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超大棋盤公園 玩1局要32個人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17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縣報導


image
「棋盤公園」打造超大旗盤,每次得動員32人搬動「下棋」。 記者林敬家/攝影
分享
彰化縣芬園鄉舊社社區居民張凰鳳5年前率先捐出60多坪土地,打造社區第一座公園,村民見原本的髒亂點成為休憩去處,紛紛捐地、出力,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阿公阿嬤4年來打造了4座特色公園,不僅獲獎,也成了旅遊亮點。

舊社社區理事長張凰鳳5年多前是家庭主婦,當時彰化縣政府城觀處鼓勵社區綠美化,她大方捐出自家66坪彰南路旁土地規劃為公園。

「原本只是想改善丟滿垃圾、雜草叢生的空間」,張凰鳳說,起初找來幾個朋友一起整地,由擅長園藝的村民設計小茶亭,呈現早期小茶亭供路人免費飲水休息樣貌;大家挽袖彎腰、土法煉鋼挖土、搬磚,一個月後完成第一座「五里亭」公園,獲縣府「最佳創意社區」肯定。

張凰鳳102年再捐出1百多坪的土地,打造一座有超大象棋盤的「棋盤公園」,打造超大旗盤,每次得動員32人搬動「下棋」,更多的阿公阿嬤加入整地。吳姓地主見社區綠美化做出口碑,也無償提供土地,供社區做「丟丟咚公園」,居民以廢棄單車輪胎做火車頭,記錄五分車運送甘蔗的古早生活。

阿公阿嬤「乘勝追擊」,再幫忙在地的富山國小修繕公園。富山國小校長黃善貴說,原本的遊憩設備鋼筋外露,社區長輩將具創校紀念意義的磨石子溜滑梯變得吸睛,地面式大富翁更富童趣,「這是阿公阿嬤送學生最棒的禮物」。

79歲許賴桃頂著瘦弱身軀來工作,她說,年紀不是問題,「能為家園付出,表示自己還很有活力」。「居民都是義務幫忙,賺的是快樂」,張凰鳳說,起初志工難尋,但做到第三座公園,大家默契、動力都變強,並自動認養公園,「4座公園都在最佳狀態」。

舊社社區因居民努力愈具特色,獲文化局補助設計小旅行,常有遊客包車造訪,也帶動當地傳統製油行、豆製品加工廠消費。


百年樹穿過屋頂 林蔭下共眠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25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魚池報導


image

日月潭旁的「日月精靈18號王國」有百年樹屋,有如童話中的森林樹屋般夢幻。記者陳妍霖/攝影 陳妍霖
分享
image
「日月精靈18號王國」百年杉木樹幹從屋內穿過。 記者陳妍霖/攝影
分享南投日月潭的「日月精靈18號王國」擁有無敵面湖美景,是遊客、自行車友一去再去的私房景點,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百年樹屋」,成了必遊夢幻景點。
「日月精靈18號王國」占地4000坪,因鄰近日月潭潭邊,擁有180度的絕佳視野,正對無敵湖景,可欣賞遊艇碼頭,夜晚可聆聽潭水輕輕拍打岸邊的浪聲,是遊客眼中的5星級景點。

除了令人驚艷的湖景外,數十棵高大的百年杉木裡,有棟小木屋民宿,樹幹皆從屋頂穿過,形成名副其實的森林「樹屋」,房裡都有粗大樹幹,「與老樹共眠」還成了住宿一大特色。

負責人洪文明說,為了營造與大自然共存共生的概念,採低開發,盡量保留原始面貌,這些百年杉木就是特色,不僅住宿區的小木屋、旁邊的餐飲小屋也有十幾棵樹穿頂入天。

因樹屋有高大杉木遮蔭,即使外頭是30多度的大熱天,在樹下也不會燥熱難耐。

半路出家學畫2年 奪日本烙畫大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17 聯合報 記者吳政修/新營報導


image
翁瑞崇學烙畫2年有成,獲日本第16屆烙畫大賽大獎。 記者吳政修/攝影
分享
台南新營人翁瑞崇憑著不服輸個性學烙畫,2年來每天作畫16小時,手握電烙筆起水泡,仍咬緊牙根不放棄,熬盡苦頭終有成,最近以「孔雀」作品參加日本第16屆烙畫大賽榮獲大獎。

