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挽救出口衰退必須對症下藥
2015-08-11 01:24: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財政部公布7月份出口年減11.7%,今年出口連續六個月衰退;經濟成長率從「望4」到「保3」,一路下滑到「拚2」,真是情何以堪。檢討之聲四起,促進出口之藥方滿天,例如大幅貶值、廢證所稅、停止加薪、前進印度等等,令人眼花撩亂。然而,若無法釐清經濟病灶,率然服下術士偏方,有可能耗費早已捉襟見肘的資源,卻又加重早已氣息奄奄的病情;關鍵時刻務必要撥開迷霧、認清方向,才能對症下藥、祛病健身。

事實上,這波出口衰退是全球性現象:數據顯示從今年1到5月,衰退最嚴重的地區是歐洲:法國衰退16.8%、義大利衰退15.7%、德國衰退14.2%,顯然是希臘金融風暴嚴重衝擊歐洲,加上石油價格下跌導致石化製品價格走低所致。這連帶打擊大量出口歐洲的各國:1到6月印度出口衰退16.0%、巴西衰退14.7%、馬來西亞衰退13.7%、新加坡衰退13.1%、印尼衰退11.9%。連競爭力極強的美國前五月也衰退了5.1%,大幅貶值的日本更衰退7.8%,顯然貶值也救不了這一波出口衰退。台灣上半年出口衰退7.1%,的確比韓國衰退5.1%、泰國衰退4.2%、香港衰退2.4%來得更差;但台灣在亞洲並非最差的,因新加坡掉了13.1%-身為亞洲重要煉油中心,星國此種狀況可以理解。亞洲國家能逃掉這波出口衰退的似乎只有中國大陸,它今年上半年仍有1%成長。但是,其進口值已衰退15.5%,下半年極可能也會步入出口衰退。

不少國家都會受到誘惑,想以貶值來迅速刺激出口。但是,國際間競相展開貶值競賽的結果,也是這波出口衰退的主要元凶;貶值帶來國內購買力減弱而讓各國民眾都減少進口消費,集體造成了國際間需求不足,也就是競相以「數量寬鬆」或直接干預匯市來貶值貨幣,想要「以鄰為壑」的結果卻造成大家都減少進口的後果,重蹈了二次大戰前的景象。台灣在這種遠近夾殺中,想避開出口衰退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待國際景氣逐漸恢復,才可能水漲船高地恢復較佳的出口。若目前不分青紅皂白,立刻祭出刺激出口的方案,又要花大錢找買主來台、花錢出國辦展、提出出口獎勵、對出口產業進一步租稅減免…,可能花了大量資源卻又得不到實效。

目前,要維持經濟成長,唯有回歸根本之道:促進投資和消費。我們提醒財經部門,過去的政策措施基本上都偏向出口,連投資和消費也都將腦筋動到為了出口的投資、為了賣給觀光客的消費,忽略了以本國為主體的投資和消費才是相對穩定、容易掌握的。其實,我們許多基礎設施還有投資改善的空間,但行政院說明年要擴大公共投資,但迄今卻仍未見相對吸引人的投資規畫,可帶來衍生的民間投資。舉例來說,在「每假必塞」的情況下,「第三條高速公路」早就有人提出;交通部也早以「提升濱海快速道路為第三條高速公路」回應,但迄今毫無動作,即便行政院要擴大公共投資的規畫,也不見這項可以有些影響的計畫。事實上,人潮帶來錢潮,有高速公路建設的話,沿線交流道就會有許多相關投資,鄰近交流道也會有新住宅區、新產業區的投資出現,值得列入新的公共投資。

本報經常提出,「生活服務業」是可以提振投資、帶動消費,提升國人生活品質的發展重點,但需要投入少許資源進行「等級評鑑」、增加「證照等級」來提供精進誘因,讓民眾確認其消費值得而敢於消費,但政府迄今「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除交通部在旅館業認證有所作為外,經濟部皆穩若泰山、不動就是不動。有這樣的部會,能夠指望服務業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