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月光惡意併購 矽品上千員工上凱道
2015-11-15 03:03:34 聯合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25%股權,成為矽品最大股東,昨天矽品自救會號召中部員工和鄉親約3千人走上凱道,高喊反日月光惡意併購,並呼籲政府立日月光條款,防堵惡意併購。

矽品自救會昨天上午號召新竹、台中和彰化員工及鄉親眷屬北上抗議,環保律師柯劭臻、社運人士鄭村棋、彰化縣立委參選人黃秀芳和台中市立委楊瓊瓔都到場相挺。抗議訴求除了要求政府重新審查日月光公開收購說明書,也呼籲主管機關審視日月光收購矽品的資金來源正當性,並訂定防止惡意併購的日月光條款。

矽品自救會表示,日月光以純財務投資名義公開收購矽品股權,但公開收購期結束不斷干涉矽品經營,可能涉及詐騙小股東參與應賣。矽品股票在日月光宣布公開收購前,曾遭瑞銀和花旗等外資券商不合理進出,在股價低檔又湧現大量買超,質疑有內線交易,未來恐重演日月光對環電裁員和下市情況。目前自救會已針對內線交易蒐集資料,昨日向金管會檢舉,金管會允諾調查。

面對矽品員工抗議,日月光回應表示,日月光深耕台灣半導體業超過30年,旗下員工數由約2萬5千人增加到超過3萬6千人即可驗證。日月光目前僅為矽品股東,未進入矽品董事會參與公司經營決策,本次以公開、公平、透明的公開收購方式,以溢價購買矽品股權,符合日前依法在公開收購說明書的揭露內容。

日月光強調,此次公開收購矽品股權目的在尋求雙方合作機會,因應全球競爭加劇和半導體業整併日益明顯的情勢,且公開收購完成後,日月光多次致函矽品,希望矽品認同日月光尋求展開合作的理想,期盼在合乎法令和維護股東及員工權益下,攜手為台灣經濟和封測業競爭力努力。

鴻海27項專利 19日拍賣
2015-11-15 03:03:35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鴻海(2317)將在11月19日在全球最大的專利經紀平台ICAP,拍賣27項專利組合。鴻海希望藉由透過專利貨幣化,幫助集團將長期投入研發的成果轉換為實質財產。但鴻海並未透露這次專利拍賣能為集團帶來多少進帳。

據鴻海在ICAP平台上揭露的待拍賣專利,包括數位音樂、影像處理、網路數據、光電模組、導航系統、影像等等各式各樣的專利。這也是國內企業在國際上最大規模的專利出售計畫。

ICAP統計,鴻海富士康集團擁有超過6.4萬項專利核准數,排名全球前20名,每年研發資金投入逾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鴻海表示,新增專利數量在過去這一年來已下降不少,未來將「重質不重量」,不再追求數字成長,而是優先考慮市場價值,追求品質的提升。

前鴻海法務長、現任賽恩倍吉科技顧問董事長周延鵬,現在專門處理鴻海國際性的智權業務。他表示,計劃成立全球首創的「智慧財產權交易所」,規劃明年上半年推出,結合互聯網的概念,要打造成為「智慧財產界的淘寶」。

周延鵬也是專利雲平台「中台專利雲」公司創辦人,他說,智慧財產交易所就是要讓智慧財產權能系統化運作,如同股票交易,結合互聯網、智慧財產權與投資併購等三大內容,用大數據系統促進智慧財產權貨幣化。

智慧財產權交易所將找尋更多國際企業加入。鴻海持有賽恩倍吉集團51%股權,目前鴻海集團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主要委託賽恩倍吉處理。

華碩強攻印尼 辦體驗會
2015-11-15 03:03:36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華碩預告,19日將在印尼雅加達舉辦ZenFestival千人體驗會,由執行長沈振來領銜發表第二代Zenfone系列新機並與粉絲互動。市場預料,五大系列新機將現身會場。

華碩印尼ZenFestival是繼哥倫比亞、北京等地之後,在第4季召開的第三場新機體驗暨發表會活動,印尼當地宣傳以閃亮的Z字降臨古蹟,相關訊息在當地ZenTalk粉絲團與臉書持續更新、推特社群陸續有粉絲炫耀拿到的入場門票。

