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撐不住 中鋼要賣台積股
2015-07-21 05:14:37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中鋼盤價連跌十個月,獲利拉警報,為此中鋼將處分1.3萬張低成本台積電股票,若全數出清,將賺16億元以上,約當於多出一個月的獲利;處分台積電股票成為中鋼挹注獲利的大補丸。

中鋼去年7月、8月盤價漲1.64%,9至11月平盤,去年12月起至今年9月的盤價,已連十個月下跌,累計跌幅25%,中鋼經營面臨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時刻。

相關人士指出,中鋼擁有台積電股票1萬3,027張,每股成本13.7元,考慮全數出清,以台積電昨(20)日收盤價139元估算,中鋼可直接賺進16.3億元的利益,帳上的投資報酬率逾十倍。

中鋼表示,目前台積電股價並不漂亮,從技術線型觀察,台積電的股價在140元以下就有買盤進場,150元左右賣壓就會出現,現在139元的價格顯得太便宜,未來當然希望賣好一點的價錢,如果多漲10元,就可多賺1.3億元。

中鋼財務副總洪源全說,不是非賣台積股票不可,但怎麼賣?要看狀況,一切以創造中鋼最大利益為前提。

近年國際鋼市低迷,但中鋼表現仍相當傑出,去年獲利285億元,淨利率超越南韓、贏過日本,更睥睨大陸所有大鋼廠,勇奪亞洲第一。中鋼人除了調薪以外,從2013年至今年6月,連續30個月都領足額的產銷獎金,約薪水的30%。但這項福利榮景,將在7月畫下休止符。

相關人士說,受到十個月來鋼價只跌不漲影響,7月起產銷獎金恐怕會打折,往後幾個月,可能領不到獎金,多數中鋼人已經有心理準備。一名中階主管說,考驗變得嚴峻,只有更打拚,上下一心把績效提高。

洪源全與行政副總李雄指出,全球鋼市都不好,中鋼今年設定降低成本目標為37億元,前五月已達22.6億元,達成率61%。
image

中鋼 要學台積聚焦哲學
2015-07-21 05:14:38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中鋼及台積電分別為國內傳產及科技兩大產業的領導廠商,如今台積電股票可以讓中鋼的投資獲利十倍,關鍵在於台積電高度聚焦成強大競爭力,值得中鋼學習。
中鋼2013年初曾在90至100元區間處分台積電股票,獲利11億餘元;30個月後的今天,台積電股價再漲40%,對中鋼發揮雪中送炭的效益。同一時間中鋼股價從27元跌到昨(20)日23.8元。

產業專家表示,科技業不是護身符,不少科技大廠這波受傷慘重。但觀察台積電及股王大立光,共同處就是聚焦再聚焦,在原本就最擅長的領域內做到最好,有強大的競爭力才能戰無不勝。

中鋼近年走多元發展的道路,鋼鐵之外,還有風電工程與合金;台灣之外,還到越南、印度發展。但資源有限,各領域要有所成就,投下的財力、物力與人力,對中鋼形成新的壓力。image

6月外銷訂單 連3綠
2015-07-21 05:14:39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國際經濟景氣放緩,我六月外銷訂單年減百分之五點八,為連續三個月負成長,圖為台北港貨櫃出口情景。 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經濟部昨公布六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三六六億美元,連續三個月年增率負成長,年減百分之五點八,除資訊通信產品訂單上月都勉強維持正成長,其餘包括精密儀器、基本金屬、塑化等訂單都衰退。
第二季外銷訂單金額較去年衰退百分之五點二,是金融海嘯後,單季最大衰退幅度。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由於電子通信產品需求轉趨疲弱、傳統貨品接單持續不佳,主要出口產品當中,六月僅有資訊通信產品年增率微增百分之一點八,其餘皆為負值,就接單地區來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日本接單年減率皆超過一成。

統計處長林麗貞說,受到電腦及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偏弱,客戶端庫存去化不如預期,影響資通信、電子產業接單,筆電、監視器、手機需求持續疲弱,出貨價格持續下跌,也影響面板等需求,精密儀器年減近一成六,是連續第三個月二位數衰退。

塑化等傳統貨品則因國際油價低檔、歲修影響,也呈現二位數下跌。

image

美元獨強 歐洲訂單大減
2015-07-21 05:14:41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表示,因美元一枝獨秀,以致接自歐洲的訂單大幅衰退;匯率變化也衝擊其他新興市場,包括接自巴西、俄羅斯的訂單,都因美元獨強而遭殃。

