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新北投車站 七星公園開幕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1 23:26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台北報導



漂泊26年的新北投車站終於返鄉,昨在北市七星公園開幕,然而歡慶聲中卻夾雜著抗議,有文史團體不滿重組工法、材料,以及與車站原址不同,高舉海報譏諷是「樣品屋落成」,北市副市長陳景峻也不耐回應「該適可而止了」。
73

漂泊26年,新北投車站終於返鄉,落腳捷運新北投站旁的七星公園。 記者林伯東/攝影
74

北市副市長陳景峻(右五)與出席貴賓們為新北投車站懷舊時刻鐘揭幕。 記者林伯東/攝影
1916年4月1日啟用的新北投車站,1988年因捷運新北投站工程遭拆除,移往彰化台灣民俗村重建開放參觀,民間團體為迎回車站,多年前開始奔走,終於重現這座日式木構造車站。陳景峻、立委吳思瑤昨上台分享車站從離鄉到返鄉的艱辛歷程,在地音樂人陳明章、地方民意代表、里長及百歲人瑞也都到場,見證歷史性一刻。

但在場外,「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人士高舉海報抗議,指責市府無視「原址」復舊訴求,「閃亮」的車站更是「新材多過舊料」、「百年風華,全新拼裝」,高喊「車站還沒回家」。

75
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批評新北投車站施工品質粗糙。 記者林伯東/攝影
對此,陳景峻表示,修復方式符合文資法與聯合國標準,而車站原址已是大馬路口,只好在距離原址50公尺處重組。面對文史工作者抗議,他說「該適可而止了」。

儘管民團抗議,但昨天參觀人潮眾多,須排據領號碼牌才能進入參觀。站內陳列著便當盒、包巾等衍生商品,還有破損的老虎窗、建材卡榫、舊車票等。
76


「新北投火車站的別離與返鄉」特展。 記者林伯東/攝影
77
新北投車站內部空間進行「別離與返鄉」特展。 記者林伯東/攝影
文資會委員詹添全表示,周邊預計會再加入月台、鐵軌、車廂,已在規畫中。

文史工作者


文資團體抗議新北投車站 副市長陳景峻:應適可而止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1 16:43中央社 台北1日電
53
新北投車站昨天舉行開幕儀式,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在場外抗議,批評施工品質粗糙。 聯合報系記者林伯東/攝影
重組的「新北投車站」今開幕,文資團體卻抗議站體像「樣品屋」,且未建在原址。台北市副市長陳景峻說,北投居民都表明希望重現,並選擇車站後移方案,文資團體應適可而止。
他說,和文資團體溝通多次,但他們堅持把車站放在路口,這會影響民眾安全,重現車站是北投居民的回憶,「一定要聽文資團體的話,才符合歷史嗎?我真的不以為然」,且當地北投居民和里長都希望重現車站,並選擇車站後移方案,但文資團體卻認為應放在原址,「應該適可而止」。

台北市文化局下午在新北投捷運站旁的七星公園前舉辦「新北投車站再現風華」活動,陳景峻等人出席。

陳景峻致詞時說,歷經10多年爭取、2年重組選址,因居民支持讓新北投車站重組工程順利進行,車站啟用後將介紹北投人文、歷史等,未來規劃推動北投生態博物園區計畫,車站將透過社區自主參與共同經營。

陳景峻致詞時,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等成員在會場外抗議表示,新北投車站返鄉變車站移位,還淪落成公園「文創商品」,先前就提倡車站應設在路口的「原址」。

聯盟說,有地方業者和里長,想把車站移至原址50公尺外的公園,盼可串聯車站和商場間的動線,市長柯文哲為討好在地勢力,用公聽會擺平爭議,且重組新北投車站施工品質粗糙,像「樣品屋」。

陳景峻會後受訪時表示,北投居民對新北投車站是接受和期待,且文資保存符合聯合國文資保存法規定,因曾2次拆遷和組裝,有些建料已不勘使用,但有72%是使用舊料,重組車站完全符合地方情感。

