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清算國民黨 民、共的「一黨民主」競賽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13 04:30 聯合報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國民黨黨產條例通過後,國民黨正式成為政府清算對象,今後任何人與國民黨親近,都須有足夠膽量。條例的推動因此幾乎確保民進黨長期成為台灣唯一大黨。民進黨對國民黨鬥爭大獲全勝,不只是台灣政治課題,也同樣是兩岸共同政治問題,因為兩岸間的競爭至此發生質變,不再是兩黨制與一黨制孰優的問題,而是「一黨民主」的競賽。

在一個主要政黨執政下的民主化問題,至少有兩種模式。一是二戰後日本自民黨模式,亦即透過黨內派系間折衝制衡,避免專斷獨行,因此不會導致一黨獨大。二是共產黨推動的民主集中制,藉由動員群眾參與,一方面領導群眾及宣傳政策,二方面調查並反映群眾需要。近年,關於透過共產黨黨內民主來實踐民主的討論,甚囂塵上,則是第三種模式的潛在基礎。

民進黨的一黨民主接近自民黨模式,因為民進黨黨內山頭林立,派系活躍,確實不是中央集權領導的政黨決策體制。即令是陳水扁時期大權獨攬,他仍然要定期向黨內人物捐輸,換取他們的忠誠,甚至有時還換取不到。蔡英文領導的黨中央,同樣面對利益分殊,立場迥異,各懷鬼胎的黨內領導階層。日前她甚至緬懷過去威權時期那種大家都服從領導的境界。

一黨民主的最大考驗,就是如何推動轉型正義,中共當前的反腐敗,屬於某種廣義的轉型正義。共產黨清算階級敵人,行之有年,但過去不打黨內老虎,一直到習近平主政後,終於如火如荼達到前所未有高峰。民、共兩黨的轉型正義,都是追求正義與政治鬥爭並進。但由於習近平事實上也清算他自己的人馬,反腐鬥爭全面開展,在這點上,共產黨領先目前只清算政敵的民進黨。

一黨民主的另一較大考驗,就是意識形態上,是否政治掛帥?過去,共產黨經歷紅與專的鬥爭,一直到今天為止,這樣的鬥爭周期性爆發,過去卅年就有反精神汙染、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腐鬥爭等等。不過,十八大以來的反腐鬥爭,不再以經濟發展為犧牲。然而,民進黨的政治掛帥還處在初級階段,因此對專業型的經濟發展,介入與箝制難以避免。

民進黨過去並沒有一黨民主的經驗,從經驗上講,共產黨遠比民進黨豐富。從歷史發展上講,共產黨已超越政治掛帥,紅與專並重,且不再遂行針對性的轉型正義。民進黨看似領先的一方面,則是黨體制派系化,集權不易;但是,雖然可以避免專政,派系鬥爭不利於蒐集民情,因此算不算真的領先,還有待觀察。

民進黨﹒共產黨﹒國民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