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通草畫 重現百年前廣州
2015-05-19 03:47:17 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為期3個月的「廣府舊事—19世紀廣州外銷通草畫中的城市生活」展覽,18日在廣州博物館開幕,展出的50餘件(套)通草畫作輔以中外文獻記載,分「活在廣州」、「歲時節慶」兩部分,為觀眾呈現一百多年前廣州市井百態、居家生活、水城文化、節慶民俗等風貌。
中新社報導,外銷通草畫是指攝影術發明之前,在19世紀廣州出現的一種以水彩繪在用植物「通脫木」莖髓製成的通草片上的繪畫,它曾是西方商人喜愛的廣州手信,以形象生動的圖像把中國風情傳遞到歐美各國,被後世譽為「中國風物的手繪照片」。
廣州博物館方面表示,近10年來,通過徵集和接受海內外友人捐贈,該館入藏近百幅描繪19世紀城市生活的廣州外銷通草畫作,展覽甄選了近半作品展出。
展出畫作如「廣州市井風情通草畫冊」一套8幅,再現19世紀廣州街頭走卒商販的市井人物形象,如同攝影照片;「手工業生產圖冊」12幅,描繪打菜刀、做木門、織涼席、做布鞋等各類手工業者,每幅均維妙維肖地勾勒他們賴以謀生的工作和生產、交易的情景;外銷畫的戲劇演出有三國演義、穆桂英等內容,有的還製作成耶誕卡、賀年卡,配上英文,出售給西方顧客。所謂的英文,是典型的廣州式英語,雖錯誤百出,卻為當時廣州人如何理解和使用洋文留下珍貴記錄。
廣州博物館負責人表示,瀏覽這一頁頁濃縮廣州人文風情的外銷通草畫,猶如翻看一本珍藏已久的家族備忘錄。在這種「非紙之紙」上,廣州畫匠妙筆生花,當年勤勞的平民百姓、顯赫的達官貴人、繁榮的珠江風貌被生動形象地記載下來。
公告版位
- May 19 Tue 2015 15:34
外銷通草畫 重現百年前廣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