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黎恐攻/後現代越戰…全球皆戰場
2015-11-15 02:22:50 聯合報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台北市)
image
恐攻 季青
分享法國巴黎發生恐怖攻擊,這是法國介入反恐戰爭以來,受到最大的一次後座力反彈,不得不讓世人重新省思,以反恐為前提構築的全球治理秩序,是不是走到了盡頭?而台灣以依附美國,唯華府是聽的唯一朝野共識,是不是應該改弦更張?
伊斯蘭國刻意利用公然虐殺與婦孺不饒的種種殘忍作為,有效激起國際輿論的髮指,從而加深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並在升高的衝突中,凝聚基本教義派的向心,動搖世俗政權的統治正當性。

向伊斯蘭國宣戰的歐美強權,除了偶爾獵殺一兩位伊斯蘭國幹部,利用媒體渲染戰功,騙取國會撥款自肥之外,實則毫無進展。

法國在反恐作戰中,充滿混水摸魚心態,從一開始看似模棱兩可,到後來藉機滲入利比亞,攫取能源暴利,再配合介入敘利亞,順便利用輿論譴責俄羅斯與中國袖手旁觀,以大義凜然之姿態,掩飾自己難登大雅之堂的齷齪算計。

相較於北京堅持不干預政策,雖遭外界譏諷是為了石油天然氣,最後看出,其實根本是法國在利比亞坐收漁利。

伊斯蘭國在歐美聯合打擊下,延續各地恐怖主義所仰賴的強烈仇恨,因此更加防不勝防。

早在九一一後就曾預言,世界範圍的後現代式越戰即將爆發,一個沒有固定戰場,也沒有固定敵人的世界大戰,正在無形中展開。可是,在這樣的所謂全球治理形勢中,華府毫無戰略警覺地自以為掌控大局,進而採取再平衡的亞太軍事部署,企圖遏制中國和平崛起。

莫說華府四面作戰,看似得意洋洋,連新進解禁的日本自衛隊也磨刀霍霍,準備好在反恐戰爭中一試啼聲。如此這般掉進伊斯蘭的文明對決圈套,刺激聖戰士遍地開花,其反作用力遲早也要撞擊日本。

近代日本原本已演化成一個充滿好奇的文明,曾幾何時,又為了恢復虛構的世界性而想要囊括亞洲,收服中國,卻因力有未逮,如今不惜與美國許了浮士德之約,恐難免後患。

西方媒體營造的反中嫌習氣氛,台灣當然照單全收,朝野參選人忙不溜丟向華府交心,可望勝選者,甚至要把台灣與美、日綁在反中聯盟裡。反觀北京,在西方媒體不屑訕笑中,勉力自為,而在一帶一路的藍圖中,水到渠成地嘗試另一條以雙邊經濟命運共同體為基礎,以多邊資源同享為方法,緩解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孿生連帶,營建不同文明交流共存的自發機制。

誰能想到,法國在利比亞大捷,但釋放的在地能量,竟然最終遭致巴黎之爆?反恐戰愈反愈恐的明證,對兩岸而言都是警訊。

對北京,即使伊斯蘭國不以北京為敵,但伊斯蘭世俗政權與中國的密切交往,以及恐怖活動隨分離主義擴散的可能性,絕非圍堵壓制所能緩解。

對台北而言,依附在以暴力維繫的美國世界秩序中,歡迎日本軍事再武裝,不如轉換跑道,尋覓其他的世界秩序軌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