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汙名的老人政治…「年輕政治暴發戶」能撐多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9 02:17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新北市)
新政府即將上台,有人充滿期待,有人等著看好戲。先前還有人對年齡超過六十歲「老男人」組成的內閣,感到憂心和不滿。幾個婦女團體的「嬸嬸」,甚至挺身指責:怎麼都是「伯伯」?
「老人政治」的確是可以批評和反思的現象,但若以「年齡主義」的立場,而反對「老人政治」,則會陷入跟「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一樣的謬誤。
林全內閣為什麼「又藍又老」?除了有些人不想「跳入火坑」外,主因是行政官僚體系的人才培育很難速成,許多行政上的圓熟能力、人脈關係,都必須要經歷長久的磨練和累積。
「老人政治」溯及希臘城邦時代,當時由三百位六十歲以上「元老」組成的「元老院」,在羅馬政府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柏拉圖在《法律篇》中,甚至反對五十歲前進入行政體系。
當今世界,在青春崇拜、年輕霸權的主流文化下,「老」成為被貶抑的符號和對象。許多政治人物為討好選民,都必須一再強調自己人事布局年輕化的特色。這些年來,「老人政治」已經被過度汙名化,甚至已經變成一種「年齡歧視」現象。
年齡歧視者往往以年齡衡量人的能力、價值,作為占有或排除某些資源、機會的正當性基礎;年齡歧視引起並增強對老化的恐懼,形成老人負面的刻板印象,甚至傳播一種「恐老症」。對「老人政治」的擔憂,其實是對老化的焦慮,甚至對老人的害怕和憎恨。
廿世紀初期,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享有「偉大的異議者」之稱的激進改革者小赫爾姆斯說:「一個七十歲的青年,優於四十歲的老人」。台灣資深藝人孫越也曾說:「人怕老比老更可怕」。人老與否,並非用年齡可以界定的;人的能力和價值,更不應以年齡來衡量。
近年來,台灣選舉逐漸走向大眾化、市場化,甚至綜藝化的流行消費。媒體上的曝光度,往往左右了選舉的結果。在充滿對立、矛盾的「仇恨政治」氛圍下,更容易形成類似「復仇者聯盟」的英雄崇拜;在「形象重於實質」的選舉文化裡,政壇常會出現年輕的「政治暴發戶」。但是,這些政治流行文化的消費「產品」,仍然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才能確立未來的政治地位。
何況民代和官僚畢竟是不同體系。民意應該多元、包容異聲,做事就必須用人唯才。除非故意偏頗,不宜以性別、種族、階級、地域、年齡做均衡分配的特別考量,否則就會沒完沒了。
當我們質疑內閣舉才不公時,其實更應反思的是,人才培育過程中,為何某些族群的才能被忽視、埋沒,是制度造成?還是個人因素?這才是應該探討的重點。
公告版位
- May 19 Thu 2016 22:44
被汙名的老人政治…「年輕政治暴發戶」能撐多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