統計顯示,6月接自歐洲的訂單年減幅達「二位數」,遠達超過5月的年減1.7%。呂正華解釋,希債問題讓歐元對美元大幅貶值,今年6月,歐元較去年貶值17%,但台廠多以美元報價,歐元走貶讓來自歐洲的訂單縮手,不利台廠。

歐元走貶也阻礙歐洲景氣回升,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訂單全都遭殃,下半年能否恢復還要繼續觀察。

呂正華說,受美元獨強波及的市場,除了歐洲,還包括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至於東南亞市場接單也比去年同期衰退,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東協國家受油價干擾因素大於匯率因素。

年增率出現「二位數」衰退的地區,除了歐洲,還包括中國大陸及香港和日本,前者因紅色供應鏈崛起而取代台灣供應鏈,後者則持續受日系品牌淡出電視市場,以致接單失色。

因美元獨強,6月接自美國的訂單仍一枝獨秀,年增6.2%,是主要接單地區唯一正成長的。累計上半年,除接自美國與歐洲訂單維持正成長,其他包括大陸及香港、東協六國、日本訂單全都衰退,幅度最大的是日本,衰退達四分之一。

四大基金整合 擬設投資平台
2015-07-21 05:14:42 聯合報 記者李昭安、余佳穎/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毛治國明天驗收財經部會所提「激勵經濟」方案,從出口、投資、產業轉型三面向找解方。國發會規畫成立併購基金,協助民間企業併購外國競爭對手,取得關鍵技術、人才。財政部主張整合四大基金成立單一平台,集中研究投資策略、標的。

國發會官員表示,財經部會各自盤點對策,將交由毛揆拍板,並依此列出短期因應、長期扎根計畫。

行政院官員說,政院關注如何鼓勵民間參與公共投資,以及如何將壽險業「閒置資金」導入投資公共建設、銀髮產業、長照機構設施等;金管會應會有鬆綁法規、解除限制相關措施。

毛揆七月十二日聽取財經首長、學者建言,指示國發會兩周內整合方案、提出對策;多位學者倡議成立「國家主權基金」,但財經首長討論後建議,因涉及修法,難以「一次到位」 ,應列中長期計畫。

國發會規畫以國發基金成立併購基金,優先支持有助台灣技術升級、產業轉型的企業併購投資。官員舉例,「工具機產業控制技術多掌握日本手上,如果台灣民營企業想併購日本公司,國發基金可結合民間資金參與投資」。

國發會副主委林桓指出,過去國發基金僅補貼利息協助企業併購,但十五年來僅通過九件、核准金額僅近十五億,這次希望直接與創投合作,規劃成立「併購基金」。image

廣角鏡/26K我有理
2015-07-21 05:14:43 聯合報 本報訊

記者高彬原/攝影
分享勞團昨天在勞動部前舉行記者會,訴求基本工資審議勞動部應納入民間版公式,現場並排出26K字樣,要求依「就業撫養」及「勞動力撫養」兩項定義,基本工資要達到26K。image

豐興鋼筋價 大跌400元
2015-07-21 05:14:39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國際廢鋼全面大跌,豐興大降鋼筋報價,昨(20)日每公噸跌400元,為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加上房市降溫,鋼筋建材與工資都暴跌,讓鋼筋價格雪上加霜。

鐵礦價格從高檔走低,每公噸一度重挫至44美元,再反彈至50美元區間游移,同屬原料端的廢鋼行情同步受累。上周國際廢鋼跌勢擴大,美國貨櫃廢鋼從每公噸180美元跌至172美元,下跌8美元;美國大船廢鋼由250美元跌至230美元。

月增2.2% 6月外銷露曙光
2015-07-21 05:14:40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20)日公布6月外銷訂單,受全球景氣不振、市場需求削減、廠商庫存去化、匯率戰開打等四大不利因素影響,接單金額年減5.8%,年增率「連三黑」,所幸月增率已恢復正成長,代表接單情況逐漸走出谷底。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統計處長林麗貞表示,走過「五窮六絕」,預期7月接單金額與6月相當,月增率能否正成長還很難說,期待7月訂單能夠穩住。外界估計,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接單年減約4%左右,年增率恐將「連四黑」。

展望下半年,林麗貞說,資通信新品上市的訂單大約在9月發酵,預料最快10月能有好消息;由於去年下半年景氣大好,接單逐月攀升,基期相當高,而環球透視(GI)已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故今年下半年的接單若能與去年持平,「就算是不錯的表現了」。