華碩第二代Zenfone正加速衝刺與鋪貨,目標第4季手機出貨700萬支,季成長27.3%,將挑戰單季新高,也是最具爆發力的產品線,印尼市場是東南亞第一大銷售市場,將扮演推動成長的引擎之一。

據華碩統計,在印尼深耕市場超過十年,已在筆記型電腦、主機板以及顯示卡市占拿下第一,智慧機市占也位居前二大。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日前透露,華碩目前在印尼手機排行僅次於三星,大尺寸機種獲得當地粉絲追捧,趁勝追擊召開體驗會推新機。

另一方面,印尼在工業新政策主導,4G LTE手機於8月開始須由當地生產製造,引發品牌廠華碩等從半組裝轉向全面當地製造需求。

大數據攻心計 精準行銷
2015-11-15 03:03:36 經濟日報 董奕君

分享當社群媒體分享照片及動態交流成為連絡故舊,或展現自我的主要媒介、網路平台購物取代人擠人的實體商店,或是藉遊戲或影音應用打發閒暇時光時,不難發現消費者接觸媒體的形態已改變,從傳統媒體過渡到行動化平台。
另外,用戶使用App時,透露出的個人偏好及使用紀錄,也可透過雲端回傳給開發商或平台業者,做為未來精準行銷的依據。「行動化」及「個人化」已成為媒體行動化後的趨勢,也是廣告主瞄準行動廣告的主要原因。

傳統媒體逐漸被新興的非傳統媒體取代,社交媒體、購物平台,甚至免費或付費下載的手機遊戲及各商家的品牌App,都逐漸滲透進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Twitter用戶經常透過特定地點的打卡、關注特定品牌的粉絲頁、回應轉發某些品牌行銷的貼文,不自覺將個人喜好或部分資料曝光於雲端上;而Amazon身為線上購物平台,則將消費者的購買商品偏好、模式及頻率等,隨著每筆的消費註記於雲端的資料庫中。

其中,Twitter的特點在於推文與時事新聞連結度高。例如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使用三星手機與得獎演員自拍,眾星雲集的照片就開始在社群網路上如病毒般風傳。

在行動廣告的服務上,Twitter在「提升品牌認知」的廣告效果上有四種產品,分別是Promoted Accounts(增加Twitter上的品牌帳戶跟隨者)、Promoted Trends(在討論首頁上增加品牌關鍵字的曝光度)、Website Cards(吸引用戶點擊外部商品網頁)、App Cards(增加應用下載量)。

「增加客戶互動」則有兩種:單篇推文行銷特定活動,以及得到客戶連絡名單。Twitter提供行動廣告服務優勢在於,先吸引用戶注意力,再透過社交媒體,將其導引至可參與回應的活動貼文。使用者在社交平台上的用意,是希望加入群眾討論或是與朋友對同一話題交換意見,Twitter把握這種特性,鼓勵用戶轉發、回覆及於貼文上標記朋友的名字等方法擴大該廣告貼文的觸擊效果。

Twitter的收益來源除一般CPM或CPC曝光及點擊計價,也出現與其他行動廣告廠商不同的收費模式。例如計算每增加一帳戶跟隨者所採用的CPF(Cost Per Follower)、依據互動成效(唯有用戶轉發、收藏、展開、點擊、回覆推文時才計費)的CPE(Cost Per Engagement),以及客戶留下聯絡方式才收費的CPL (Cost Per Lead)等。

Twitter能成功吸引廣告主,還有就是透過大數據應用,將用戶在Twitter上的追蹤偏好歸類,以推送客戶可能有興趣的廣告貼文,提升廣告成功的轉化率。Twitter併購GNIP以增強數據蒐集能力、Locomatix以分析用戶定位資料,就是為能更詳盡分析其2.88億用戶背後所代表的海量資料,並與廣告主合作的契機。

