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不重視服務業 如何拚經濟?
2018-01-25 02:01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為發展人工智慧(AI),將在今後四年投入至少360億元,加上法規開放,要讓自動駕駛上路,並加速5+2產業創新,讓人工智慧和產業需求接軌。其中包括四年內培育2.1萬相關人才、找出利基發展項目、吸引國際企業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在5+2產業中選出20個產業發展100個以上的應用解決方案。

我們肯定政府重視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以及劍及履及的預算支援魄力;只是,政府從上到下、長年表達要拚經濟,卻只在工業或製造業相關領域看到魄力和行動;至於已占國內生產六成以上的服務業,除了口惠之外,迄今難見有效行動,令人擔憂。

影響國人薪資最重要的服務業,特別是商業服務業,長期低薪狀況難以改善,政府其實必須承擔相當大的責任。

攤開中央政府總預算,令人吃驚地發現,拚經濟喊得最響亮的這兩年,經濟部主管的預算竟然在總預算微增下,連續兩年下降:從105年的590億元降到了107年的548億元,占總預算比重也從3.0%降到2.8%。更有甚者,總預算中只拿3%左右在「拚經濟」,而「拚農業」的預算卻高達6.6%,顯然「全民經濟」沒有「老農選票」來得重要。若將國防預算16.5%加退輔會預算5.8%,當成「拚安全」的成本,那麼「拚安全」22.3%的預算,才是台灣最大的投入。以3%預算來「拚經濟」,只能是口號吧?

其次,在如此有限的預算中,政府「重工輕商」的心態一直存在。服務業目前占有六成就業人口,工業則有三成五,低薪勞工集中在商業服務業(即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物流等),理論上政府應多撥資源來發展這些產業,特別是提升這些產業雇員的生產力,才有助於雇主提高薪資。但是,政府卻長年將資源投入製造業,商業服務業獲得的挹注完全不成比例。

以新年度(2018)的預算而言,在經濟部的預算中,由技術處負責的科技專案預算高達160億元,超過半數(83億元)流向工研院,其他的若和技術無直接相關性也拿不到,所以效益還是流到製造和設計,而主要任務是對工業進行輔導的工業局預算也高達85億元。中小企業處雖有46億元預算,但26億元用來支持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其餘多半也是支持中小企業的科技運用。真正和商業服務業發展關係密切的商業司,預算只約10億元,而且泰半用於政府商業行政的電子化。

商業服務業的家數近80萬、占台灣企業總家數近六成,就業人口達300萬,是國人和入境旅客最常面對的服務人員;其生產力高低不只攸關自身薪資,也關係到國家聲譽和入境旅客多寡和消費。商業界希望成立「商業發展研究院」,讓它成為協助商業發展的「工研院」,只是成立迄今十年,政府完全沒有如此對它期許。以去年為例,經濟部對商研院一年的投入只有2.5億元,還不如對國防部所屬中科院的支援5.7億元,更別說對已經成立37年、羽翼早已豐滿的工研院近90億元的投入。工研院有6,000位員工,商研院僅有200位,待遇缺乏誘因、流動率偏高,難以累積研究經驗;商研院會計部門還以公務員方式對其考核,毫無智庫的彈性和自主。商研院成立雖已十年,距離設立初衷-有效提升台灣商業發展,還遙遙無期。

交通部對觀光旅館的品質,已經不懼艱難、使用星級評等而有效提升;但面對眾多餐飲業、零售業、個人服務業,經濟部卻只用寥寥可數、資源稀少的輔導方案交差,難怪商業服務業的服務水準和行銷管理能力普遍低落,跟不上跨國企業的入境競爭。如果行政院不能正視問題,調整資源配置、額外投入至少每年10億元到商業服務業的話,蔡總統3萬元基本薪資的「夢想」,恐怕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成為事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