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膨鬆劑的司改餵給人民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15 02:08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落幕,一如預期,會中出現的歧見遠多於共識,看到的問題遠多於找到的答案。因此,若要以會議結論來推動司法改革,或說這些決議可以回應人民的期待,恐怕是言過其實。除了各界批評為空洞,民進黨團也宣稱不會「照單全收」;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總統要求各部門「盡快而堅定」地推動司改,到底要走向何方?
會出現這種外界看衰的結局,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第一,蔡英文想要回應人民不滿司法的情緒,卻沒有找出病灶,只用「大拜拜」的方式操作,結果當然熱鬧有餘,卻無法對症下藥。第二,司改會議雖遴選了各界代表參與,實際操盤手卻是總統親信的少數人,蔡英文在最後一刻甚至還主導並指導全局,使得國是會議的程序正義變質走調。第三,許多司改委員對若干議題(如兒少及性別議題)刻意忽略,卻對蔡總統裁示事項唯唯諾諾,這種向權力稱臣的會議,正當性自然受到質疑。
先看這次司改會議的主題,定調為「讓司法回歸屬於人民的司法」,即充滿民粹意味,也充滿弔詭。什麼叫「人民的司法」?法律的作用,本來就在規範人民的行為及保障人民的權益,並透過受過訓練的專業司法人員來執行。司法判決不可太違背人情義理,司法文件的措詞要平易近人,司法人員的觀念要與時俱進以求「貼近人民」,這些都是司法可以自行改革之處。但蔡總統卻要求讓「國民法官」走進法庭,讓市井庶民參與審判;這在「成文法」國家的台灣,真是提升司法品質的合理設計嗎?
歷經九個月的討論,我國要不要採取「陪審制」或「參審制」,在司改會議中始終無法達成結論,原因就在此一制度涉及的變化太大,讓大家取捨難決。尤其,陪審員要如何產生,他們在審判中扮演的角色和分量如何,如何避免少數陪審員的個人成見左右審判結果,都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否則,貿然引進「國民法官」陪審刑案,不僅將造成審判更易受到威脅利誘,而且更可能導致法治基礎的流失。一旦出現像中共文革時期的「人民公審」,或像今天網路世界的「酸民公審」那樣的「眾口鑠金」情境,司法還有什麼冷靜面對真相的餘地?
我們無意否定司改國是會議的全部成就,畢竟,經過這些時日的討論,司法體制中有些積弊或灰塵逐漸浮出,即使未列在會議結論之中,也有必要善加清理。我們比較擔心的是,那些被蔡總統列為重點、並要求相關部門定期提報進度的項目,有些並非真正切關緊要的議題,把焦點放在這些事項上,可能反而耽誤司改的正常運作。尤其,若把全副心神放在「國民法官」這樣的設計上,那就像在司改大餐中加入過多膨鬆劑,企圖把「人民的司法」這塊大餅做得很大,裡頭其實只是增加了更多空氣,而沒有真正的法治質量。那樣,非僅改革不了司法,恐怕還會導致司法正義的倒退。
這樣的顧慮,並非杞人憂天。觀察蔡英文上任後的施政模式,無論是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前瞻計畫、乃至能源轉型,都充滿了好大喜功、包山包海的心態,司法改革亦不例外。舉例而言,等不及把新的再生能源提升上來,就急急先將核電廠關掉,導致台灣供電不足。再如,因為不知如何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就胡亂拼湊出八千八百億的前瞻計畫,想用散槍打鳥來振興經濟。又如,口口聲聲社會正義及世代正義,但年金改革只改到公教人員,接下來就難以為繼。其中原因正是:政府的瞻矚和執行能力,完全與它的夢想不相配。
司改會議謝幕後,政府未獲多少掌聲,蔡英文的支持度卻跌到兩成九的新低。這個數字,也許就是民眾拒絕再吃政治膨鬆劑的訊號吧!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15 02:08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落幕,一如預期,會中出現的歧見遠多於共識,看到的問題遠多於找到的答案。因此,若要以會議結論來推動司法改革,或說這些決議可以回應人民的期待,恐怕是言過其實。除了各界批評為空洞,民進黨團也宣稱不會「照單全收」;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總統要求各部門「盡快而堅定」地推動司改,到底要走向何方?
會出現這種外界看衰的結局,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第一,蔡英文想要回應人民不滿司法的情緒,卻沒有找出病灶,只用「大拜拜」的方式操作,結果當然熱鬧有餘,卻無法對症下藥。第二,司改會議雖遴選了各界代表參與,實際操盤手卻是總統親信的少數人,蔡英文在最後一刻甚至還主導並指導全局,使得國是會議的程序正義變質走調。第三,許多司改委員對若干議題(如兒少及性別議題)刻意忽略,卻對蔡總統裁示事項唯唯諾諾,這種向權力稱臣的會議,正當性自然受到質疑。
先看這次司改會議的主題,定調為「讓司法回歸屬於人民的司法」,即充滿民粹意味,也充滿弔詭。什麼叫「人民的司法」?法律的作用,本來就在規範人民的行為及保障人民的權益,並透過受過訓練的專業司法人員來執行。司法判決不可太違背人情義理,司法文件的措詞要平易近人,司法人員的觀念要與時俱進以求「貼近人民」,這些都是司法可以自行改革之處。但蔡總統卻要求讓「國民法官」走進法庭,讓市井庶民參與審判;這在「成文法」國家的台灣,真是提升司法品質的合理設計嗎?
歷經九個月的討論,我國要不要採取「陪審制」或「參審制」,在司改會議中始終無法達成結論,原因就在此一制度涉及的變化太大,讓大家取捨難決。尤其,陪審員要如何產生,他們在審判中扮演的角色和分量如何,如何避免少數陪審員的個人成見左右審判結果,都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否則,貿然引進「國民法官」陪審刑案,不僅將造成審判更易受到威脅利誘,而且更可能導致法治基礎的流失。一旦出現像中共文革時期的「人民公審」,或像今天網路世界的「酸民公審」那樣的「眾口鑠金」情境,司法還有什麼冷靜面對真相的餘地?
我們無意否定司改國是會議的全部成就,畢竟,經過這些時日的討論,司法體制中有些積弊或灰塵逐漸浮出,即使未列在會議結論之中,也有必要善加清理。我們比較擔心的是,那些被蔡總統列為重點、並要求相關部門定期提報進度的項目,有些並非真正切關緊要的議題,把焦點放在這些事項上,可能反而耽誤司改的正常運作。尤其,若把全副心神放在「國民法官」這樣的設計上,那就像在司改大餐中加入過多膨鬆劑,企圖把「人民的司法」這塊大餅做得很大,裡頭其實只是增加了更多空氣,而沒有真正的法治質量。那樣,非僅改革不了司法,恐怕還會導致司法正義的倒退。
這樣的顧慮,並非杞人憂天。觀察蔡英文上任後的施政模式,無論是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前瞻計畫、乃至能源轉型,都充滿了好大喜功、包山包海的心態,司法改革亦不例外。舉例而言,等不及把新的再生能源提升上來,就急急先將核電廠關掉,導致台灣供電不足。再如,因為不知如何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就胡亂拼湊出八千八百億的前瞻計畫,想用散槍打鳥來振興經濟。又如,口口聲聲社會正義及世代正義,但年金改革只改到公教人員,接下來就難以為繼。其中原因正是:政府的瞻矚和執行能力,完全與它的夢想不相配。
司改會議謝幕後,政府未獲多少掌聲,蔡英文的支持度卻跌到兩成九的新低。這個數字,也許就是民眾拒絕再吃政治膨鬆劑的訊號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