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創業故事 「力阿卡」攤車團圓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image
宗泰食品在創業初期時,創辦人余宗柏串連30多攤「力阿卡」攤車在舊火車附近沿途叫賣。 記者徐庭揚/攝影
分享一手打造「阿美麻糬王國」的宗泰食品創辦人余宗柏感念創業時,靠著30多攤的「力阿卡」攤車老戰友在舊火車附近沿途叫賣,打下基礎,昨天適逢創業45周年慶,特別邀請「力阿卡」老戰友齊聚一堂溫馨團圓。
民國58年,余宗柏變賣僅有的家當中古摩托車,換了2000元現金,隻身從宜蘭赴後山花蓮打天下,推著「力阿卡」賣麻糬、番薯糖,走遍花蓮的大街小巷,從白手起家至今屆滿45年。

當時余宗柏認為靠一己力量創業,不如大家一起創造奇蹟,便把連鎖經營理念帶來花蓮,串連30多攤的「力阿卡」,共同採購降低進貨成本,增加銷售利潤。

以前「力阿卡」攤車部隊除了余宗柏夫妻2人外,還有個人或夫妻檔、姊妹檔、母女檔等共同來經營,大多都採不定點方式叫賣。林先生回憶說,當時常可見警察後面追、攤車前面跑的畫面,不僅比腳力也比速度,因為只要被警察追到,磅秤被沒收,他們就無法做生意,所以每個人都拚了命地跑,也練就了一身眼明手快、腳程更快的本領。

余宗柏表示,宗泰有今天的成績,要歸功於這些推手,不顧風吹、日曬、雨淋、躲警察,才能奠下成功的基礎。

民國74年,余宗柏開設宗泰食品公司,從此打開花蓮名產的文化大門。余宗柏認為,地方食品須與地方文化結合,由於對阿美族文化的熱愛與收藏,承襲阿美族杜侖的製作技藝,將原住民傳統美食加以改良量化,率先成為花東第一家使用小米材料的名特產品牌,用美食為花蓮拚觀光。

昨天的團圓會中,余宗柏逐一感謝力阿卡老戰友,夫人劉阿笑也捐出私房錢30萬元公益回饋,贈給玉里鎮公所清寒獎學金、玉里安德啟智中心。

手繪明信片義賣 籌旅費也助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image


礁溪鄉三民國小學生手繪明信片義賣,自籌校外教學基金及捐贈社會團體善款,學生不畏風寒吹著陶笛招攬客人(圖)。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宜蘭縣礁溪鄉三民國小四年級學生發揮創意,製作11款春節題材的明信片,昨天前往宜蘭火車站前廣場的二手市集義賣,學生們不畏風寒,吹著陶笛招攬客人,希望憑著自己的力量募集校外活動經費,同時還要捐贈部分款項給社福團體,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礁溪鄉三民國小位處偏鄉,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無意間拿課本中的景點問學生,結果沒幾個人去過,甚至有些人連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為了讓孩子能夠打開眼界,增廣見聞,師生決定發起手繪明信片義賣,自籌校外教學旅費。

老師林姈鎂說,這次共推出11款手繪創意明信片,結合寒假作業以春節、家鄉景色為題材,不僅開發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特別前往二手市集擺攤義賣,訓練口語表達與面對人群的能力,所得將作為校外活動基金,部分款項將捐給社福團體做公益。

手繪明信片每張20元,每組11張200元,校長徐博正、林姈鎂昨天陪著學生到二手市集,雖然天氣寒冷,小朋友不減活力,有人吹陶笛、有人大聲叫賣攬客,未來將持續在「夢想飛揚」臉書粉絲專頁販售。

徐博正表示,透過自己的力量去賺錢,用行動去圓夢外也幫助社會弱勢團體,深具教育意義。

image
礁溪鄉三民國小學生手繪明信片義賣,自籌校外教學基金及捐贈社會團體善款(圖),學生不畏風寒吹著陶笛招攬客人。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

漁船加裝VMS 籲補助通訊費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鍾知君/宜蘭報導


漁業署要求每艘漁船加裝「漁船監控系統」(VMS),但每年卻要漁民負擔1萬2千元通訊費,休漁期過後重新開機,還要加收3千元開通費,漁民認為不合理,紛紛向宜蘭縣近海圍網漁業協會總幹事邱嘉進反映。