經濟部統計6月外銷訂單為365.8億美元,較上月增加2.2%,但年減5.8%;第2季外銷訂單金額較去年衰退5.2%,是金融海嘯後,單季最大衰退幅度。

累計上半年的接單金額年減1.5%,若下半年接單只能「努力持平」,幾乎預告全年接單金額年增率將難逃負成長。若果如此,今年將是金融風暴結束後首次的全年衰退。


6月外銷訂單以年增率看,除資訊通信產品勉強維持微幅正成長,其他主要接單貨品全都被打趴;若改看月增率,包括資訊通信、精密儀器(面板)、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的接單金額都高於5月。

林麗貞說,主要接單貨品中,資訊通信、電子產品、精密儀器三者有高度連帶關係;也因此,當前因電腦及中低階手持行動裝置需求疲弱,前三大主要貨品的接單動能都同步受衝擊。

基本金屬則是自去年11月起,接單年增率已「連八黑」,累計今年上半年接單已比去年同期減少逾一成;林麗貞說,因大陸鋼品供過於求,加上亞洲國家低價鋼材傾銷,以致接單「價跌量縮」。imageimage


經部八招 幫出口強身
2015-07-21 05:14:42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外銷出口不振,行政院本周將召開跨部會會議找解藥。經濟部昨(20)日擬出短、中長期共八項提振外銷因應對策,盼藉出口振興「組合拳」能治標兼治本。

短期方案由貿易局主導,包括「走出去」、「拉進來」、中小企業融資、利用企業歐洲網路(EEN)拓銷歐洲市場等四大方案。

貿易局副局長徐大衛解釋,「走出去」即是籌組更多參展團,今年共將籌組92個參展團,約服務2,600家廠商,預計能創造19億美元商機。不過,參展商機都在展完三至五個月才真正下訂,商機成果會在今年底到明年初顯現。

「拉進來」則是邀請重量級買主來台採購,除已有的19場採購會,下半年還將加碼舉辦四場,包括產業機械、扣件、漁業、電商電視購物等,預計邀請239家買主,如MAZDA、TOTO、Industrias Global Monitor S.A. de C.V.等公司來台,預計爭取6.3億美元商機。

貿易局也預計,提撥新台幣60億元和輸出入銀行合作,預計幫助90家廠商取得融資貸款,帶動新台幣180億出口值。

外人來台創業 將享低門檻簽證
2015-07-21 05:14:43 聯合報 記者余佳穎/台北報導
海外新創人才「創業家簽證」七月底上路,只要獲得國內外創投平台募資兩百萬以上,進駐國內育成機構、創新創業園區,取得國內外專利,或參與具代表大賽得獎即可申請。國家發展委員會表示,過去如要在台灣投資居留,投資金額需要新台幣六百萬美元以上才能在台居留三年,新創業者恐難以負擔。

為降低外人來台創業門檻,行政院日前通過「創業家簽證方案」,參考新加坡、韓國、英國等地的「創業家簽證」機制,將投資門檻從六百萬,降為二百萬元,港澳部分創業家簽證,七月十五日已正式上路,其他國籍創業家簽證,則預計七月底開辦。目前創業家簽證,不開放陸籍人士,未來視情況檢討。

創業家簽證提供來台創業者一年居留簽證,前兩年試辦預計每年個核發兩千名額。每一團隊以不超過三人為原則。

國發會指出,取得創業家簽證後,若後續設立公司並有營運,可申請延長居留兩年,而連續居連滿五年、每年居住超過一百八十三天,即可申請在台永久居留,港澳創業家則可申請定居。

禁煤政策 世界無先例
2015-07-21 10:08:10 文 林正怡
環團「爭一口氣」 民眾「活不下去」! 全民來公投?

日前環保團體串連北中南9縣市「606反空污」遊行,打著「為孩子爭一口氣」的口號,訴求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抨擊燃燒生煤造成嚴重空污,並要求禁燒生煤。這項指控恐怕搞錯方向,不但無法解決空污問題,還會增加全民生活的痛苦指數。

全面天然氣發電 月支激增恐破萬元!

依環保團體訴求,一旦禁燒生煤,未來核四停建、核一核二機組退役,全面改用天然氣發電後,預估平均電價至少調漲62%(表一)。電價調漲對物價影響向來牽一髮而動全身,食衣住行育樂都將連帶飆漲。回顧101年與102年,電價二階段調漲14%及12%後,原物料成本齊漲,各行各業吃不消,日用品如便當平均漲10元、平價服飾漲幅高達25%,就連大眾娛樂KTV也喊漲10%,這些都還不包括耗電量極大的捷運、高鐵等各種大眾交通工具。

未來若電價調漲62%,除了每年得多付6千多元的電費外(每戶平均每月用電298度,目前住宅電價每度2.862元),恐怕還得面臨萬物齊漲的沉重負擔。以101年第一波電價調漲14%,一家四口開支月增約5,000元推算,全面改用天然氣發電,電價調漲六成後,一家四口開支每月增加至少10,000元。在實質薪資倒退15年的今日,民眾恐怕只能勒緊褲袋,才能維持基本生活了。image

圖/林正怡 提供
分享
限電後果全民承擔 夏夜只剩晚風吹

電價激增不僅讓全民縮衣節食,連生活中的小確幸恐怕也成為大奢侈!能想像台灣夏季動輒35度以上的高溫讓人如坐針氈,屋內空有冷氣機卻不能運轉的絕望嗎?