翁瑞崇原從事冷凍食品生意,兩年前對烙畫產生興趣,到嘉義社區大學學烙畫,他說,因不是美術科班出身,作畫不熟練,難免遭冷落或冷言冷語,但他都忍下來,憑著不服輸的個性每天練習作畫16小時。

翁瑞崇表示,他以木皮與電烙筆作畫,手指頭常因電烙筆溫度高被燙傷起水泡,有時畫3個月,眼看作品快完成,木皮卻因溫度太高「燒破」又要重來,2年多來可說是熬盡苦頭的創作歷程。

翁瑞崇得獎「孔雀」作品,是以削切僅為0.018公分的南洋檜木木皮為材質,不容有一絲閃失,歷經112天完成,大賽中有4個國家共612件作品,第1名為主席獎,大獎為第2名。

他說,台灣目前沒有烙畫教材,他已將創作的點點滴滴與心得記下來,希望將來出書提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休養七年…荖濃溪泛舟 今夏找回刺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17 聯合報 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


image
荖濃溪泛舟在莫拉克風災後停擺,暌違多年後,六月重新上路,遊客可盡情享受河道高低落差達六十五公尺激流帶來的刺激感。 圖/茂管處提供
分享
「荖濃溪泛舟回來了!」曾是全台最佳泛舟河段的荖濃溪,七年前毀於莫拉克風災,重創當地旅遊,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加上水利治理,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六月一日起荖濃溪泛舟復航。

「我們要把失去的找回來!」六龜區長宋貴龍說,溫泉與泛舟關係緊密,八八風災後,六龜觀光客約流失十萬人次,泛舟復航後,希望遊客慢慢回流,有朝一日恢復往日榮景。

花蓮秀姑巒溪與六龜荖濃溪是全台兩大泛舟勝地,荖濃溪泛舟河段約長十二公里,河床落差卻高達二百公尺,溪流蜿蜒曲折,沿途有十九處急流險灘、六處崖壁,被交通部觀光局評定為四級泛舟路線,比秀姑巒溪的二級路線更具吸引力。

荖濃溪泛舟帶動相關觀光休閒產業,莫拉克風災來襲前,荖濃溪泛舟處於鼎盛時期,共七家泛舟業者營運,每逢假日,單日遊客量多達二千至三千人,帶動溫泉、餐飲與運輸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茂管處與高雄縣政府也在六龜舉辦多屆鐵人三項競賽,其中一項就是泛舟十二公里,極富挑戰性。

二○○九年莫拉克颱風襲台,超大豪雨重創高雄山區,荖濃溪河床遭洪流沖蝕,寶來二號橋、六龜大橋與新發大橋等主要橋梁全遭沖毀,大量砂石淤積,墊高河床高度,少則數公尺,多則十公尺以上,不僅河道變平坦,激流也消失不見,泛舟業被迫停擺,數百從業人員一夕失業。

茂管處表示,六月恢復泛舟活動,航道長約十至十二公里,起點在六龜大橋上游土壠灣休閒園區,終點是十八羅漢山風景區,航程二小時左右。沿途湍流不斷、風景宜人,上下游高低落差約六十五公尺,遊客可享受迎風破浪的快感。

大林東亞戲院拆了 留住…售票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17 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大林報導


image
東亞(仁海)、新興(仁山)戲院曾造就大林鎮車水馬龍的榮景。 記者謝恩得/攝影
分享
「以前這裡真的是人山人海!」大林鎮東亞(仁海)戲院最近拆除,附近的新興(仁山)戲院目前得以保存,但興盛不再,為萬國和新興等老戲院奔走的江明赫說,雖然看似百廢待舉,只要持之以恆的做,相信會有機會重現榮景。

東亞戲院前天開始拆除,翻動許多民眾的回憶,江明赫說,仁山、仁海戲院的故事,要從大林風雲人物前鎮長簡德卿說起,早年他政商關係很好,除了爭取設置眷村社團新村,在其主政時,戲院、酒家和茶室成為大林著名的情色產業。

他提到,民國五○年代簡德卿當大林鎮長時,舉辦「歌唱大會」與大林史上唯一的選美比賽,當時民風保守,參加者大都為特種行業,1954年(民國43年)他在鎮上開設經營仁山、仁海戲院,有電影,還有脫衣舞表演,後來仁山賣給樊賜生,改名為新興戲院,而仁海亦改名為東亞戲院。

