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課綱爭議/多元史觀 給學生思考空間
2015-08-05 01:27:02 聯合報 黃嘉莉/台師大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教授、中華民國師
從「何謂歷史」來看爭議不休的反課綱,教育部所提新舊課綱並存應是可接受的結果。所謂的歷史,不過是一種說明事件的敘事文體,一種由特定人士以當下觀念或特定立場撰寫的文本。或許歷史曾是真實的事件,但是由不同的歷史學家來寫,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因此,社會形構歷程所成就的歷史,就不會是該時代下所有人群生活與認知的總和。

以國際間在處理戰爭或不同立場的歷史事件時,可以看出不同立場的歷史觀。例如:以色列在一九九九年通過教育部審定的九年級歷史教科書揭示猶太復國主義、猶太人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等看法,被當時評論為欺騙與扭曲事實。後來的教科書,則改從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和平進程來說明,但卻因有損以色列建國形象而未獲選用,當然也引起歷史界軒然大波;而日本目前也陷入二次大戰立場的爭論。因此,何種歷史觀才是正確,完全會因為強力介入而被定義,更顯現多元歷史觀點的價值。

又如:法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不斷,如何詮釋共同的歷史事件是個難題,但是從二○○三年法國Strasbourg會議開始,兩國以不再形塑他國為敵人或世仇所帶來的傷害為目標,共同編輯跨國教材。跨國共編教科書的國際案例,還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於二千年發行雙邊教材。上述都在闡明歷史觀點是可以多元的,更可以是包容的共編教材提供學生思考。

無論是「日治時期」或是「日本殖民時期」等等爭議,也同樣都是不同觀點切入的歷史敘事觀點,教育部既然可以讓新舊課綱並存,無非提供學校與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觀點讓學生思考歷史。

堅持「新課綱」或「舊課綱」,無非是強迫他人接受不完整的歷史。顯然,學校教育教師教學的專業與重要性即相當重要。教師應該清楚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從不同觀點切入讓學生思考與理解歷史,透過不斷提問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刺激學生思考養成具有批判力的歷史素養,才是教育的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