柯文哲

文史工作者嘆:蓋成四不像 新北投車站根本沒回家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1 07:54聯合報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54
新北投車站返鄉重現風華。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百年建築「新北投車站」歸鄉重組,今天亮相,但挨批材料、選址、工法全失原貌。北市府文化局回應,新北投車站返鄉最重要的意義是象徵地方爭取文資保存成果,過程以最高文資建物規格辦理,修復也盡力保存原貌,獲文資委員審查認可。

前文化大學教授楊重信說,開幕對他來說是車站「告別式」;「車站根本沒回到家,停在家門口五十公尺處」,選在距原址五十公尺處重建,連月台和軌道都沒有。

楊重信說,老車站拆解過程粗暴,原木材放置地點一變再變,造成折損率高達八成,只好用新木材重建百年老車站;老車站沒用一根釘子,重建卻用一千五百根,木頭顏色也不對,未來要取得文化資產身分困難。

文史工作者蕭文杰說,當初奔走要讓北投車站回家,結果反而把老車站推入火坑,若老車站沒回台北,現在只是孤零零在彰化,不會變成「四不像」;把車站蓋得像樣品屋,選在四月一日愚人節開幕,簡直是鬧劇。

文化局表示,新北投車站七成使用舊有建材,其餘在彰化拆解運送前就已破損、腐朽,回收用於文化教材解說、介紹古早工法;車站原址部分已成中山路、光明路等道路,綠地腹地小,恐影響交通,選在七星公園重建,可供民眾遊憩。

文化局說,新北投車站依聯合國文化資產修復標準組裝,已恢復建築物身分,即將申請文化資產;依文資法,為了防震、防水、增加使用年限,必要時可用現代科技、建材補強;木材顏色不一則是根據「奈良宣言」循舊有工法、技術、材料修復,自然會產生材料色差。

文化資產﹒文化局﹒文史工作者
延伸閱讀

百年新北投車站 返鄉重組開幕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1 07:54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台北報導

55
「新北投車站」修復重組,今天開幕。 記者翁浩然/攝影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了!」漂泊廿六載,百年建築「新北投車站」終於在北投七星公園完成修復重組,今天開幕,重現居民珍貴回憶。十四年前發起讓車站從彰化返鄉的北投區長安里長陳章生說,老車站在愚人節重生,真的感謝「天公疼憨人」。

新北投車站一九一六年四月一日啟用,是北淡線新北投支線終點站、北淡線最後一座木造車站。一九八八年因捷運新北投站工程遭拆除,移往彰化台灣民俗村重建開放參觀。

六十三歲的陳章生,因為到民俗村旅遊時看見從小陪伴長大的新北投車站「很孤單」,開始與地方文史工作者、民代籌畫,二○○三年在里民大會發起車站返鄉運動,但被當成瘋子,車站返鄉也被嘲笑為「不可能的任務」,還一度因台灣民俗村不願出售,準備自行仿造老車站。

陳章生說,沒想到後來引起居民共鳴,形成共識,各級民代和市府也開始協助。

四十五歲遊客洪飛弘說,當年就讀復興高中,曾搭過北淡線不少次,直到高二車站列車停駛,回老家彰化時到台灣民俗村「探望」老車站,想起不少回憶。

新北投車站今起對外開放,北市府文化局和居民舉辦開幕踩街,連續慶祝三天,車站衍生商品也正式開賣,車站修復過程則透過特展呈現,說明車站故事及社區爭取返鄉的歷程。

新北投車站屋頂採用古早的銅板瓦,周邊景觀加上石磚鋪面,外觀可看出顏色深淺不一的新舊建材,站內展出老式車票、已破損的老虎窗和建材卡榫等,盼讓民眾重返當年木造車站建築物印象。

特展收錄民眾對車站的回憶及新鮮趣聞,並放映一九八八年新北投車站的「最後一班列車」影片,陳列當年公民參與、居民發起車站返鄉、民間與政府合作等珍貴畫面。

文史工作者﹒捷運﹒文化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