邱嘉進建議漁業署補助通訊費用。

為落實漁船動態管理,監控有無違法捕撈,漁業署從2000年起規定各類漁船要遵守VMS法規,並要求鮪延繩釣船、魷釣船及運搬船等都要安裝VMS。

邱嘉進指出,漁船加裝VMS,漁民每年要負擔1萬2千元通訊費,休漁期間漁船未開啟系統,直到要重新作業,業者又向漁民收取3千元開通費,漁民叫苦連天,批評這根本是「獅子大開口」。

邱嘉進說,政府既然要求漁民裝置,就應該補助通訊費用,不應該拿辛苦的漁民開刀,建議費用應該由政府自行吸收。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林月英表示,政府目前有補助在台日暫定執法線附近作業的船隻VMS通訊費,漁會也替漁民向漁業署爭取多次,可是都沒改善。

宜蘭縣漁業管理所長陳祖健說,政府當初有補助漁民裝機費用,通訊費則是「使用者付費」,既然地方有聲音,會跟漁業署反映,研議補助事宜。

撿福壽螺換現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五結報導


要春耕了,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推出撿螺計畫,每台斤8元收購,既能避免使用藥劑,友善環境,又能減少福壽螺啃食秧苗的損失。

這項撿螺換現金計畫將持續到3月31日,依往年經驗,每年撿拾總量可達3萬台斤,因為除螺有成,農民插秧後,農田福壽螺密度明顯減少,降低秧苗受害程度。

至於撿螺的撇步,防疫所建議,可選擇氣溫攝氏15度以上、水溫上升的晴朗田區誘捕,把廢棄蔬菜葉片或養殖羊隻的草料分散堆放田區,讓褔壽螺出土聚集,2到3小時後即可收螺,捕上岸的螺清洗後,放陰涼處,不要浸泡水中,以免整袋死亡,不要用雞鴨飼料誘引,以免褔壽螺脫水。

防疫所表示,撿拾集中的福壽螺,可在每周一、周四上午8時到11時送到據點,每台斤換取8元,交螺地點有7處,包括宜蘭市農會振興倉庫、礁溪鄉農會供銷部、壯圍鄉農會古亭辦事處、員山鄉農會推廣股、冬山鄉農會推廣股、五結鄉農會糧肥供應中心、三星地區農會大隱辦事處。

擴大服務對象 宜蘭生命線喬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image
宜蘭生命線協會新館昨天揭牌啟用,寬敞的空間將擴大服務對象。 記者林縉明/攝影
分享宜蘭縣罹患憂鬱症、自殺比例居高不下,宜蘭生命線扮演重要的諮詢、輔導角色,舊館設備老舊不敷使用,在各界的拋磚引玉下順利購置新館,昨天舉辦喬遷揭牌啟用典禮,希望能擴大服務對象,協助情緒低潮的民眾走出內心陰霾,防範自殺發生。
由牧師吳俊雄創立的宜蘭生命線,民國68年成立以來,招募義工協助接聽電話,給予來電的民眾心理輔導與慰藉。位於西門路舊館,設備老舊、空間狹窄,生命線協會透過募款集資,進駐鄰近縣政中心附近大樓,縣長林聰賢、立委陳歐珀等都到場揭牌。

宜蘭生命線協會表示,近2年來求助個案逾5700件,每月平均接談個案約400餘件,其中以30歲至49歲年齡層佔多數,大多是受到感情、事業或身體健康因素,志工會依照個案需求給予協助,並長期追蹤輔導,協助盡早遠離低落的情緒。

縣長林聰賢說,防治自殺重要的議題,往往一通電話就能救人一命,尤其是宜蘭長期多雨,且老年人口多,容易因為天氣或久病殘身而想不開,除了靠生命線協助輔導外,縣府也與賣家合作,建立木炭、農藥販售管理機制,一旦發現民眾形跡異常隨即通報,建立起自殺防治機制。


穿越時空尋根 家譜文學營招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林縉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領袖發展協會為了推廣年輕人對家鄉認同,與縣史館共同舉辦家譜文學營,邀請在地耆老口述歷史,融合繪畫、海報、照片等方式,製作創意家譜,希望透過3天的營隊課程,讓學員認識家族歷史定位與發展,即日起至1月底前開放報名。

邁入第5屆的家譜文學營2月27日起展開3天2夜營隊活動,以創意家譜為主軸,並融入文學的角度,希望透過學員間互相交流腦力激盪,了解台灣民族多樣性與歷史重要性,挖掘歷史與地理故事,鼓勵學員尋根探源,藉由訪談與文字、影像紀錄,用文學形式創作家譜故事,提高對家鄉的認同。

