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忘了 教孩子學習的喜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7 02:12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新北市)

許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教養往往缺乏深層反思,以致在實踐上常常背離教育的原初,產生諸多問題;一些政治人物「短線操作」處理教育問題,反而衍生更多問題。於是,台灣的教育就一直陷在問題的泥淖。

例如,許多老師「怕事」、「省事」的心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少鼓勵學生自由探索,或如何去面對危險;在出事誰負責的焦慮下,校園大多是禁止性的語言和行為規範,讓孩子在過度保護、限制下豢養長大。

因為「省事」,教學只求方便。許多小學老師桌上都擺著一桶糖果,如果學生表現良好,老師就會賞糖。讀過教育哲學的人都知道,這是典型行為主義的作法,長久下來,養成孩子學習的動力,不是因為學習本身的喜悅,而在物質的酬賞和制約。

有些家長不僅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更要比別人先跑一步。除了天才兒童以外,孩子的學習有其自然的節奏和韻律,但許多家長父母讓孩子過早學習,不僅語言、才藝,也曾看過有人把研究所的教學模式搬到小學課堂,教小朋友研究動機、文獻探討。過早學習有可能製造出一些「假性資優生」,在真實能力與虛幻期待差距下,往往造成孩子心理壓力,也可能在某段時間情緒崩潰。這種將孩子頭腦當成硬碟的學習模式,並未激發更多學習熱情,反而造成長大不想學。

在教育主管單位的推動下,很多學校熱中於「亮點計畫」或「典範學校」,把原本就統合在學習中的藝術、運動、自然、閱讀元素抽離出來,變成一個專案計畫,許多老師要花費更多時間討論、寫計畫、填報表、編成果報告、辦理展演和評審活動,不但影響正常教學,甚至造成學習上的畸形發展。

也有一些學校熱中於像「南瓜節」的嘉年華活動,學生沒學到西方節慶真正意義,反而被帶入資本主義操縱的商業市場,成為盲目消費者;有些學校為了鼓勵家長參與,規定如果取得三次認證的研習證明,子女可以獲得一次嘉獎,這種「隔代利益轉移」,很多人卻見怪不怪。

許多教育問題,源於實踐上的疏忽或差錯,小問題積累成大問題。因此,一切教育行動都必須回歸教育的原初,才不會背離教育的本質和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