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休一鬆綁 「蝴蝶效應」製造青貧
2018-01-25 01:04聯合報 戴國榮/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右)表示,勞基法階段性的平衡應該是有做到。 圖/三立提供
蔡英文總統(右)表示,勞基法階段性的平衡應該是有做到。 圖/三立提供
蔡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針對勞動基準法再修法表示:「修法過程中有很多人不滿,但是現在來看,階段性的平衡應該是有做到;這個平衡要維持,就是後續的主管機關是不是可以強力、有效的執法。」又說:「七休一入法,只有在特別情況下,由主管機關把關才會開放例外」。

第二天,筆者出席衛福部食藥署的「勞動基準法第卅六條例外規定提案會議」,赫然發現,勞團最擔心的七休一鬆綁「例外變原則」、主管機關把關機制「形同虛設」兩大問題,就這麼一幕幕在眼前真實上演。

主管機關就像萬應公一樣,不但對轄下食品、藥品、化妝品及醫療用品等各產業同業公會(資方)提出適用「時間特殊、地點特殊、性質特殊、狀況特殊」四大例外型態照單全收,甚至還「溫馨提醒」資方尚有遺漏之處須再加碼。

主管機關配合資方演出「把關」,不僅違背蔡總統強調主管機關該有的「維持勞資平衡」以及「特別情況開放例外」,更證實了當初勞團以企業一定會濫用彈性的理由堅決反對修法鬆綁七休一,並非無的放矢。

加上主管機關在執法過程的不作為或怠忽職責,勢必產生「破窗效應」:當一家企業提出七休一鬆綁,同產(行)業就會跟進;當一個產(行)業可連續上班十二天時,其他產(行)業就會跟進,使得勞基法規定勞動條件最低標準的勞動安全保障出現大漏洞,造成各產業勞動條件下降,導致台灣整體勞動環境更加惡化,過勞、越忙越窮。

目前看來,主管機關把關機制顯然出現漏洞,包括各部會統一的標準作業流程為何?影響產業、範圍、人數的可行性評估報告?行(產)業別勞資協商對話機制?

呼籲相關主管機關應嚴格把關,避免七休一鬆綁可能造成的「蝴蝶效應」,影響勞工的作息與家庭生活,繼而影響社會集體消費行為,最終影響國家整體競爭力。

政府告訴我們,修法是中立且適用勞資雙方的,希望結果不是「增加少數人的財富,卻讓多數人更加貧窮」;希望年輕人不會只能被迫選擇從事長工時、低工資或非正職工作而「越忙越窮」;希望年輕人不會遭遇「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功」的困境;希望年輕人一輩子能養得活自己、買得起房子、結婚生子,不會陷入「貧困世代」,成為「下流老人準備軍」,而時間終究將證明這一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