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歲前黃金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15 14:02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翔翔兩歲了,卻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儘管媽媽是護理師,卻以為兒子「大雞慢啼」,日前同事來訪,覺得不對勁,她才帶著孩子就醫,確診為發展遲緩。健保署估計,國內每年新增一萬名發展遲緩幼兒,一旦錯過三歲之前治療黃金期,恐終身遺憾。
苗栗大千醫院副院長、復健科醫師蔡建宗表示,父母親忙於工作,加上國內隔代教養家庭越來越多,不少主要照顧者以為孩子、孫子不太會講話、行動遲緩,只是「大雞慢啼」,等上了幼稚園,就會正常,並未積極就醫。
為了搶救遲緩兒,國健署邀集47家大型醫院成立聯合評估中心,希望提早確診遲緩兒,掌握治療契機。
此外,健保署於104年10月推動「健保早期療育門診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性照護模式,並鼓勵醫院提供遲緩兒童優質的療育服務,但實施成效待加強。
舉例來說,105年度聯合評估中心共確診6400多名遲緩兒,但實際參與健保署這項方案的人卻只有981人,僅占一成五。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蔡建宗提醒家長,一定要仔細閱讀嬰兒手冊,如果孩子到了某個階段還不會某些動作,就應該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或撥打健保署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030-598,與專人聯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