了害羞、自嘲的外在。

如同蒂勒曼,佩欽科能深刻詮釋華格納的作品且經驗豐富,浸潤於德式劇目之中,但他也像尼爾森斯一樣,指尖流露出俄羅斯大師風範。以此而言,他融合兩者的最佳優點。

然而,佩欽科的害羞可能是個問題。柏林愛樂對德國文化來說,是個頂尖樂團,其首席指揮必須在媒體界具有高知名度,然而佩欽科鮮少接受訪問,而且從不透露內心世界。另外,他的錄音量不多。(綜合外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