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股災逃生術 亞太和平擺第一
2015-08-26 01:40:27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國企系副教授
最近的國際政經局勢,刻正發生微妙變化中;眼前的全球股市,更一舉跌回到去年十一月的起漲點。
股災的瞬間到臨,看似驚悚難解,像是之前一天的美國股市,開盤跌幅逾一千點;而日本的東京股市,也在昨天隨之暴跌將近四%。台灣股民的持有信心一向受到歐、美時局的影響,一旦投資信心潰散則容易連帶造成一系列的金融脫序,因此金融界普遍認定國安基金有進場的必要,期能恢復投資大眾的信心。
職司重任的金管會則強調要隨時評估國際金融與非經濟因素;無論是國安基金護盤的期程與投入幅度,都必須保持靈活度與做必要的動態調整。金管會在此時能扛下重責,願意審慎經事,值得肯定。以下是本文對於時局的解析與建言。
打從二○一三年以來,維繫投資人希望的就是日本的經濟振興和美國的再工業化;環太平洋的主要國家,更期望透過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完成來做跨國利益的綑綁。不過,若要認真衡量起TPP協議的效益與後續發展,只能說情勢維艱、禍福參半。
尤有甚者,由日本所推出的安倍三箭,正是以強力貶值冀望能帶動經濟體質的大改造;諸多作為施行至今,是讓海外企業賺飽匯差利益,但卻苦了境內老百姓的荷包與生活安全。至於美國出口回溫與短暫的成長表現,是靠輸出高科技產業的設備需求;但這些科技設備的有效運用與加值,則要進一步結合跨國分工和優質的勞動力。
遍布全球的華人與台商,正是居中串成的要角。
不幸的是,國際政經角力下的思維轉變,逐漸凌駕經濟的考量與現實需要。發生在二○○八年的美國金融風暴,雖有量化寬鬆的政策支持達成其帳上平衡,甚至多有帳上的獲利;但卻未完成外控與監理品質的必要改造,遑論充分究責。如此,又怎能調整華爾街民的嗜血歪風和短線投機的偏好呢?
再加上金融危機發生之初,因為活絡債市與支應聯邦資金的調度需要,美國與中國曾有過雙元共治(G2)的構想,如今已然破局。從大宗物資、黃金到石油商品的期貨交易,連串崩跌在所難免;全球資金的回防調動,既是彼此在做金融實力的公然較勁,也是在做溫情的叫牌回應。
此番國際情勢的劇烈演變下,造成金融市場的大動盪;但這絕不會是長期現象,因為G2共治的格局已然不可逆轉。眼前的問題看似糾結難分,主因在於經濟事務的被過度複雜化;而台灣的地位特殊與台商在全球生產鏈的居中串成,卻造成連帶遭殃的場景,誠屬於非戰之罪。
如今在各國的各自努力下,已然看到曙光。像是英國在放寬簽證居留後,鼓勵外國人長住和買房,藉機吸引到外資流入;而在德國主導下的希臘債務重整,讓歐元區取得長期發展的信心,德國在八月份的工業表現也持續轉強。財政部更指示公股機構盤點動能,積極入市投資。
不過,民間的法人投資者更要擔起重任,尤其是壽險業者的長期資金與跨國布局。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一起看清前景,先掌穩住台灣的經濟舵盤,守穩實力後再伺機轉進;畢竟如何維持好亞太和平,才是台灣利益之所在。
在中、美、日三強的拉鋸中,國人更要共同思考如何扮演好促進區域穩定的功能;在這個功能之下,進一步找尋出經濟的新定位,以區內和平的促進角色,換取經濟職能與台灣的長遠發展。
2015-08-26 01:40:27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國企系副教授
最近的國際政經局勢,刻正發生微妙變化中;眼前的全球股市,更一舉跌回到去年十一月的起漲點。
股災的瞬間到臨,看似驚悚難解,像是之前一天的美國股市,開盤跌幅逾一千點;而日本的東京股市,也在昨天隨之暴跌將近四%。台灣股民的持有信心一向受到歐、美時局的影響,一旦投資信心潰散則容易連帶造成一系列的金融脫序,因此金融界普遍認定國安基金有進場的必要,期能恢復投資大眾的信心。
職司重任的金管會則強調要隨時評估國際金融與非經濟因素;無論是國安基金護盤的期程與投入幅度,都必須保持靈活度與做必要的動態調整。金管會在此時能扛下重責,願意審慎經事,值得肯定。以下是本文對於時局的解析與建言。
打從二○一三年以來,維繫投資人希望的就是日本的經濟振興和美國的再工業化;環太平洋的主要國家,更期望透過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完成來做跨國利益的綑綁。不過,若要認真衡量起TPP協議的效益與後續發展,只能說情勢維艱、禍福參半。
尤有甚者,由日本所推出的安倍三箭,正是以強力貶值冀望能帶動經濟體質的大改造;諸多作為施行至今,是讓海外企業賺飽匯差利益,但卻苦了境內老百姓的荷包與生活安全。至於美國出口回溫與短暫的成長表現,是靠輸出高科技產業的設備需求;但這些科技設備的有效運用與加值,則要進一步結合跨國分工和優質的勞動力。
遍布全球的華人與台商,正是居中串成的要角。
不幸的是,國際政經角力下的思維轉變,逐漸凌駕經濟的考量與現實需要。發生在二○○八年的美國金融風暴,雖有量化寬鬆的政策支持達成其帳上平衡,甚至多有帳上的獲利;但卻未完成外控與監理品質的必要改造,遑論充分究責。如此,又怎能調整華爾街民的嗜血歪風和短線投機的偏好呢?
再加上金融危機發生之初,因為活絡債市與支應聯邦資金的調度需要,美國與中國曾有過雙元共治(G2)的構想,如今已然破局。從大宗物資、黃金到石油商品的期貨交易,連串崩跌在所難免;全球資金的回防調動,既是彼此在做金融實力的公然較勁,也是在做溫情的叫牌回應。
此番國際情勢的劇烈演變下,造成金融市場的大動盪;但這絕不會是長期現象,因為G2共治的格局已然不可逆轉。眼前的問題看似糾結難分,主因在於經濟事務的被過度複雜化;而台灣的地位特殊與台商在全球生產鏈的居中串成,卻造成連帶遭殃的場景,誠屬於非戰之罪。
如今在各國的各自努力下,已然看到曙光。像是英國在放寬簽證居留後,鼓勵外國人長住和買房,藉機吸引到外資流入;而在德國主導下的希臘債務重整,讓歐元區取得長期發展的信心,德國在八月份的工業表現也持續轉強。財政部更指示公股機構盤點動能,積極入市投資。
不過,民間的法人投資者更要擔起重任,尤其是壽險業者的長期資金與跨國布局。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一起看清前景,先掌穩住台灣的經濟舵盤,守穩實力後再伺機轉進;畢竟如何維持好亞太和平,才是台灣利益之所在。
在中、美、日三強的拉鋸中,國人更要共同思考如何扮演好促進區域穩定的功能;在這個功能之下,進一步找尋出經濟的新定位,以區內和平的促進角色,換取經濟職能與台灣的長遠發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