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冷境」中,更需冷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2-05 02:11聯合報 李菁羽/兩岸問題研究者(高雄市)

聖多美普林西比與中國建交,加深台灣外交困境。 中新社資料照片
兩岸近乎冷對抗的處境,感受最深也最憂心的,當然是台商及關心兩岸者,從年前尾牙到年後春酒,「兩岸如何突破『冷境』?」成為話題,也讓大家冷靜思考,兩岸應何去何從?
一、筆筒的聯想
大陸網民熱烈討論對台應該「文統」或「武統」?也成為兩岸人士聚會聞聊的話題,先從一則筆筒的故事說起,讓大家冷靜思考。

二○一四年宋楚瑜去北京,託竹雕家陳志臣以孟宗竹的莖為紙,皮為字刻了于右任先生寫給經國先生的兩句話「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送給習近平;卻被人繪聲繪影傳了一則「筆筒」的故事。說習問宋 「筆筒」是否象徵兩岸「必筒」;宋答以必須以筆即文化與文明才能成「筆筒」(必統),若以飛彈、武力,那就是避統了。

我問過宋,絕無此段對話;編故事者的用心,倒有引人冷靜思考的效果。

二、剃刀的作用
蔡英文一月出訪前後,聖多美普林西比與我斷交,奈及利亞要我代表處更名遷出首都,又傳出梵蒂岡可能與大陸建交,大陸要讓台灣外交剃光頭的傳聞甚囂塵上。

當然,剃刀在中共手上,他也有這個能耐讓台灣外交剃光頭,但衍生的後果呢?台灣不會在地球中消失,中華民國卻有消失的可能。剃刀的作用,一面剃成了台灣外交光頭,一面也剃斷了兩岸臍帶。

中華民國是兩岸的臍帶,大陸可以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卻不能忽視中華民國不存在的後果;中華民國不存在,兩岸臍帶被割斷,和平統一的基礎就沒了。而維持中華民國存在,內是中華民國憲法,外是仍有邦交國承認中華民國,大陸要給台灣剃光頭之前,能不冷靜考量?

三、兩分的後果
大陸人喜歡兩分法,把台灣人分為統或獨。過去認為非獨即統,如今卻認為非統即獨,過去認為凡是民進黨即是台獨,而今卻認為不支持國民黨就是台獨,反獨也變成了反台。

其實,台灣人對統獨看法,最少有六種:「急統」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統一、「緩統」希望兩岸能完全互信再統一、「不反統」水到渠成該統就統、「懼統」怕統一令失去台灣人堅持的自由民主、「拒統」拒絕大陸以中央對地方的併統、「抗統」拉美結日抗拒統一;其中只有抗統者才是真正的台獨。大陸應該聽「緩統」及「 不反統」的意見,了解懼統者的心情,拒統者的原因;但大陸偏愛急統者的聲音,又認定不支持國民黨就是台獨,兩分弄的五裂,讓兩岸互信愈形惡劣。

所幸,大陸高層尚冷靜,考量蔡英文總統的處境,有明說「九二共識」的心理障礙,且不願因九二共識說不說的僵持,破壞兩岸關係。大陸社科院台研所長周志懷提出了繞過九二共識,建立體現一中內涵的兩岸新共識;蔡總統應該冷靜思考,善意回意,考量大陸必須對「兩岸非國與國關係」的堅持。

過年期間,幾家知名寺廟開出的國運籤,不是下下籤,就是多凶多險,相信的人「腳尾攏會冷」;不論是否迷信,兩岸突破冷境,台灣民心才能回暖、百業才能回春,則是事實。

台獨﹒九二共識﹒國民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