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朱宗慶/阿棲睞—用生命去經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9 02:19 聯合報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在我們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中,總會有幾個重要的人生階段,像是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抑或是離家逐夢、回鄉尋根等,除了生活的改變外,同時也象徵著不同心境的轉換。我常覺得,藝術工作者的幸運,就在於能夠透過作品的創作與呈現留下心情寫照,並且有機會與他人的生命體驗相呼應。
這陣子,我連續參加了好幾場青壯世代藝術工作者的婚禮,見證他們迎向新一階段的喜悅和期待。每次給予新人祝福,看著他們許下承諾的時候,我總是特別感動,因為我知道,婚姻就和作品一樣,都必須用生命去經營。另一方面,看到這群青壯世代的藝術工作者,帶著對自我的許諾,在創作上逐步蓄積出驚人的能量,也令我感受到一份美好的展望,而那些用生命經營而出的作品,其中所蘊含的潛力,值得整個社會給予祝福和期待。
在台灣,用生命去經營的作品可謂不勝枚舉。前幾天,我去看了布拉瑞揚的舞作《阿棲睞》,作品的呈現方式並不特別複雜,故事、服裝、燈光都相對簡單,然而,全程四十分鐘,我的情緒卻被舞台上的動靜、拉扯、吶喊所牽引,為之震懾。在劇場裡,這部舞作擁有直搗人心的強大力量,那些舞蹈的姿態,流露出一股純粹的意念,充滿著真誠與渴望,我再次感受到,源自生活與土地的生命力,是如此地引人入勝。
「阿棲睞」,排灣語「斜坡上的石頭」之意,而《阿棲睞》這個作品,則是出身排灣族的布拉瑞揚,回到家鄉台東創立舞團後,真切思索自身定位的創作。在我看來,《阿棲睞》講述的是一個原住民歷經迷惘困惑、不斷追問、重新省思的過程,最後在文化養分裡,走出了一條能夠安頓自我、安身立命的路。不過,《阿棲睞》的舞蹈美學,卻又不只是原住民經驗的彰顯,因為藝術創作的初衷,本就來自生活和土地,於是乎,只要是用生命去經營的作品,皆能讓藝術所帶來的感動能量超越人為界線,傳遞至每個人的心中。
在台東的排練場,學院派出身的布拉瑞揚與一群非科班訓練的舞者們,帶著最單純的渴望一起工作,與土地連結,並從彼此身上挖掘出最根本的精神、情感與動作。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我看到為數不少的青年族人,穿戴傳統服飾進場欣賞演出,那是離散後聚合的喜悅。在這些年輕人臉上,散發出因為認同而產生的自信光采,這是《阿棲睞》這個作品所傳達的本質,也是其所開創的價值——每個人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阿棲睞」。
回家的路上我反覆回想,感動層層堆疊、備受鼓舞。我認為,像這樣富含文化原創生命力的節目,以其製作規模的所需經費而言,實在非常適合推介到世界各國去演出。我相信,這樣的作品勢必會引發超越國界的共感和共鳴,而更多的人也將透過展演的內容,更加認識這塊土地的多元與美麗。我心想:對文化部、外交部、教育部…以及整個社會來說,這何嘗不是件「一本萬利」的事呢?(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9 02:19 聯合報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在我們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中,總會有幾個重要的人生階段,像是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抑或是離家逐夢、回鄉尋根等,除了生活的改變外,同時也象徵著不同心境的轉換。我常覺得,藝術工作者的幸運,就在於能夠透過作品的創作與呈現留下心情寫照,並且有機會與他人的生命體驗相呼應。
這陣子,我連續參加了好幾場青壯世代藝術工作者的婚禮,見證他們迎向新一階段的喜悅和期待。每次給予新人祝福,看著他們許下承諾的時候,我總是特別感動,因為我知道,婚姻就和作品一樣,都必須用生命去經營。另一方面,看到這群青壯世代的藝術工作者,帶著對自我的許諾,在創作上逐步蓄積出驚人的能量,也令我感受到一份美好的展望,而那些用生命經營而出的作品,其中所蘊含的潛力,值得整個社會給予祝福和期待。
在台灣,用生命去經營的作品可謂不勝枚舉。前幾天,我去看了布拉瑞揚的舞作《阿棲睞》,作品的呈現方式並不特別複雜,故事、服裝、燈光都相對簡單,然而,全程四十分鐘,我的情緒卻被舞台上的動靜、拉扯、吶喊所牽引,為之震懾。在劇場裡,這部舞作擁有直搗人心的強大力量,那些舞蹈的姿態,流露出一股純粹的意念,充滿著真誠與渴望,我再次感受到,源自生活與土地的生命力,是如此地引人入勝。
「阿棲睞」,排灣語「斜坡上的石頭」之意,而《阿棲睞》這個作品,則是出身排灣族的布拉瑞揚,回到家鄉台東創立舞團後,真切思索自身定位的創作。在我看來,《阿棲睞》講述的是一個原住民歷經迷惘困惑、不斷追問、重新省思的過程,最後在文化養分裡,走出了一條能夠安頓自我、安身立命的路。不過,《阿棲睞》的舞蹈美學,卻又不只是原住民經驗的彰顯,因為藝術創作的初衷,本就來自生活和土地,於是乎,只要是用生命去經營的作品,皆能讓藝術所帶來的感動能量超越人為界線,傳遞至每個人的心中。
在台東的排練場,學院派出身的布拉瑞揚與一群非科班訓練的舞者們,帶著最單純的渴望一起工作,與土地連結,並從彼此身上挖掘出最根本的精神、情感與動作。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我看到為數不少的青年族人,穿戴傳統服飾進場欣賞演出,那是離散後聚合的喜悅。在這些年輕人臉上,散發出因為認同而產生的自信光采,這是《阿棲睞》這個作品所傳達的本質,也是其所開創的價值——每個人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阿棲睞」。
回家的路上我反覆回想,感動層層堆疊、備受鼓舞。我認為,像這樣富含文化原創生命力的節目,以其製作規模的所需經費而言,實在非常適合推介到世界各國去演出。我相信,這樣的作品勢必會引發超越國界的共感和共鳴,而更多的人也將透過展演的內容,更加認識這塊土地的多元與美麗。我心想:對文化部、外交部、教育部…以及整個社會來說,這何嘗不是件「一本萬利」的事呢?(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