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卡沒病癥 防疫須在流行「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05 06:08 聯合報 金傳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台北市)
台灣出現首例國人茲卡病例,雖是境外移入,疾管署仍不敢大意。里約奧運即將舉行,周邊國也加強茲卡病毒偵測。
在蟲媒病毒傳染病中,茲卡病毒的防範最特殊。首先它影響下一代的健康,顯示防疫工作必須在人病例流行「前」,即社區病媒防治的時效性須遠早於人病例的爬坡。
其次,病媒偵測的起始點、高風險區的範圍界定及稽查均有賴多層偵測網,即蚊指數、孳生容器數、病毒偵測、人感染的抗體血清偵測與病例偵測須多管齊下,尤其八成茲卡病毒感染者沒病癥,若僅賴臨床偵測通報,容易為時過晚!
茲卡防治的最大瓶頸是傳播途徑多,除了斑蚊外,可經由母親胎盤細胞感染傳播、輸血器官移植傳播及性傳播,尤其法國研究發現發病後十八日與廿四日的精液測得此病毒核酸量甚高,發病八十天後居然仍呈陽性;世衛組織與美國疾管中心防治準則建議,離開茲卡疫區者應避免性行為或正確使用保險套八周。
茲卡病毒可感染多種人細胞,致病也較複雜;然主要病媒的埃及斑蚊喜好人,有戀家性,除非經由交通工具,常在原地生活、死亡,所以是否擴大流行,端賴當地居民是否讓斑蚊趁機壯大,一旦流行將影響當地經濟與觀光;佛州動員觀光客逗留的旅館、餐飲業,加入防蚊與蚊孳生源稽查,參與防疫聖戰,值得學習。
建議鼓勵鄰里長成立防蚊自衛隊,同時防治三種斑蚊傳染病(另包括屈公病),保護當地經濟。此外,台灣登革重症多發生於年長者,家有老人需裝妥紗門紗窗,且蚊媒盛行月之前的防蚊衛生教育必須徹底扎根,另需減少疫區的輸血傳播。
綜言之,在疫苗與抗病毒藥物未上市前,仍應重視公共衛生防治策略。南美八月雖為冬季,里約氣溫仍在攝氏廿四至卅一度,極適班蚊生長,孕婦與計畫懷孕者勿去疫區。
茲卡病毒﹒防蚊﹒里約
公告版位
- Aug 05 Fri 2016 12:14
茲卡沒病癥 防疫須在流行「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