宜蘭縣領袖發展協會執行長陳郁婷表示,「家譜文學營」是希望學員對歷史有進一步了解,透過多元引導的方式,讓歷史不會枯燥乏味,深入認識家族與在地關係,追溯歷史同時,也找到自己在歷史的定位。

課程將邀請中研院研究員許雪姬、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政大民族系主任王雅萍等人擔任講師,帶領學員穿越時空尋根。

家譜文學營以高中職、大專院校生為主,即日起至30日開放報名,限額40名,民眾可以傳真、郵寄、網路報名,須先繳交500元保證金,全勤參與者將全數退還,審核通過核發研習時數證明,電話03-9548091。

羅山遊客中心 月荷塘賣有機餐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富里報導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羅山遊客中心附設的賣店昨天開幕,展售縱谷自然有機農特產,以及健康、美味的餐飲,可緩解當地餐飲不足問題,並「點亮」有機旅遊。

取名「月荷塘」賣店位於遊客中心1樓,由烘焙手作有機麵包聞名的張綦桓、冷孟臻夫婦經營,裝潢典雅,可邊用餐、喝咖啡,邊欣賞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景致。

賣店結合有機農友及合作社,展售稻米、小麥、黃豆粉、蜜香紅茶、薑片等產品,並將販售小農種植的有機蔬果,讓觀光客能買得到有機商品。

野視阿浪 把原民菜變時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


image
「野視阿浪」利用漂流木裝飾海鮮拼盤,一上桌就成焦點。 記者范振和/攝影
分享花蓮市「野視阿浪」小吃店由呂豫忠與李誌湧合夥經營,拿原住民傳統食材搞花樣,是原民食材的「時尚魔術師」。
43歲的阿湧(李誌湧)年輕時是廚師,高中肆業,16歲在台北中華川菜館學川菜,後來又在別家海產店學碳烤、活海鮮料理,台北待了10餘年,9年前回花蓮,把父親教過野外求生技巧帶入生活,賣自己下海捕撈的海膽、龍蝦等。

41歲呂豫忠原本是職業軍人,退伍後當保險經紀人,98年離開,想要沉潛後再出發,於是跑到外島東引釣魚休閒,1年後,在阿姨開設的餐廳認識廚師阿湧,兩人興趣相投,經常潛水抓魚。

2人原本在壽豐鄉鹽寮路邊攤以「玩海阿浪」為名販售海產,但當地人排外,他倆毅然決然於去年11月遷往花蓮市和平路開設「野視阿浪」(取名「也是阿浪」的諧音),果然舊雨新知紛紛轉往捧場。

阿湧一邊擺路邊攤,一邊學習料理技巧,如今的「野視阿浪」,讓原住民山海產、野菜等,有了更多元的創意呈現,「自己抓的不足以應付消費者,於是鱸鰻會請友人去抓、鱷魚則從台中進口,不管三杯或藥燉,都能滿足不同口味的老饕需求。」

阿湧說,阿美族用浮潛方式,不揹水肺(氣筒),螺類、海膽、龍蝦等,手到擒來,小的會放生,他的理念與作法頓時在網路暴紅,更因他會多種特別的料理手法,讓食客愈來愈多。

怎麼去

.營業時間:每天下午2時至12時 .地址:花蓮市和平路92-6號 .電話:0988-776686呂豫忠、0981-700048李誌湧

玩味薯樂園 一次看遍花蓮13鄉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image
玩味薯樂園館的裝置十分考究,呈現花蓮名產的發展史。 記者徐庭揚/攝影
分享余宗柏一手打造宗泰食品觀光王國,20年內相繼成立阿美小米文化館、台東阿美釋迦麻糬館、七星柴魚博物館,而籌備2年才完工的「玩味薯樂園」也在昨天開幕,館內寫實呈現余宗柏白手起家的歷程及名產發展史,期望帶動花蓮觀光的旅遊風潮。
玩味薯樂園坐落於花蓮台9線北上往太魯閣國家公園方向,占地600餘坪,館內分成2大區塊,一為宗泰食品創辦人從宜蘭到花蓮打拚的歷程,館內陳設還原60年代風貌,呈現余宗柏位於宜蘭五結鄉的老家、當時的酒家、花蓮車站、創業辦公室及電影院等,考究的場景讓人懷舊,這些文物不但陪伴著創辦人創業,更記錄著宗泰一路走來的艱辛故事。

