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現象學2.0」成形
2015-08-11 02:05:45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地表最強颱風在父親節前進攻台灣,國外CNN電視虛擬棚以倒著的台灣動態地圖說明,電視台分割各地災情的廿四小時影像報導,廣播則因有線電視斷線而發揮功效,傳統媒體在災害中發揮效力。

這次災情籠罩全台,另一股新媒體結合傳統媒體的態勢強烈浮現,「颱風現象學2.0」成形;各家電視台紛紛成立Line ID的災害上傳社群迴路系統,臉書「類爆料公社」擴張,「微災害」經由臉書的分享傳播,搶奪災害時視覺暫留,讓鄉民回報自家令人無言以對的颱風倒楣「鳥事」,互相取暖。

這次歪腰郵筒、機車被風捲起、七四七飛機前輪被風吹翹起、美麗華摩天輪如風火輪快轉等「萌」或驚人畫面,都是手機公民「記者」因好奇驚嘆,分享基因催化,加上科技環境成熟,這樣的畫面不必分鏡、沒有旁白OS,只要觸控手機結合社群APP分享,一個不需要電視台SNG高價連線、記者冒險外出的方式,絕佳影片就主動送上門來。

網路世代崛起,網友除了瀏覽颱風動態訊息外,還會再轉貼、評論,甚至重製KUSO,在網路上進行各種報導,而傳統媒體早習於追蹤網路社群即時花絮,搶時效性播出;以往媒體會影響閱聽人信服,但從現階段的使用行為,媒體反而常常被使用人行為模式影響。上次颱風泛舟哥一句:「颱風就是要泛舟啊,不然要幹嘛」回答,滿足了社群臉書氣氛的無厘頭預設答案,舊媒體似乎一步步被新媒體設局利用;一些藝人利用臉書或微博發言吸引記者追蹤,但新聞公布後,該人物又神隱,似乎也是被社群人物操縱新媒體所利用。

這股颱風現象學2.0氛圍,各媒體積極經營社群媒介,陸續增設APP平台,就是要創造內容元素的量,颱風在氣候時空壓縮中,這些送上來的關鍵字影片禮物,成為記者的好素材。在先傳先贏的思維中,大眾媒體處於動態風險的颱風眼中,極容易喪失新聞媒體守門把關與求證真偽的能力;要不就會減少外出探詢的觸角,如烏來山區失聯沒電沒網路的災民,因資訊落差無法回報,更加可憐。而颱風災情還較難造假,但許多糾紛、爭執、政治活動,若有網民社群造謠亂傳仿真畫面,更會造成影像的二次傷害。

網路社群與傳統新聞之間的化學反應,正在處於「化合」過程,傳統媒體似乎在消失原有穩固架構,與網路更加相似;颱風現象學3.0的未來,各類媒體將更加分解,或是消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