Amazon具備的優勢則在於完全掌握會員購物留下的相關紀錄,從商品種類、購買頻率、接受的價格區間到瀏覽紀錄,巨大的第一手資料庫可精準得知會員「願意花錢在什麼樣的商品上」。此種優勢讓個人化程度高的行動廣告有更好的準確行銷基礎。

Amazon主要提供兩種廣告,第一種為展示型廣告,又分為兩種不同形式呈現;一種是以橫幅或商品方塊的形式將品牌及商品出現在行動版的Amazon首頁、商品介紹頁、交易頁、交易完成頁;另一種是以全螢幕或插屏的方式,在平板、智慧型手機及Kindle閱讀器上展示。此種展示型廣告主要希望達到增加品牌認知、提高商品曝光度的廣告效果。還有CTA廣告(Call-to-Action Ads),這是在廣告圖塊附上鼓勵購買的文字連結,導引消費者直接進入購物流程的廣告。(作者是資策會MIC執行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Netflix征戰東瀛 搶追劇商機
2015-11-15 03:03:37 經濟日報 簡祐延

分享以《紙牌屋》聞名的線上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在面臨美國市場漸趨飽和下,逐步向海外市場拓展業務。為達成2016年底布局全球200個國家的目標,採取「先歐洲、後亞洲」的策略,日本是進軍亞洲市場之首站。美國線上影視平台已有Hulu率先於日本搶灘,Netflix與Amazon緊接在後。
Netflix持續改善使用者經驗,並基於巨量資料分析之應用,來加強內容推薦系統,根據用戶觀賞喜好、即時提供真正需要的內容,以提升用戶滿意度、進而擴大相關業務。

Netflix為提高日本市占率,加強與日本內容業者合作拍攝原創內容、與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建立數位家庭客廳娛樂系統,並透過低價策略,吸引日本軟銀用戶付費訂閱Netflix的加值服務,創造Netflix用戶專屬個人的觀看體驗,未來可能採取類似策略,在南韓、新加坡、香港與台灣展開線上影視串流業務。

Netflix除於日本地區推出《馬可波羅》、《夜魔俠》等自製劇,亦嘗試推出在地原創內容,如與富士電視台合拍全新實境節目《Terrace House》和電視劇《Atelier》,在日本及全球50個國家地區播出,這是Netflix首次與海外公司製作在地內容。

另外和日本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吉本興業合作,翻拍「芥川賞」得獎小說《火花》等原創節目,預定2016年在日本獨家線上播映,並搭配日文字幕,落實內容在地化策略。

Netflix看準日本網路普及率高且各式聯網裝置推陳出新,提供日本用戶於連網環境下,隨時隨地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腦、遊戲機、智慧電視和電視機上盒觀賞電視劇與電影。Netflix系統也會記錄用戶的觀看歷程,當用戶透過其他裝置收看時可接續播放,因此「跨裝置播放」為其特色之一。

在客廳娛樂布局上,Netflix和Toshiba、Panasonic、Sharp和Sony四大製造商合作,在新推出的4K電視遙控器加入「Netflix 專用按鍵」,供用戶輕鬆切換訊號來源,提高收視便利性。

日本、TBS、富士等無線電視台長期提供免費且高品質的電視節目,因此民眾付費收看影視內容的意願相對較低。Netflix為因應市場趨勢,在日本推出標準畫質、高畫質與4K超高畫質三種訂閱方案,最低收費為650日圓(約新台幣175元),較美國低。

出版迎數位風潮 快抓緊3趨勢
2015-11-15 03:03:38 經濟日報 彭采薇
紙本媒體衰退的議題至少已有十年之久,紙本讀者流失、媒體停刊、遭低價出售、紙本廣告營收下滑、廣告主預算移至數位管道,早已不是新聞。隨著行動裝置崛起,全球的數位環境已經邁入新的階段,媒體掌舵者必須面臨三大趨勢。

趨勢一:行動優先

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千禧世代已占美國勞動力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消費內容的方式跟X世代很不一樣,有七成主要透過網路得知新聞消息,更有六成三的人在社群網站上看見新聞,網路資訊已成為閱讀題材主要來源。

