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吃飯順序對了嗎?菜餚順序倒著吃 血糖穩穩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5 20:27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即時報導



研究指出,吃飯順序倒著來,先吃足蔬菜,再吃豆蛋魚肉、澱粉主食和水果,有益控制血糖。記者黃安琪/攝影
過年享受大魚大肉,民眾飲食習慣吃幾口飯、再吃魚肉、蔬菜,最後喝湯;但營養師指出,飲食順序倒著來,至少先吃一碗7到8分滿的蔬菜,再吃豆、蛋、魚、肉類,最後吃澱粉主食和水果,飯後血糖波動更穩定。
台北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指出,日本研究針對21名健康成人及19名第二型糖尿病人,發現將飲食順序改成蔬菜、豆、魚、肉、蛋類、澱粉,每類食物吃5分鐘,先吃蔬菜比先吃澱粉,飯後血糖波動有明顯改善;再對333名糖尿病人進行飲食控制2年半後,病人體重、血壓、血糖及血脂肪皆有改善,而且先吃菜的病人糖化血色素維持較佳。

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去年也對11名肥胖型病人進行研究,讓病人先吃肉與蔬菜,經過15分鐘後再吃麵包和果汁,發現先吃蔬菜、肉與先吃麵包、水果相較,餐後2小時血糖平均值為140.8mg/dL,先吃澱粉組則為169mg/dL。

餐前至少先吃150到200公克、約一碗7至8分滿的蔬菜,最後再吃澱粉主食,能延緩血糖上升。賴秀怡解釋,蔬菜的膳食纖維能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延遲糖分在小腸吸收,抑制飯後血糖上升;而且先吃蔬菜、蛋白質食物會有飽足感,減少後續主食攝取量,吃蔬菜細嚼慢嚥對控制熱量也有幫助。

但要調整習慣的飲食順序,有時並不容易。台北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說,以糖尿病患者來說,吃飯定時定量,如一餐飯約8分滿、一碗半的蔬菜配魚、肉等,一頓飯細嚼慢嚥約30到40分鐘,只要吃進足夠的膳食纖維皆有益於血糖控制,有時一餐主食不吃飯,反而可能有飯後低血糖風險。

尤其台灣民眾在主食以外的配菜,蔬菜、魚肉、豆蛋等蛋白質食物,會有調味或酸味。蔡一賢說,配上米飯更下飯,也能將主食白飯換成全穀物、膳食纖維更豐富的五穀、糙米飯等,同樣可以抑制血糖波動。

糖尿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