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越戰華人二代 投身軍戎向美報恩
2015-05-27 03:08:29 世界日報 記者朱澤人/紐約報導

小頸—道格拉斯頓遊行可見不少亞裔面孔。 (記者朱澤人/攝影)
分享今年國殤日正逢美軍參與越戰50周年,對即將當預備軍官的越華裔青年梁凱文(Kevin Leong)更為意義深刻。「我父親曾帶著家人逃離越南戰火,美國收容了他,今天我想參軍,就是為了給當年張開雙臂歡迎我們的美國報恩」。
梁凱文為法蘭西斯路易斯高中軍訓團(JROTC)全營指揮長,25日率該校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千人軍訓團參加小頸—道格拉斯頓(Little Neck-Douglaston)國殤日遊行。他指出法蘭西斯路易斯高中的軍訓團名全,去年以全美最佳的滿分成績被選為「2014至15年勳章榮譽單位」,獲前國防部長海格(Chuck Hagel)頒獎表揚。同時愈來愈多亞裔申請加入軍訓團,期望能培養領導力,今年申請人數飆增達600人,但因名額限制僅能收350人,預期明年招收更多人,使團員人數創新高。

「我本來個性很害羞,在軍訓課培養自信、自律和領導力,現在能上台向全校演說,還能有今天的機會帶領千人軍訓團遊行,這種經驗在公司企業恐怕很難找到」。至於一心想投入軍戎,他表示主要是報答當年美國收留越華裔難民的父親,如今他已獲「預備軍官訓練團計畫」(ROTC)贊助三年的聖若望大學學費,期盼上大學後接受軍事訓練的新生活。

號稱全美最大國殤日遊行的小頸—道格拉斯頓遊行今年為第88年,主題為「越戰50周年向老兵致敬」,市長白思豪、國會參議員舒默、眾議員孟昭文、皇后區長凱茲等大批官員領隊,並有西點軍校鼓號樂隊、韓裔美軍退伍軍人協會、美國越戰退伍軍人協會等數千人浩蕩隊伍參加,其中有相當多亞裔面孔。海岸防衛隊員陳詹姆士(James Chin)指出,年輕一代華人紛紛投入警界、軍隊為國服務,期望發揮更大影響力。

法拉盛居民謝查理也表示很興奮看到遊行隊伍中有眾多亞裔面孔。他帶著妻子和兩歲半兒子觀看遊行,指出已辭世的父親是對日抗戰老兵,對軍人總有崇高的敬意,「尤其看見更多亞裔參軍,使國殤日遊行不再只是白人的活動,亞裔也逐漸融入,感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華人入伍成趨勢 融入美國好方式
2015-05-27 03:08:30 世界日報 記者李玥/紐約報導

遊行終點在且林士果廣場華裔軍人忠烈坊。 (記者李玥/攝影)
分享為悼念美軍陣亡將士,25日國殤日(Memorial Day)數百名華裔退伍軍人和家屬身穿制服、手持國旗,在豔陽下沿曼哈坦勿街行進,展現軍人氣勢。近年來,華人加入美國部隊已成趨勢,參與遊行的新移民退伍軍人紛表示加入美軍後,英文迅速提升,更習慣美式處事和與美國人的溝通方式,並且福利好,退伍後更容易進入政府機構就業。
紐約美國退伍軍人會25日在華埠舉行國殤日遊行,步行至且林士果廣場華裔軍人忠烈坊。老兵們精神抖擻的走在遊行隊伍中,雖已白髮蒼蒼、滿臉皺紋,但是他們的神情顯露當年英姿。市議員陳倩雯、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主席伍顯宗、紐約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與社區人士在牌坊向為國捐軀的英雄獻花,最後由退伍軍人對空鳴槍三響致敬。圍觀群眾紛紛高喊「感謝」,軍人則沿路與群眾握手和擁抱。

由於參軍有服務國家的背景,對未來就業有許多幫助,還有學業上的資助,近幾年華裔參軍數量持續增加。35歲退伍軍人黃健華表示,他在1998年從廣州移民來美時英文欠佳,半年後入伍,在芝加哥五大湖的海軍新兵訓練營待三個月,進入德州的牙醫部隊訓練九個月,接著從佛州上艦,前後三年服役,英語突飛猛進。

退伍後,黃健華修讀數學專業,未畢業就被召進了執法部門工作。他強調參軍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變得更有紀律性和做事嚴謹,「軍隊裡最重要是互相的尊重,沒有發生像外界流傳的種族歧視或不平等的事情」。但他強調參軍前,精神、身體、情感上都需要做好艱苦磨練的準備,畢竟一年只能回家一兩次。

退伍軍人蒲志輝是2004年入伍,今年僅34歲。他指出剛移民來美時發現有語言障礙,在家人支持下決定參軍,以最快速度讓自己融入美國社會。不僅每天泡在英語世界中,更是從生活習慣、思想方式等了解美國人。一開始從零開始,首先是三個月新兵體能訓練,隨後被分派到不同的基地接受培訓數個月,再上船服役。幾次難忘的經歷包括進入治安極差的約旦實地考察,需要裝甲車和當地特種部隊護送;2010年戰艦前往海地地震災區進行人道救援,不料在海上遇到第二次地震,他從床上幾乎被震跌到地上,所有士兵都擔心船被震沉。

蒲志輝強調,華人的優良傳統是「吃虧也不怕」,多做些事情累積人氣,也學到更多東西。他現在於大都會運輸署(MTA)工作,在部隊裡七年的電力工程工作經驗,讓自己在多種專業工作領域都有選擇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