千禧世代大多數不習慣特地造訪新聞網站、看電視新聞,或沒有大量閱讀新聞的習慣。在內容消費層面,相對於花錢購買、訂閱內容,此族群更傾向為娛樂內容付費,例如數位電影、影視、音樂、遊戲與其他類的應用程式,不過對於新聞內容的付費意願很低。

此外,千禧世代傾向花更多時間透過手機瀏覽社群網站,經過社交過濾的新聞題材、輔以即時討論的社群功能,遠比新聞網站來得有吸引力。預估在手機內的通訊App將是下一個各式內容上架的戰場。

趨勢二:社群策展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群網站崛起後,社群與內容逐漸成為無法分割的一體兩面。當社群規模達擴大,數以萬計的使用者自創內容(UGC)成為社群網站的最大資產。

最初的網路平台通常以單一功能切入市場,可區分為社交屬性或內容屬性,前者主要功能為人際互動,例如社群網站「Facebook 」,後者主要是提供內容資訊,例如新聞媒體網站「紐約時報」網站。

然而,順應著內容與社群匯流的趨勢,兼具雙重功能的社群策展平台崛起。社群策展平台與大眾出版媒體平台不同之處在於,網友可以參與內容的編輯撰寫,且這類UGC內容幾乎占八、九成內容,網友參與內容編撰的程度相當高。

社群策展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如歐美最大的免費小說閱讀平台「WattPad」、中國大陸知識青年熱愛的問答社群平台「知乎」,以及矽谷科技圈熱愛的新產品排行榜「Product Hunt」。這些策展平台的營運模式,已翻轉內容產製的方式,皆是在網站上有討論度後才發行、有知名度、評價優良後才出版成書。這也扭轉過去產品獲得知名度「首先都是經由媒體報導」的流程,有時候大眾媒體容易忽略的冷門產品,反倒藉由這樣的群眾策展平台熱門起來,獲得媒體青睞。

趨勢三:人工智慧

Storyful創立於2010年,2013年被全球最大媒體機構新聞集團併購。其運作方式分為四個步驟:第一,利用資料探勘挖掘出社群訊息中有價值的資訊;第二,專業編輯團隊利用傳統的新聞查證技巧與數位科技驗證事件可靠性,包含內容來源、日期、發生地,補充上傳用戶的聯絡資料;第三,將消息授權給媒體機構,並確定所有的內容都是合法可利用的;第四,Storyful支援潛入內容管理系統(CMS)與跨裝置,讓消息以最快方式傳達給顧客。(作者是資策會MIC執行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資策會MIC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成立於1987年,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及趨勢研究,以「領航亞洲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專業智庫自期,扮演「政府智庫」及「產業顧問」角色。

國人手機上網時間 冠全球
2015-11-15 03:03:39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image
圖/記者黃晶琳
分享人們使用手機打語音電話及傳付費簡訊的次數持續下滑,透過手機溝通的習慣改變,雖然電話少打了,許多研究發現,用戶卻和手機黏得更緊。
智慧手機普及率提升,以及即時通訊軟體應用日漸成長,取代人們透過打電話的溝通方式,就連手機通話分鐘數也下滑。

NCC資料顯示,台灣行動電話每年通話分鐘數從2012年的434.8億分鐘高峰逐年衰退,2014年降為316.6億分鐘。

整體行動電話、市內網路電話、長途電話及國際電話等通話分鐘數也是自2012年高峰開始下滑。

此外,簡訊則數也從2012年的85.4億則,降為2014年的48.29億則,以每年降幅超兩成的速度衰退。

不過,Yahoo奇摩提供市場調查機構Millward Brown在2014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每天手機上網的時間高達197分鐘,超過三個小時,手機上網時間為全球之冠,也較全球平均手機上網分鐘數的142分鐘,多了近一個小時。

相較之下,大陸民眾每天手機上網時間排名全球第七、約170分鐘;香港排名第14,約162分鐘;南韓排名第20、144分鐘。

此外,台灣民眾追求行動上網速度快、上網服務要吃到飽,也讓台灣4G服務推出之後,創下4G資費全球最便宜、全球僅台灣有4G上網吃到飽、民眾每月行動上網傳輸量平均用量高達14G等四項全球紀錄。

