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立秋處暑 上煎下煮 無雨最堪愁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11 23:57聯合報 何石松/大專教師(桃園市)


時序雖進入立秋,但似是了無秋意,且暑熱難當,台北高溫難下,所造成的熱傷害,已破兩百人,而且高溫仍會持續。

其實,這種暑熱,本屬正常,所謂「立秋處暑,上煎下煮,後面還有個秋老虎。」

今夏至秋,不只天氣炎熱,而且還會持續很久,所謂「立秋晴,一秋晴。」八月七日立秋是晴天,象徵整個秋天恐係晴多於雨,晴多於雨必多烈日當空,暑熱難當。君不見如今已是持續六天高溫,且無弱化跡象,對此高溫天氣,必然要有心理準備。

如此高溫天氣,實非無因。所謂「朝立秋,冷颼颼;暗立秋,熱到頭。」今年立秋時刻是在下午一至三時,亦可了解天氣變化與立秋的關係。尤其是「立秋無雨最堪愁,作物從來只半收。」「立秋無雨,百姓喊苦」,現在正是立秋節氣,卻一直都不下雨,炎熱難當,揮汗如雨,而且又擔心電力不足,恐有限電措施,又聞有水費欲調漲的氛圍,不是讓人喊苦嗎?

然而,立秋處暑期間,本是炎熱季節,心中有此認知,恐怕已有秋涼之意。因為,「大暑不暑,無米可煮;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夏秋之際的炎熱,本是自然,人類為了要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發現了自然界的奧妙,自有一番因應之道。

所謂立秋,是指陰意出地而始殺萬物,秋之言揪也,揪就是約束之意,時序進入秋天,雖仍似炎炎夏日,但七月流火,識者乃有九月授衣之舉。所以古代帝王才會在立秋之日有迎秋習俗;今雖不存,但精神猶在。如重視國防水利,要在秋天之際,「完堤防,謹障塞,以備水潦,修城郭,繕宮室」等,與今之民生建設,豈非不謀而合?

立秋炎陽,燠熱難當,城市綠化,其實更有降溫效果。古時春夏之際,禁伐木,無伐大樹;可惜今為避颱風之災,許多路樹,在暑假之前,被砍成電線桿一般,不只不美,還使得行人無避熱之所,居民無乘涼之處,鳥雀無法結巢安居,炎炎酷暑,豈能不會燠熱,豈能不受秋老虎之怒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