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技與生活/VR發功 逛博物館免出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15 03:23 經濟日報 李淑慧


image

遠雄建築文化館展出的台北上河圖,運用互動多媒體裝置展示。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
image


遠雄建築文化館館長游冉琪。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建築」是地球上最永恆與鮮明的標記,標記著人類文明的偉大與成就,這些豐碩瑰麗的成果,訴說著一則則不朽的傳奇與動人的故事。
遠雄集團打造「遠雄建築館暨文化館」,最主要目的就是將建築的美麗故事、歷史記憶傳承下去,這也是台灣第一座以建築為主題的博物館,呈現建築藝術的相關圖片、影片、模型及互動多媒體裝置,以系統化方式梳理世界建築的發展脈絡與人類生活形態進展。

虛擬實境 360度觀賞

這個在2015年5月才開幕的建築博物館,短短五個月來客數就突破10萬人,館長游冉琪為讓更多人瞭解建築、走入博物館,她最近採取一個創新方式,引進「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

image
「建築長河」展區透過古今中外建築展示,穿梭在建築歷史中。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近期快速崛起的虛擬實境,多半是運用在遊戲領域,包括教育、醫療也開始採用虛擬實境,但運用在藝文領域尤其是博物館,在台灣還是頭一遭。
「博物館引進虛擬實境,在台灣還很新,但英國就有在做」,游冉琪說,英國的博物館透過虛擬實境,讓民眾在家就可先看想看的物件是怎樣,再到博物館看實體,現場遺漏的地方回去還可再透過虛擬實境觀賞,甚至可以比現場看得更仔細,因為可以360度的觀賞,「虛擬實境非常適合運用在博物館」。

比如在建築暨文化館內有個展區是「建築長河」,透過古今中外建築展示,穿梭在建築歷史的長河裡,讓觀眾瞭解建築發展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還會告訴民眾全世界最特別的建築並立即展示樣貌,例如全世界蓋最久的建築?最大的石構建築?最大的木造建築?最長的建築?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民眾在家戴上虛擬實境特殊的眼鏡,就可看見遠雄建築文化館的建築長河,往上看,可看到聖家堂教堂的特殊屋頂,往下看,可看到老佛爺百貨的地板,往左看可以看到中西建築發展歷程,往右看則可看到全世界最特別的建築。

科技應用 看展完全體驗

游冉琪說,一般人到博物館,通常只會看牆面,較少往上看、或往下看,但透過虛擬實境,反而看得更全面。

過去博物館也只能用圖片、影像來宣傳或介紹,但現在有了虛擬實境,讓民眾能有身歷其境的全新感受,甚至更能感受到建築的宏偉與空間感。

使用虛擬實境看博物館相當簡單,民眾只要下載虛擬實境的App,另外再買一個載具(特殊眼鏡),設定要播放的影片,即使不到現場也可以觀賞博物館的館藏。

博物館採用虛擬實境推銷,是否會擔心民眾在家看虛擬實境、實際上走入博物館的人反而變少?游冉琪笑說,這個問題當初也想過,不過,民眾若對館藏有興趣,透過虛擬實境來看之後,往往還是希望到現場近距離感受。

引入虛擬實境主要是引起更多民眾對博物館的興趣,而且民眾在有了操作的經驗後,反而可以變成博物館的忠實客戶。



聯合新聞網粉絲團 隨時上線都有新發現

管理講堂/尊重專業 組織變得更聰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15 03:23 經濟日報 張威龍


國際知名的未來學者及管理顧問卡爾.阿爾布萊特提出「阿爾布萊特法則」,意指把一群聰明人收編進組織後,結果往往變成集體性愚蠢。

1999年美國宇航局在火星進行的氣象人造衛星任務失敗,原因是一組工程師使用公里和公斤的公制單位撰寫程式,另一組卻使用英里和英磅的英制單位運算。結果即使兩組人馬協作無間,最終還是發生搭錯線的烏龍。這個例子正是「滿坑滿谷聰明人的組織,到頭來還是做出蠢事」的寫照。

現代管理科學分工愈來愈細,處處是不同的專業,使得管理者腦筋不是愈來愈靈活,而是愈來愈僵化,執著於個人所熟系的專業,加上制度化、數量化、全球化的刻板印象,使得管理日趨違反人性的需求。而部門愈來愈專業,也愈來愈各自為政。我們當然不反對制度化、數量化和全球化,但是更希望管理能夠合理化,適度地尊重例外、減低自我色彩,主動配合團隊這樣才是真正的人性化。

人因為習慣的不同,必須加以調和及整合,而如何整合各種不同專業,每個專業都能朝組織目標發揮所長,則是管理者的重責大任。於是管理者的智慧就顯得比以前更為重要。智慧對於管理效果的影響,愈來愈明顯而重大。

《老子》第34章:「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愛護滋養萬物,卻不以主宰自居,反而顯示謙虛微不足道的樣子。

由於從始至終不自以為大,這就成就了偉大。所以管理者首先要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的不居功心態,成員就愈能放下自我追隨。

破解阿爾布萊特法則,需要靠組織智商,讓組織的「專業」動起來,從而讓組織具備專心致志完成使命的能力。除非企業從學習中懂得更妥善整合及運用集體智慧,讓組織變得更聰明,解決問題能力更強,才不會被競爭者超越。

而要讓組織的「專業」動起來,就必須靠領導者的領導智慧。

《老子》第57章也提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含意為:管理者若能不憑個人私心去做事,員工能自然生化;喜歡清靜虛靈,員工能自然按正道而行;不有意去做事,員工能自然富裕起來;沒有個人欲望,員工能自然保持其質樸的本性。

因此,領導人除了確切陳述企業的理念與價值觀之外,也要有能力視需要重新創造成功的核心觀念;塑造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以無私、少干涉讓專業充分發揮,就不會有大家各自為政,造成整個組織出現多頭馬車的情形。