鎮上的德卿街源自簡德卿,相鄰的蘭州街並非取名自大陸,而是源自國父孫中山的外孫女婿稅蘭州,是做老戲院田野調查時發現。江明赫分別爭取到保留萬國和新興戲院,原本也想爭取保留東亞戲院,但屋主勸說屋齡太老舊且破損不已,只能拆除,但仍保留當年的售票口和招牌。

乳牛、文旦…特色月台座椅 等車不無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16 聯合報 記者段鴻裕/瑞穗報導


image

瑞穗車站候車月台上乳牛泡溫泉的拼花磁磚造型座椅,非常可愛,也突顯瑞穗鄉乳牛、溫泉兩大特色產業。 記者段鴻裕/攝影
分享
瑞穗鄉公所在台鐵瑞穗火車站月台上設置10座乳牛、文旦、溫泉等座椅,造型可愛、逗趣,深受遊客、鄉民喜愛,在網路廣為流傳。鄉長陳進光說,座椅的造型都是瑞穗鄉的特產,也是最好的宣傳。

image
瑞穗車站候車月台上乳牛泡溫泉的拼花磁磚造型座椅,非常可愛,也突顯瑞穗鄉乳牛、溫泉兩大特色產業。 記者段鴻裕/攝影
分享
瑞穗鄉公所去年提報「均衡城鄉展計畫」,獲花蓮縣政府補助380萬元;鄉長陳進光認為,瑞穗火車站是鄉民、遊客到訪瑞穗鄉最重要的門戶,因此參考外界的經驗,與台鐵合作,拆除第二月台的傳統座椅,改以拼花瓷磚製作、設置10座造型座椅,並在鄉公所前設置一座大乳牛造型的導覽地圖,非常受歡迎。

「瑞穗的特產很多,乳牛、溫泉、文旦和蜜香紅茶最出名。」陳進光說,鄉公所請專家設計或坐、或回頭等多種大小乳牛及乳牛泡溫泉等造型座椅,還有文旦、咖啡、蜜香紅茶等造型座椅,去年底完成後,許多返鄉遊子和遊客都非常喜愛,常在月台上拍照。

「效果很好!」陳進光說,這10個造型座椅讓遊客或鄉親在月台上候車時,不會感到無聊,「以前要枯等火車,現在反而覺得火車都來得太快。」

他稱讚造型座椅創意十足,而且輕鬆有趣,遊客也喜歡在各種不同造型的座椅上拍照、上傳臉書分享,形成熱門話題。

日前,立委徐榛蔚、縣議員張智冠及瑞穗鄉富源村長周玉梅等人到瑞穗火車站會勘時,都稱讚瑞穗鄉公所在月台上發揮創意、融入在地特產的用心,並建議陳進光繼續爭取經費,把更多特產裝置在火車站的月台上。

徐榛蔚也說,有了這些在地特產造型的座椅,搭火車會更有趣,更能吸引遊客到瑞穗遊玩,未來可以再增加特產的種類及說明,遊客一下火車,就能很快知道瑞穗鄉有哪些特產或景點,對推動瑞穗鄉的經濟與觀光都有很大助益。

順安故事牆 彩繪早年碾米風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14 08:15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冬山報導


image
冬山鄉順安社區碾米廠外牆變故事牆,昨天啟用,風倒的老樹扶正重生,要讓居民乘涼。 記者羅建旺/攝影
分享
冬山鄉順安社區故事牆昨天啟用,居民把廟前碾米廠的舊牆當繪本,耆老口述運米、碾米等早年場景,由藝術家畫在外牆說故事,廠邊風倒老樹也扶正,讓居民乘涼。

順安社區發展協會指出,順安社區位在冬山鄉北郊,有湧泉、茶園、水圳與農田,因都市化,農村景致與文化逐漸消失,透過社區規劃師輔導,保存家鄉文化味。

協會理事長李明增與幹部游志宏、徐國文等人與居民討論,決定以永安宮廣場實現未來發展願景,廟埕老舊碾米廠的牆面、周邊環境改善起步。

永安宮祭祀三山國王,有百年歷史,耆老講述,是溪南第一座客屬廟宇,碾米廠在廟邊,廠邊有株老樹,居民常在樹下乘涼。

居民在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分會輔導下,從老牆美化與護樹做起,扶正老樹;碾米廠的牆面經耆老口述昔日家家戶戶以「力阿卡」運送米包、量米、碾米等場景,藝術家陳衍儒彩繪在碾米廠外牆,用圖說故事,昨天啟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