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擁抱新科技 化危機為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7.25 04:51 am

App行動叫車服務Uber(優步)來台刮起旋風,計程車運將擔心生計受到衝擊,本月初集結數百輛計程車到交通部抗議,此事再度凸顯新科技對傳統行業帶來的衝擊。其實科技日新月異,像是Skype、MOD等新技術,也曾對傳統電信商、有線電視業者帶來威脅,如果排拒不了,不如擁抱新科技,化危機為商機。

發跡自美國舊金山的Uber,是一套行動叫車的應用程式App,主打個人專屬司機的概念,使用者只要在智慧型手機安裝Uber應用程式,就可以透過網路叫車,有點類似計程車。創立短短五年,目前Uber已經在全球41個國家、150個城市營運。

不同於傳統計程車車行,Uber最大特色是公司只提供系統平台,本身不經營車隊和司機,而與專業的租車公司合作。一開始,Uber推出Uber Black(尊榮優步)服務,就是以全部是賓士黑頭車為號召,鎖定高階市場,成功獲得注意,之後才推出平價的Uber X(菁英優步)服務,引進一般車款,費率也降低,與傳統計程車經營模式產生競爭關係。

Uber最大的爭議,在於到底算是計程車?或是租賃車?由於角色介於模糊地帶,不只台灣,Uber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柏林等歐洲城市,也都曾經引發計程車司機的大規模抗議。

「計程車」被視為準大眾運輸服務業,包括費率、車牌數都受到政府嚴格管制。交通部日前表示,已決定修法將Uber納入計程車業管理,最快8月底實施,未來若未依規定經營,將可罰5萬到15萬元。惟Uber主張,自己純粹為軟體公司,合作的「租賃車」業者都有牌照與車牌,至於車資、司機、車輛等服務都由車行提供,Uber只是開發新管道提供車行接客。

其實類似因為新科技,帶來傳統與創新的衝突已經不是頭一遭。例如2001年中華電信推出MOD隨選視訊服務,到底應該依循有線廣播電視法?或是規範相對寬鬆的電信法?也曾引發定義上的困難與爭論。早期網路電話軟體Skype的推出,也曾引發電信公司擔憂其語音通話等主要業務將遭滅絕。的確,隨著智慧型手機崛起,這幾年電信公司的語音營收大幅萎縮,但同時間,其數據服務營收卻快速成長,整體來看,電信公司的營收、獲利不減反增。

不論支持或反對,Uber帶來的許多創新值得學習。過去計程車最引人詬病的,在於司機的品質良莠不齊,Uber把司機的教育訓練工作交給租車行,但Uber的乘客每次搭完車後,會收到星等評分的意見調查表,針對司機服務與車輛狀況進行評價,分成一到五顆星,如果該車評價低於四顆星,Uber會重新培訓司機,若仍持續收到客訴,就會中止與該司機合作,驅逐劣幣。另外,Uber透過電腦演算法管理車輛資訊,有助改善現在計程車像無頭蒼蠅般在市區趴趴走,造成的汙染排放與能源浪費問題。

其實國內像是台灣大車隊等計程車行,持續引進最新的車隊派遣技術與車上娛樂系統等加值服務,面對Uber來襲,只要截長補短,仍可居於上風,被淘汰的是服務與管理不能同步提升的業者。

對於國內計程車運將而言,與其排拒,不如擁抱,面對傳統計程車車行的高抽成與管理,Uber提供運將另一個選擇彈性;對於乘客而言,也可在傳統計程車與租車之間,獲得另一種選擇機會。

科技的浪潮抵擋不住,Uber去年獲得網路巨擘Google旗下創投基金大手筆投資,今年6月又剛完成新一輪增資,目前市值直逼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0億元),比全球兩大租車公司赫茲(Hertz)與艾維士(Avis)的市值加總還要高,Uber已被視為繼Twitter、臉書之後,最具潛力的明日之星。

除了對計程車業帶來衝擊,Uber今年4月開始在紐約展開快遞送件的實驗式服務,未來觸角可能伸向配送服務市場,對於傳統物流業者勢必帶來新挑戰。任何傳統行業都應該迎向新科技,採用新技術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才不會在滾滾洪流中被淘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