破解阿爾布萊特法則,主要關鍵在領導者。《老子》第66章提到:「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意為:若有人想在萬民之上,先得自謙為下;要為萬民之先,先得自卑為後。他不爭不競,謙卑虛己,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領導者只有放下身段,謙虛處下,不居功還把功勞都歸屬下,也才能整合及運用集體智慧。

(作者是和春技術學院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教授兼校長,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薪火新苗/智慧醫療設備 產業升級利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15 03:23 經濟日報 朱永光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不論在全世界或是台灣,糖尿病患人口都快速成長,其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如腦血管、心臟疾病等,皆與血糖控制不良有關。對於糖尿病患者以及周遭親友而言,更是一場長期抗戰,除了日常須透過血糖機監測數值,親友們也要幫忙留意其生活起居及飲食習慣,給予及時的照護與叮嚀。

曾在國際大型金控公司及科技業任職的鄧居義,因為家族病史,多位長輩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相繼過世,自己也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非常清楚糖尿病患者長期的照護需求。

「台灣約有180萬糖尿病患,但執業的衛教師卻僅有2,000名,資源明顯不足。事實上不只台灣,其他國家也極需要透過科技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服務、提升醫療品質。」

2013年6月成立的「H2」慧康生活科技,結合行動/數位醫療及雲端技術,推出個人化糖尿病管理服務,提供數位工具及完整的健康照護平台,不但增進糖尿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便利性,也協助醫師及衛教師更有效率地追蹤病人的生活動態和病情變化。

「H2」所研發的軟硬整合產品包括:通過美國GMP醫療器材認證、與市面上主流品牌血糖機相容連接的血糖數據傳輸線、《Health2Sync智抗糖》App以及雲端照護平台。病患透過傳輸線把每日量測的血糖數據送至App,並記錄每日數據變化、飲食、用藥、運動時數、身體感受等,即使沒有傳輸線,也可以手動操作輸入資料。

鄧居義認為,數據傳輸線只是作為傳統體系邁向創新的過渡輔助工具,未來將持續研發血糖機內建系統及無線藍芽傳輸功能。

《Health2Sync智抗糖》App將所有數據化為易於瞭解的統計分析數值與圖表,上傳至雲端照護平台,醫生及衛教師可在遠端隨時獲取病患的數據資料,適時提供建議或調整用藥劑量;同時,也能自行建立社群互動群組,拉近病患個人、親友及醫護團隊三方之間的距離。

鄧居義觀察到病友、家屬間常常交流健康資訊、相互扶持鼓勵,對於病情控制相當有助益。

新一代的糖尿病照護系統,將醫病關係搬上網路、線下照護方式模組化,台灣北中南已有多家醫院採用,讓醫療資源可以更有效率的發揮、更多糖尿病患受到關懷,進而減少因糖尿病引發併發症所產生的醫療成本。

「H2」獲得國際知名創投及多位天使投資人的青睞投資,未來也計劃前進東南亞,打造更完整的醫療生態圈。

過去,糖尿病患用小冊子手寫記錄血糖指數,定期回診時醫生只能短暫地依據當下數值給予治療,無法追蹤患者的長期行為。

台灣年輕世代,善用新興科技、軟硬整合,化繁為簡,突破醫療院所原有的照護/管理機制,打造雲端照護平台,提供病人、家屬與衛教師、醫生點對點直接溝通的管道,進一步形成互助社群,藉由共享經濟讓照護資源效益最大化。

伴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全球的醫療產業無不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壓力。行動科技、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入的醫療產業,湧現許多新的應用模式,也會是日後智慧醫療服務的關鍵。

台灣醫療設備出口的實力,不容小覷,「H2」加值智慧健康服務,大大提升產品價值與競爭力,站上國際、開拓全球醫療照護事業版圖,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另一道曙光。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Start Up Taiwan 發起人,本專欄隔周二刊登)


中小企大商機/行動優先掌握數位經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15 03:23 經濟日報 彭慧明


Google台灣區總經理陳俊廷表示,台灣民眾對數位科技應用的接受度高,八成的台灣人有手機,九成的人每天上網,中小企業應該積極發展「行動優先」的電子商務。

Google在台灣今年成立滿十周年,Google、蘋果帶動的行動科技變化也影響了產業經營模式。Google亞太區中小企業董事總經理Kevin O’Kane表示,台灣中小企業應把握行動崛起所帶來的全新商機。在台灣,Google僅去年一年就新增1.5萬個新廣告主,並透過超過500家代理商,協助中小企業透過網路發展商機。

陳俊廷表示,近年台灣中小企業面臨行銷瓶頸,在網路經濟時代更需要網路行銷人才幫助台灣走出去,Google也積極在本地培養人才。他說,注重網路行銷,開拓台灣本地的體驗經濟市場,仍大有可為,而行動商機在東南亞等地區更有潛力,因為不少民眾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使用者,提供行動消費體驗是當前的經濟趨勢。

面對數位趨勢,陳俊廷表示,「跨界+網路」的數位人才是當前企業要積極培養、招募的人力。重點是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分析能力強,可從大量數據中找出消費者需求。

陳俊廷也表示,台灣要抓住數位經濟商機,應加強建立行銷觀念、培育數位人才與提升服務團隊。他表示,其實台灣中小企業靈活彈性,以行動平台提供服務,更有助於台灣業者走進國際市場。例如剛獲得日本旅遊業者投資的EZTABLE,就是掌握了行動化商機,並且以數位行銷方式掌握客戶,以台灣的新創事業,能走進亞洲地區的印尼、香港、泰國等地,闖出市場。



聯合新聞網粉絲團 隨時上線都有新發現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