改用天然氣發電,除了得將燃煤機組改建成燃氣機組,還須增建20座16萬公秉的天然氣儲槽,造價超過新臺幣1,300億元,才能確保30天安全存量。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儲槽,從建造到完工還需8至10年,中間將歷經漫長的選址、可行性評估、環評程序,過程中環保團體抗爭和地方勢力介入更無可避免。

換句話說,未來8至10年,當我們捨棄41%的燃煤發電的同時,還必須等待天然氣發電設施的興建,在電力短缺又無替代方案下,限電成了全民不得不承擔的後果。

此外,天然氣的運送和儲存設備成本相當高昂,由於天然氣需要高壓低溫冷凍儲存,以夏季尖峰時期用量來看,營運存量只能維持約一周,海上運輸時若遇上海象不佳,船舶無法靠岸卸載,發電廠將面臨無氣可燒的窘境;而且天然氣儲槽體積龐大,防護脆弱,若因雷擊或地震等天然災害造成儲槽故障,更有洩漏或爆炸之虞,一旦爆炸,半徑幾公里內都將夷為平地。


圖/林正怡 提供
分享
天然氣不是萬靈丹 管好終端排放才心安

如果高物價和生活不便能換取空氣品質,或許全民可暫時咬緊牙關;但耗費高額成本,拿民眾的生活品質來交換,卻只能影響微量的空氣品質數據,恐怕白白辜負了人民的犧牲。

攤開數據來看,PM2.5有1/3來自境外,另外的2/3中,交通汙染高達45.7%,是最大宗的來源,而發電僅佔4%(圖二)。而且,天然氣發電並非完全沒有汙染,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仍高達燃煤的六成,一樣也會排放粒狀汙染物(包含PM2.5與PM10)及氮氧化物,反觀現今的燃煤發電,透過最佳可行控制技術,汙染物已可以壓低到與天然氣發電相當的水準。


圖/林正怡 提供
分享
拒絕髒空氣 交通工具舊換新

根據成大教授吳義林換算,全台生煤換成天然氣,一年得花2,000億元,只能減少細懸浮微粒1.3%;但是若將全台16萬輛大貨車加裝柴油濾煙器,每年只要140億元,就可改善細懸浮微粒達2.9%。尤其使用率最廣、每天在路上行駛的機車超過1,300萬輛,平均每位成年人就有一輛以上,騎士、行人在馬路上,週遭的PM2.5鋪天蓋地而來,而多數民眾卻不自知,在此其中,「二行程機車」更是頭號汙染源。

全台二行程機車約有220多萬輛,但二行程機車的PM2.5總排放量卻與1,100多萬輛的四行程機車相當(見表一),若依照環保團體的思維,燃煤發電排放空氣污染物質就要求禁止燃煤;那機車和大貨車產生全台近半數PM2.5,豈不更應全面禁止?這種因噎廢食的想法,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我們應該正視的,是機車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儘速汰換或改善交通工具,不但能提升空氣品質,更能讓數百萬機車騎士每天免於PM2.5威脅。


圖/林正怡 提供
分享
環團盲目拼第一 全民賠上經濟和生計

全世界尚未有任何先進國家完全捨棄燃煤發電,就算是環保政策先進的英國與德國,燃煤加上核能的發電比率還是高達59%與62%(台灣為60%,見表二),環保團體的訴求是在台灣在沒有配套措施的情況下開創世界先例,在台灣已躋身全球住宅電價最低的情況下,調漲電價勢在必行(見表二)。

目前先進國家都是從終端排放管控、精進防污技術著手,而非因噎廢食,為了降低PM2.5或其他汙染物質,大聲疾呼全面禁煤,這不僅犧牲經濟與生活發展,甚至傷害自身利益,環保團體的訴求即是如此。

偏差的訴求若形成政策,讓電價不得不漲,當物價連動飆漲時,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電價與物價調升,要指望降回原有水準,全民只能望穿秋水!大家真的願意承擔嗎,全民來公投?

imageimageimage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