去年台灣4G服務上路,預計今年底全台4G用戶將達1,100萬,4G用戶普及率達48%,4G用戶普及率成長速度也居全球之冠,這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石世豪相當引以為傲,直說希望以此績效,在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上,拿下大獎。

資策會創研所FIND團隊報告指出,分析台灣的4G用戶使用智慧手機的行為可發現,撥打、接聽電話,即時通訊聊天/通話、連結社群網站是前三大主要應用。

同時,交叉分析3G與4G行動族群使用行為,4G智慧手機使用行為方面,收發e-mail,查詢地圖與導航,手機訂票、玩手機遊戲,及查詢商家資訊,是成長最快速的應用。

資策會創研所FIND團隊也提到,行動工作、行動搜尋等具功能性及快速連網等,相關大容量頻寬需求的使用行為,是4G使用行為意願的主要考量因素,建議電信業者未來進行4G配套方案規畫時,應著重於商務加值的行動應用服務。

消費透視鏡/通訊費用 逐年上升
2015-11-15 03:03:40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image
分享行動裝置愈來愈普及,國人的通訊費也逐年增加,2014年平均每人每月通訊費達712元。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隨著社經環境變遷,行動裝置也不斷推陳出新,現在人手一機的情況非常普及,甚至有些人有二到三個門號或手機,通訊費金額的增加反映國人這方面的需求成長。如果以一家三口計,平均一個家庭通訊費超過2,000元。

主計總處每年公布家庭收支調查,其中通訊費金額逐年增加;2010年每人每月平均通訊費不到600元,去年則達712元,每年以2%至5%的比率增加。

家庭收支調查中,通訊類原細分「個人通訊工具之購置」、「個人通訊設備使用管理及保養費」及「其他通訊費」,不過主要消費都在其他通訊費,因此近年便僅公布統整後的通訊費金額。

從事服務業的台北市民眾陳先生表示,這幾年他自己的手機費率確實愈來愈高,近期3G換成4G又調升話費,現在每月手機通話費為1,360元,但有時候還是會超過。

新北市莊先生則說,他工作地點多有無線網路,平常電話只拿來聯絡使用,每月話費多在400元上下,所以國人平均起來每人每月通訊費712元,聽起來滿合理的。

電信業開財源 拒當「笨水管」
2015-11-15 03:03:42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電信業者因應傳統語音及簡訊收入下滑,積極另謀生路,近年除了推動行動上網服務,提升非語音服務,更大搞花樣留住用戶,衝刺音樂、遊戲等加值營收。

電信業者使出渾身解數改變經營方向,業界預估,今年台灣電信業來自非語音營收將首度超越語音營收,出現「黃金交叉」。

今年電信三雄瞄準智慧家庭及OTT(「Over The Top」的縮寫,是指架設在網際網路或電信網路上的服務)影視服務,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將推出相關服務,要擺脫只提供資訊流通管道的「笨水管」角色,衝刺加值服務。

電信業者營收來源,以語音通話服務收入及非語音服務為兩大區塊,非語音的「行動數據通信服務」收入則包含行動上網、加值服務等服務收入。

隨著智慧手機普及,行動上網需求大幅成長,近年電信業者推出的行動上網服務,所帶進的行動數據通信服務營收呈現快速成長,逐漸成為營收主要來源。

2005年台灣推出3G服務,行動數據通信服務占整體電信服務營收僅約4.4%,隨著智慧手機問世,推升行動上網需求快速成長,2010年占比突破10%,2014年更提升到39.5%,成為電信業者營收成長的主動力。

業者看好,今年行動數據營收將與傳統語音服務營收呈現黃金交叉,非語音行動數據營收貢獻營收比重將超越五成,超越傳統語音服務營收。

就個別業者來看,台灣大橫向整合及策略合作包含有線電視業者凱擘、電子購物及購物台業者mom購物及富邦金控等。中華電信除了跨網路及平台整合,也積極切入電子商務及加值內容,例如中華優購、智趣王及導航王等。遠傳則與時間軸合作,打造friDay品牌,推出行動商務及內容服務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