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建設 請用成本效益說服人民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28 02:34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全球各地科學家上周末「世界地球日」在倫敦、維也納、日內瓦、柏林、雪梨等全球500個城市集會示威,抗議政客們漠視科學,並呼籲各界支持及捍衛科學。1.5萬名科學家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集結,高舉著「讓科學再次強大」等標語,抗議美國總統川普大幅削減聯邦科研撥款、不信任科學研究結果、質疑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之迫在眉睫。他們認為川普總統被意識形態淹沒,其拒絕依照科學實證結果做出決策的行徑,甚至比拒簽「京都議定書」的小布希總統還要惡劣。
然而,幾乎就在同時,台灣出現了一套宏偉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雖然安上了冠冕堂皇的稱謂,但觀其內容,竟是要在八年內耗用國家近兆元的預算,投擲在沒有成本效益和環境衝擊分析的「不科學」建設大案,且是在承平時期卻以不列入政府累計負債、故不受「預算法」債務限制的巧門模式,豪情萬丈地「一擲兆金」,可說是對全球科學家的示威,狠狠打了一大巴掌。
在全球景氣不佳、經濟遲滯的現狀下,以較高的政府投資來帶動民間投資,任何對經濟學理稍有認知的人都難以反對。這也是在國際間以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成效不佳後,國際機構都支持的財政政策;而具有較大連鎖效果的基礎設施投入,更是各國重視的主流措施。
然而,任何公共建設要能夠發揮效益,必須有「成本效益分析」的認可,確認其具有「可行性」之後,才能具體投入,以免變成投資虛耗的「蚊子工程」。過去的失敗案例不勝枚舉、血跡斑斑,做為一個在國際間被視為「富裕經濟體」的台灣,若連這點常識性的要求都做不到,不僅可能衍生無窮後患,而且還會貽笑國際,豈能不慎?
就理論言,所謂「前瞻」,就是要預期未來(可能是30年後)的世界是何種面貌,在其中生活所需的先進基礎建設(包括硬體和軟體)是什麼,而台灣可能會缺乏什麼,所以目前應該積極投入什麼建設。若缺乏對未來的想像和預期,是不可能提出一套足以稱為「前瞻」建設計畫的。例如,如果預期未來的公共運輸會是四通八達、極為便捷的大型無人駕駛電動巴士,那麼目前的固定軌道運輸系統可能會逐漸沒落,那麼就不宜大力投入金額龐大的軌道運輸建設。特別是在少子化趨勢下,運量不足時將無適當的「自償率」來認可這種投資。然而,台灣竟然在這個號稱「前瞻」的基礎建設計畫中,完全沒有前瞻性和邏輯性,只是拼拼湊湊各地方政府主觀認定其所需要的基礎建設;如此龐大的交通建設,其「自償性」如何卻完全付諸闕如。這種建設唯一可以保證達到的效果,就是沿線土地、房產必然上漲,設站地點周邊更是寸土寸金,可以成為「炒地皮」的最佳政策工具。
蔡總統26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聽取前瞻建設中的水環境專案報告後,認為國家發展沒有藍綠、建設沒有黨派,「這不是債留子孫、是投資台灣未來」,期待行政部門進行全面溝通,面對社會質疑提出資訊、做充分解說。的確,若是好的建設,社會理應全力支持。然而,如果是不科學、反科學,或者是偽科學的「假投資、真牟利」,那就必須在真正投入之前,全力防堵其浪費社會的鉅額公帑。
雖然政大一位地政教授已認定前瞻建設將重複過去錯誤,以浮濫徵收和強制迫遷來製造不公,但我們不願如此悲觀,仍寄望行政院在前瞻條例通過之後,仍然要以嚴謹的成本效益和自償性研究,矯正缺失、淘汰冗案;並且,對於真正前瞻的軟硬體建設應進一步研究,讓真科學取代地方諸侯的利益爭奪,也讓已經被國際社會認為先進的台灣,展現出前進和科學的態度和品質。
公告版位
- Apr 28 Fri 2017 16:06
前瞻建設 請用成本效益說服人民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