另一館呈現花蓮13鄉鎮的在地特色、自然資源等,讓消費者彷彿沿著東部海岸線,走訪一趟13鄉文化之旅,探訪專屬花蓮的文化體驗,並將13鄉鎮農漁特色名產劃分為「地奉」、「牧欄」、「洄瀾」、「果食」4大類,希望藉此全面性的將花蓮的文化風貌推展出去。

余宗柏對於觀光食品的研發與行銷,經常創新的想法,從早年的七星柴魚博物館到新城鄉台九線上的地耕味、玩味薯樂園,將宗泰食品結合觀光一步一步推廣出去。

用美味推展花蓮觀光的余宗柏,不僅見證花蓮的觀光起飛,同時也積極為宗泰食品在東台灣打下穩健的江山,成為花蓮名產業界的重要品牌。

台東垃圾除夕收2次 初五開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報導


農曆春節腳步近,台東縣各鄉鎮皆自大年初一起停收垃圾,清潔隊清理大型垃圾時間原則上在年前結束,環保局已將各鄉鎮清運時間公布在縣府網頁,呼籲市民注意。

隨著農曆新年到來,民眾忙於大掃除,垃圾量激增,縣府已要求各鄉鎮清潔隊加派清潔人力清運,各鄉鎮受理民眾清運「巨大垃圾」的時間不一,若有清運需求民眾,可先向當地鄉鎮市公所電話洽詢。

台東市公所表示,家戶大型廢棄物自1月25日至29日,免費開放民眾自行載運回收,1月25日到2月2日則開放民眾登記,由清潔隊協助清運,聯絡電話(089)322593,逾時不予受理,每戶以清運1次為限,若需第2次清運,須收取費用。

2月7日除夕當天上午7時起開始,持續清運垃圾至下午4時止,上下午分別各清運一次;2月8日至2月11日(初一至初四)全面停止收運垃圾。

台東市公所指出,春節期間廚餘專車清運時間為2月10、11日(初三、初四),2月12日(初五)提早自下午14時30分起清運一次垃圾,同時也恢復回收廚餘。

縣政府表示,各鄉鎮清潔隊都會在春節前加派人力,進行清運作業,籲請民眾提早大掃除,以免垃圾集中在一起,耽誤時間。各鄉鎮垃圾清運相關訊息,可上台東縣政府環保局網頁中「最新消息」查詢,或電洽當地公所清潔隊詢問。

關山蘿蔔 縱谷美食首選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5 07:18 聯合報 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image
經濟小吃部負責人李峰全則巧用醃製25年老蘿蔔的軟嫩口感及3年醃蘿蔔的香脆特色,「老少配」搭關山鎮金鑽豬肉,製作出老蘿蔔肉燥。利用老蘿蔔偏酸,年輕醃蘿蔔味不足,讓兩者相結合融合口感及味覺。 記者李蕙君攝
分享關山鎮公所近年推動綠肥作物蘿蔔成為在地第二產業後,掀起傳統各式醃蘿蔔熱潮,當地餐飲業者並研發各式蘿蔔創意美食,果香蘿蔔、老蘿蔔肉燥等。
關山鎮推動栽種蘿蔔作物後,成功開創蘿蔔話題!原本沒落的醃製蘿蔔乾再吹復古風潮,每當秋收後、春耕前,農友就開始忙碌醃漬蘿蔔。

關山鎮公所農觀課長彭成安說,年份越久的「老蘿蔔」,風味越陳越香、越有營養及健康價值,不但是食材,也是中藥材的一種,可說是在地「黑金」,醃製25年以上的老蘿蔔一台斤要價至少5000元。

而當地餐廳更紛紛推出以蘿蔔為主平價美食,合眾小吃部老闆劉勇良研發了蘿蔔香腸、果香蘿蔔,在醃蘿蔔添加洛神花、百香果、梅子等酸甜口感,去除澀味又爽口,連小朋友都搶著吃。

經濟小吃部負責人李峰全則巧用醃製25年老蘿蔔的軟嫩口感及3年醃蘿蔔的香脆特色,「老少配」搭關山鎮金鑽豬肉,製作出老蘿蔔肉燥。利用老蘿蔔偏酸,年輕醃蘿蔔味不足,讓兩者相結合融合口感及味覺。

另蘿蔔粿仔湯、蘿蔔絲包子等,都是擁有安全食材保證的在地特色風味,成為遊客遊縱谷的美食首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