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二八流的血 不是正義者的胭脂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6 04:27 聯合報 周伯戡/台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台北市)


發生在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直到今天,仍是最撕裂台灣人心的政治事件。

即使廿年前成立了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把總統府前的公園改名為二二八紀念公園、設立了二二八紀念館、賦予二二八此日如同國家誕生日(國慶日)的地位、以基金會或政府為名進行各種的研究、出版,迄今仍不能撫平在這土地各族群人受創的心靈。

蔡英文日前出席二二八紀念會時說,要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我相信多數的人懷疑她是否做得到。正如馬克吐溫說:「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關心二二八事件的人絕不無知,每個人都有認識此事件的知識來源,也有自己論斷的立場。

在人文、社會研究的領域裡,沒有一個人的研究結果完全不受批評。二次大戰期間,中、日、台的人民帶著不同信念、國族思想、與種族偏見,在不同的政治體制中,參與了戰爭。因此,我們更不樂觀的認為,在戰後發生在台灣的這個悲劇會有一個為多數人信服的「真相」;我們現在仍沒有從二戰的陰影中走出。

然而,如何處理二二八事件成為未來台灣發展的關鍵。台灣剛經歷一個歷史時刻,在中國戰場抗擊日本侵略軍、在台灣主政超過七十年的國民黨,徹底成為在野黨。

我們欣見,沒經歷過二戰,也沒經歷過二二八事件,但有良好的人文社會學術訓練的蔡英文當選總統,並且承擔重新處理這歷史悲劇的責任。她的工作將更艱鉅。儘管如此,當時流的人血,不論是誰的,那個族群的,不能成為後來伸張「正義」者的胭脂。

台灣多元、多族群社會能否和諧的繁榮下去,就看這歷史的創傷如何治療,我們衷心希望她能完成。



聯合新聞網粉絲團 隨時上線都有新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